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 > 第136章 拷贝热

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 第136章 拷贝热

作者:桃浦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13:34:12

1986 年代,电视还未走进寻常百姓家,电影便成了人们最鲜活的精神慰藉。

城市里的电影院,每到放映日傍晚,门口总围着攥着零钱的人。

农村的露天放映场,更是能让半个村子的人搬着小板凳早早等候。

在这样的热潮里,中影握着行业的 “命脉”—— 影片拷贝的生产与结算,一套清晰的规则支撑着整个电影市场的运转。

35 毫米拷贝专供城市影院,单价 9000 元;农村常用的 16 毫米拷贝便宜些,约 3000 元。

对制片厂来说,拷贝销量就是收入的标尺 —— 这笔钱占票房分账的 30%,剩下的 30% 用于洗印,30% 归地方发行公司,10% 留作中影的运营经费。

说得更直白些,中影从总票房提 30% 作为发行收入,再从中拿出 30% 给制片厂,算下来,制片厂能拿到的其实是总票房的 9%。

比如一部票房 1000 万元的影片,制片厂最终能分到 90 万元,恰好是 100 个 35 毫米拷贝的价钱。

这天上午,中影的办公室飘着淡淡的墨香,靠窗的木质办公桌上堆着厚厚的文件,搪瓷杯里的茉莉花茶还冒着白汽。

胡经理捏着一份皱巴巴的拷贝申请单,眉头微微挑起,声音里带着几分难以置信:“想不到这么短时间,省级电影公司的申请就堆成山了?都是要《红楼梦》的?”

对面的杨副经理正低头整理各地的申请记录,指尖在泛黄的信笺上点了点,抬头时眼里也带着惊讶:“何止省级!昨天下午我接了十几个电话,全是市县级公司的,催着要拷贝,说底下的影院都快急疯了。”

一旁的刘副经理刚从洗印车间回来,袖口沾着淡淡的药水味,额角还挂着汗珠。

他掏出手帕擦了擦汗,笑着摆手:“催也没用,我早让车间的人三班倒赶工了,机器从昨天到现在就没停过,连饭都是在车间吃的。”

胡经理放下申请单,身体向后靠在藤椅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语气里满是疑惑:“还缺多少?”

“200 个。” 刘副经理的回答让胡经理猛地坐直了身子,他下意识地重复:“缺这么多?去年那部《木棉袈裟》,武打片,满大街都在谈,到头来也才卖了 200 个拷贝。这《红楼梦》,讲的是封建家族里的情情爱爱,又不是能让人看得热血沸腾的动作片,怎么就这么火?”

杨副经理放下钢笔,端起搪瓷杯喝了口茶,苦笑着补充:“胡总,您还真别不信。就说几个大城市,魔都和燕京,各自一开口就要 50 个拷贝,说市区的影院每个都得配;羊城那边也不含糊,要了 30 个,说珠三角的观众就爱这类细腻的片子;长春最少,也有 20 个,说是要覆盖整个东北的重点影院。”

胡经理皱起眉,语气里多了几分担忧:“他们就不怕回不了本?现在电影行业多难做,我清楚得很。”

“回不回本的,他们好像没怎么提。” 杨副经理翻了翻手里的记录,声音低了些,“您想啊,这四个城市的影院,座位数都在 1200 座以上,票价统一两毛钱。就算每场都坐满,一场也才卖 240 块,除去场地租金、人员工资,能不亏就不错了。但他们说,李默然这‘三位一体’的噱头太足,观众就想看看,所以再难也得咬牙接。”

“李默然……” 胡经理念着这个名字,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不解,“放着唱歌的轻松钱不赚,非要扎进电影里折腾。又是导演,又是主演,还自己写剧本,这三样活儿搁一块儿,整个 80 年代的华语影坛,除了香江的许冠文,还真没第二个人敢这么干。他之前唱歌多受欢迎,现在突然演贾宝玉,观众能买账?”

