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殿的喧嚣与博弈,暂时被隔绝在静室之外。林越盘膝坐在青霖长老特意安排的、布有重重禁制的密室中,周身混沌之气缓缓流转,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千疮百孔的经脉与黯淡的混沌金丹。与寂灭之心的道争、穿越空间断层的冲击、以及方才殿内与各方势力的无形交锋,都让他心神俱疲,伤势虽有稳定,但道基的损耗与神魂的疲惫,非一时半刻可以恢复。
他并未急于吞服丹药强行疗伤,而是选择了最基础的调息入定,让心神沉入空冥,以期在寂静中温养本源,巩固此番生死历练带来的道境感悟。混沌道基玄妙异常,包容万物,其恢复过程,亦是梳理、沉淀、升华的契机。
不知不觉间,他的意识渐渐模糊,沉入了一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玄妙状态。并非真正的梦境,而是道心深处,因极度疲惫与近期巨大的心境冲击,自发回溯、梳理着过往的记忆碎片。
恍惚间,他仿佛又回到了那片熟悉的、萦绕着淡淡青霭的山峰——翠微峰。
不再是如今俯瞰星海的浩瀚视角,而是变回了那个初入道途、修为仅在炼气二三层的青玄宗外门弟子。眼前是简陋却整洁的下院石屋,空气中弥漫着山间清晨特有的湿润草木气息与淡淡的香火味。耳边似乎传来了同院弟子早起练功的呼喝声,以及远处传功坪上师兄讲解基础功法的模糊声音。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便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来。
他“看到”了自己在寒冬腊月,于院中那块磨得光滑的青石上,一遍遍枯燥地演练着《青玄筑基诀》的引气篇,冻得双手通红,却因资质平庸,引气入体艰难,受尽旁人白眼与嘲讽。那时的心境,是卑微中的不甘,是暗夜中仰望星空的微弱渴望。
他“看到”了自己为了几块下品灵石,接下宗门发布的、前往黑风山脉外围采集低阶药草的琐碎任务,小心翼翼地在猛兽出没、散修争斗的险恶环境中挣扎求生。一次遭遇劫修,险些丧命,是凭借一股狠劲与对地形的一丝熟悉,才侥幸逃脱,却也留下了第一道疤痕。那时的心境,是求生,是挣扎,是对力量最原始的敬畏与渴望。
一幅幅画面流转,大多灰暗、艰辛,充满了底层修士的无奈与挣扎。然而,在这灰暗的底色中,却总有几抹亮色,如同夜空中倔强的星辰。
他“看到”了那位不苟言笑、却会在弟子受伤时默默递上伤药的值守王师兄。看到了在几次宗门小比中,虽败犹荣、相互扶持的几位下院同伴。更看到了……那改变了他一生命运的转折点。
画面定格在了一次九死一生的宗门试炼中。他为了采摘一株悬崖上的“凝露草”换取贡献点,失足坠入深涧,身受重伤,真气涣散。就在他意识模糊、即将被涧底寒潭吞噬之际,一道清冷如月华的剑光掠过,一股柔和却磅礴的力量将他托起。他勉强睁开眼,只看到一抹素白如雪的衣角,以及一双清澈如水、却仿佛蕴藏着万古寒冰的眸子。那惊鸿一瞥,那张模糊却刻骨铭心的容颜……凌清雪。
是她,在那个微末的时刻,救了他一命,并留下了一瓶疗伤丹药和一句清冷的话语:“道途艰险,好自为之。” 那时,他不知她姓名,不知她来历,只知她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仙师”。那份恩情,那份震撼,如同在他贫瘠的心田中,种下了一颗向往强大的种子。
此后数年,他凭借坚韧的意志与一丝运气,修为缓慢提升,终于筑基成功,得以离开下院,成为内门弟子,拥有了更广阔的天地。然而,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墟”之灾劫的阴影悄然笼罩东州,青玄宗卷入漩涡,他被迫离开故土,踏上星空流亡之路,最终因缘际会,来到了这摇篮星域……
一幕幕往事,如同走马灯般在心神中流转。从翠微峰下的卑微少年,到如今屹立于星域存亡风口浪尖的“林长老”;从为几块灵石搏命,到执掌巡天令、与金丹乃至更高存在博弈;从仰望凌清雪那道惊鸿剑光,到如今与她(极可能)再次相逢于星海,甚至被她推至台前,成为关键人物……
这其中的际遇变迁,因果纠缠,若非亲身经历,简直如同梦幻。
“初心……何在?” 意识深处,林越扪心自问。
是为长生久视?是为逍遥自在?是为守护亲朋?还是……为了有朝一日,能站在足够的高度,去偿还那份恩情,去追寻那道身影?
或许,都是,又或许,都已融入了他对“道”的追求本身。
混沌之道,包容万象,演化万法。他的道心,亦是在这无数的经历、磨难、抉择中,一步步锤炼而成。翠微峰下的坚韧,是混沌之“韧”;黑风山脉的搏杀,是混沌之“变”;流亡星空的孤独,是混沌之“容”;面对寂灭的决绝,是混沌之“勇”;而与冷凝霜师姐的生死与共、道韵交融,更是让他触摸到了混沌中蕴含的“秩序”与“情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