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的中央议事厅,穹顶模拟着宁静的星空,其下的气氛却如同酝酿着风暴。关于那颗偏远小行星“灰烬-7”的开发计划,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资源讨论,演变成了一场决定联盟未来走向的理念之争。
艾拉·星语者站在发言席前,不再是之前会议上激动的反对者,而是变得异常平静,只是那平静之下,是深不见底的忧虑和一种近乎悲壮的坚定。她调出了一系列复杂的数据模型和历史案例,不再是感性的呼吁,而是冰冷的论证。
“根据岩裔提供的技术蓝图逆向推导,其环境改造技术的核心,在于一种强效的‘地脉灵能矩阵’,通过抽取行星内核能量并强行重塑地质结构来实现快速改造。”艾拉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回荡在寂静的大厅,“效率的确惊人。但我的模型显示,这种粗暴的能量抽取,有百分之十七点四的概率会永久性损伤行星的磁场生成能力,百分之九点三的概率会引发不可预测的地质结构连锁崩塌。更重要的是——它会对该行星可能存在的、未被发现的深层微生物圈或能量生命形态造成灭绝性打击。”
她展示出万年前“执笔者”文明某个类似项目的失败案例,一颗原本充满潜力的星球被改造成了死寂的磁场荒漠。“历史并非没有给予我们教训,只是我们总是选择性地遗忘。岩裔的‘标准协议’只计算了可见的风险,却忽略了对宇宙生命网络那细微却至关重要的连接所造成的、不可逆的伤害!”
她目光转向岩裔代表的方向,不再是控诉,而是某种沉重的审视:“你们的文明追求绝对的理性和效率,这或许让你们变得强大,但也最终让你们忽视了那些无法被数据化的‘变量’,比如……一个被植入‘净化协议’的‘钥匙’。难道联盟也要走上同样的道路,直到某一天,我们自己的造物反过来将我们‘净化’吗?”
这番话,如同冰冷的匕首,精准地刺入了岩裔代表那岩石般的面具之后。花岗岩·四十二的晶体眼眸中数据流剧烈波动,竟第一次出现了短暂的凝滞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刺痛。艾拉没有咆哮,却用他们最能理解的逻辑和数据,击中了他们最深的痛处。
逐光族和地心族的代表也陷入了沉默。他们需要资源,但艾拉描绘的图景让他们想起了自己家园曾经的创伤。
艾拉最后看向林烬,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陛下,联盟的力量,不应该建立在掠夺和毁灭之上,哪怕对象是一颗看似无人的星球。我们应该寻求与宇宙和谐共存的、可持续的发展之道。这或许更慢,更艰难,但这才是文明能长久延续的根本!请不要再重蹈‘执笔者’的覆辙!”
会场鸦雀无声。艾拉的论证,结合了理性与敬畏,历史与现实,让人难以反驳。
林烬端坐于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他能感受到艾拉话语中的重量,也能感受到台下各方代表的动摇。他何尝不知道艾拉的道理?但……
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坚定:“艾拉女士,你的担忧,你的数据,我都明白。很有说服力。”
他话锋一转:“但是,联盟现在每一天都在消耗海量的资源。修复舰队、安置难民、加强防御、研发新技术对抗‘银月’和清洗派……这一切都需要实打实的物质基础。‘灰烬-7’的资源,能解燃眉之急。”
“你所说的风险,确实存在。所以,我决定:开发计划可以执行,但必须附加最严格的条件——开发规模缩减百分之四十,避开所有地质敏感区,建立永久性生态监测站,并由联盟‘技术伦理委员会’全程监督。一旦发现任何不可逆损伤迹象,立即无条件停止。”
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案,试图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但本质上,他依然选择了开发。
艾拉眼中最后一丝光亮黯淡下去。她明白了,在林烬的天平上,当前的生存压力,远远重于未来的潜在风险和她所坚持的“道”。
“我明白了。”她微微躬身,不再争辩,默默地坐回座位,仿佛所有的力气都已用尽。
会议在一种压抑的气氛中结束。开发计划以多数票通过。
然而,就在众人准备离场时,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岩裔代表花岗岩·四十二突然站了起来。他无视了正在散会的人群,径直走到会场中央,面向林烬,用那沉闷的声音开口,说出的却是一句让所有人愣住的话:
“技术……可以改进。”
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难以置信地看向他。
花岗岩·四十二的岩石面孔依旧僵硬,但眼中的数据流却显示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的计算状态,仿佛内部正在经历一场逻辑风暴。
“艾拉·星语者的风险模型……具有参考价值。绝对效率并非唯一最优解。长期稳定性需纳入计算。”他的话语有些断续,似乎每一个词都在违背某种根深蒂固的程式,“岩裔数据库中存在……另一种环境改造理论的雏形。能耗更高,耗时更长,但……对星球生态损伤概率可降低至百分之二以下。或许……可以尝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