杨副经理撇了撇嘴,拿起桌上的海报 —— 上面束发嵌宝紫金冠的李默然,给人一看,就像是贾宝玉走出来一样。

“谁知道他怎么想的?或许就是想试试不一样的吧。不过话说回来,他的名声摆在那儿,观众就是好奇,想看看他演的宝玉到底什么样。”

胡经理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指针已经指向下午 5 点半,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他站起身,拍了拍刘副经理的肩膀:“走了,到点下班。老刘,拷贝的事儿你多盯着点,尽快搞定,别让地方公司等急了。”

刘副经理点点头,把申请单收进抽屉:“放心吧胡总,我明天一早就去车间,保证不耽误事儿。”

5 月 12 日,星期一。

清晨 7 点半的燕京,天刚亮透,街道上已经满是烟火气 —— 自行车的铃铛声此起彼伏,早点摊前飘着油条和豆浆的香气,穿着的确良衬衫或工装裤的人们匆匆赶路,手里攥着粮票,偶尔还能看到背着书包的学生,蹦蹦跳跳地往学校跑。

位于市中心的燕京电影院前,比别处更热闹几分。

一条长长的队伍从售票窗口蜿蜒出来,一直排到了街角,队伍里有穿着工装的工人、背着帆布包的学生,还有像郑珍这样戴着眼镜的知识分子。

郑珍是附近一所大学的语文老师,今天特意和同事调了课,约着三个女同事一起来看《红楼梦》。

她穿着浅灰色的确良衬衫,头发扎成整齐的马尾,手里攥着一个碎花布包,里面装着刚买的糖糕,还有两毛钱零钱 —— 那是她和同事的电影票钱。

“这队也太长了吧?” 郑珍看着前面黑压压的人头,不由得皱起眉,“咱们会不会排到最后,票就卖完了?”

旁边的同事小王笑着拍了拍她的胳膊:“应该不会,我昨天特意问了影院的人,说今天加映了两场,早上 8 点一场,10 点半一场,票应该够,如果卖得好的话,后面每两个半小时一场。。”

正说着,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从旁边传来:“郑老师?你也是来看《红楼梦》的?”

郑珍愣了一下,转头看去,只见周志恒站在不远处,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布凡提包,脸上带着几分腼腆的笑。

周志恒是同校的历史老师,平时话不多,但每次在教研会上遇到,总会主动和她打招呼。

郑珍赶紧笑着回应:“是周老师啊,你也来买票?”

周志恒快步走过来,目光扫过长长的队伍,又落在郑珍和她的同事身上,犹豫了几秒,小声说:“要不…… 我给你们买票吧?”

郑珍愣了愣,下意识地摆手:“这不好吧,人家会说我们插队的,多不好看。”

“不是插队。” 周志恒赶紧解释,声音里带着点急切,“我早上 6 点就来了,想着可能有同事要一起看,就多排了一次队,买了 5 张票,现在刚好有多余的,你们拿着,不算插队。”

郑珍心里一动 —— 她确实担心排到自己时票卖完了。

昨天晚上备课的时候,她还特意翻了《红楼梦》的原着,想着今天看完电影,正好能在课堂上和学生聊聊改编的细节。

她看了看身边的同事,小王几人正偷偷给她使眼色,嘴角还憋着笑。

郑珍的脸微微一红,小声说:“那…… 那就太感谢你了,多少钱?我给你。”

周志恒一听,脸上的笑一下子灿烂起来,眼睛都眯了起来,像是吃了蜜似的。

“不用不用,就几毛钱的事儿,别客气。” 他说着,从提包里掏出 5 张淡粉色的电影票,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座位号,把远离自己的三张递给小王她们,最后一张座位号和自己挨着的,才小心翼翼地递给郑珍:“你看,这张是中间靠后的位置,视野好,不晃眼。”

小王接过票,一看座位号就明白了周志恒的心思,忍不住捂着嘴偷笑起来,还朝郑珍挤了挤眼。

郑珍接过票,指尖不小心碰到了周志恒的手,感觉对方的手有点热,她的脸更红了,赶紧把票塞进布包里,小声说:“那…… 以后我请你吃饭吧,总不能让你白花钱。”

周志恒连忙摆手:“不用不用,就是顺手的事儿。” 他心里其实早就想找机会和郑珍多接触,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理由。

今天能帮她买票,还能和她坐在一起看电影,他心里比评上先进还开心,手心都有点出汗了。

这时,电影院的检票口传来动静,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准备检票了。

周志恒看了看表,笑着说:“走吧,咱们进去,还有十分钟就开场了,别耽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