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带来的外部压力,如同给高速运转的青岚县机器又加注了一股燃料,不仅没有使其停滞,反而催生了更强大的内生动力。全县上下,从官吏到工匠,从兵丁到农夫,都憋着一股劲,要将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牢不可破。
农业方面,土豆的全面推广已见成效,但沈逸深知粮食安全不能系于单一作物。水利建设在陈书吏的督造下已然启动,数个小型塘坝和引水渠正在西山脚下和主要农田区同步开工,虽然距离建成覆盖全县的灌溉网络尚需时日,但希望已然播下。
然而,沈逸的目光并未满足于此。他再次将意识沉入系统,在【食品饮料】与【知识技能】的交界处,找到了另一种足以与土豆媲美,甚至在耐旱瘠薄方面更胜一筹的神物——红薯!
【兑换:优质红薯种苗(1000株):250声望】
【兑换:《红薯高产栽培及贮藏技术》:100声望】
声望值虽因持续兑换有所消耗,但仍高达 【4986】 点,足够支撑他的计划。兑换成功后,系统空间内立刻出现了捆扎整齐、充满生机的翠红薯苗,以及相应的种植技术知识。
这一次,沈逸没有大张旗鼓。他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带着宁清漪、芸娘以及几位经验最丰富、也最嘴严的老农,来到了县衙后院那片已经成为“良种试验田”的空地上。
“诸位,此物名为‘红薯’,或称‘地瓜’。”沈逸指着那些翠绿的秧苗,向众人介绍,“其性耐旱耐瘠,对水土要求远低于土豆,且产量亦极为可观,块根可做主粮,藤蔓可作饲料,浑身是宝。”
老农们看着那从未见过的秧苗,眼中既有好奇,也有惯常的谨慎。一位老农捻着胡须问道:“大人,此物……真能在咱这贫瘠山地生长?”
沈逸自信一笑,亲自拿起锄头,在早已平整好的田垄上示范如何扦插薯苗,如何培土,并讲解了后续的田间管理和最重要的——如何通过剪取藤蔓进行无限扦插繁殖的技术。
“此物最关键之处,在于其藤蔓扦插极易成活。这千株苗,悉心照料,待藤蔓长成,取其嫩梢,一株可变十株,十株可变百株!不出一年,便可推广至全县!”沈逸的话语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魔力。
宁清漪在一旁安静地看着,看着沈逸挽起袖子,熟练地劳作,汗水顺着他清俊的侧脸滑下,滴落在新翻的泥土里。她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愫。这个男人,手握通天之能,却从不吝于俯身泥土;他心怀宏图霸业,却对一株秧苗也倾注耐心。这种反差,让她感到无比的心安与……心动。
芸娘则更关注红薯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仔细询问着块根和藤蔓的特性,默默记在心中。
老农们见县令大人亲自示范,讲解得又如此透彻,心中的疑虑打消了大半,纷纷动手,学着沈逸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将薯苗扦插下去,如同呵护初生的婴儿。
夕阳的余晖洒在试验田里,给翠绿的薯苗和老农们古铜色的脸庞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沈逸直起腰,看着这片承载着新希望的土地,对宁清漪笑道:“清漪,你看,假以时日,这红皮之物,或将成为我青岚百姓的又一道保命符。”
宁清漪拿起手帕,自然而然地替他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动作轻柔,眼神温婉:“夫君所为,皆是泽被苍生之举。清漪能伴夫君左右,见证这一切,实乃幸事。”
她的动作自然亲昵,说完之后,自己先微微红了脸,垂下眼睑。沈逸看着她难得流露的小女儿情态,心中也是一荡,轻轻握住了她还未收回的手。
【叮!成功引入新作物“红薯”,奠定农业多元化基础,声望 300!】
【叮!接收到来自“宁清漪”的深度倾慕与情感确认,好感度大幅提升,触发特殊情感事件节点,声望 100!】
声望值达到【5386】 点!
两人的手在夕阳下轻轻交握,虽无言,却似有千言万语在目光中流转。周围的老农和芸娘都识趣地低下头,假装忙碌,嘴角却带着善意的微笑。
红薯的悄然落地,为青岚县的粮食安全又加了一道坚实的保险。而沈逸与宁清漪之间的情感,也在这共同的耕耘与期盼中,悄然升温,只待一个契机,便能瓜熟蒂落。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转眼已是一月之后。红薯秧苗在芸娘和老农们的精心照料下,长势喜人,藤蔓蜿蜒,绿意盎然,已然可以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剪秧扩繁。而全县的水利工程也进展顺利,首个示范性小水库已初见雏形。
这一夜,月明星稀,清风徐来。沈逸处理完一日公务,信步来到后院花园。却见月光下,宁清漪独自一人坐在凉亭中,面前石桌上放着一架古琴,但她并未弹奏,只是望着天边那轮皎洁的明月,怔怔出神,侧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冷柔美。
沈逸放轻脚步走过去,柔声问道:“清漪,这么晚了,还未休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