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月之灾”的铡刀虽暂时抬起,留下的伤口却深可见骨。“光尘之息”殖民地的悲鸣透过光蕈网络,在每一个联盟成员心中回荡。那艘自我牺牲的逐光族运输船,成为了一个沉重的符号,既象征着勇气与牺牲,也刺痛着联盟脆弱的神境。
军事上,第一次实战检验暴露了混编舰队的诸多问题,却也意外地锤炼出了一丝宝贵的、基于生死与共的雏形信任。文化的隔阂在共同的悲恸和救援行动中,似乎被冲淡了些许。岩裔技术人员开始更主动地协助修复受损的“巡天”舰,而逐光族人也含着泪,将珍贵的星尘能源分享给岩裔的医疗舱。
然而,在这表面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艾拉·星语者坐在“摇篮”生命温室的一处僻静角落,这里是苏萤光蕈网络最为浓郁、也最能让她感到些许安宁的地方。但此刻,她苍白的脸上却布满了挥之不去的忧虑,远比面对岩裔使团或“银月之灾”时更加深沉。她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划过一片散发着柔和光晕的蕈类植物,目光却穿透了葱茏的生态,投向了远方那繁忙的星港和不断亮起的星门。
联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整合、变化。新的技术被共享应用,新的舰船在不断建造,新的成员文明在加入……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活力,却也让艾拉感到一种近乎窒息的恐惧。
她看到了岩裔那冰冷高效的逻辑正在被快速吸收,尤其是军事和工程领域,“最优解”和“风险评估”越来越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她看到了来自不同文明的、充满野心的年轻一代,如逐光族的燧石,如人类联邦的一些激进派军官,他们对“执笔者”遗产的态度是毫无敬畏的“利用”而非“敬畏”;她更看到了林烬那包容却强硬的推动力,正将这一切糅合在一起,奔向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这景象,太熟悉了。
万年前,“执笔者”文明鼎盛时期,也是如此。技术爆炸式发展,疆域极速扩张,对宇宙法则的探索日益深入,自信膨胀到认为可以扮演“神”的角色……然后,便是内部理念的剧烈冲突,激进派与保守派的决裂,最终导致了“创世引擎”的失控,“监管者”的诞生,以及整个文明的万劫不复。
“太快了……太快了……”艾拉低声喃喃,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姐姐……你说的对……力量的诱惑,总能轻易掩盖其下的深渊……”
她害怕联盟重蹈覆辙。害怕在对抗外部威胁的急切中,迷失了自我,变成了另一个只顾追逐力量、却忘了初衷的怪物。尤其是岩裔那种绝对理性的、缺乏人文关怀的思维模式被广泛接受,让她不寒而栗。那与“清洗派”冰冷的“净化”逻辑,何其相似!
更让她恐惧的是,她感觉到林烬似乎正在有意无意地推动这种趋势。为了应对迫在眉睫的危机,他不得不倚重效率,不得不集中权力,不得不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包括那危险的源核碎片。她能看到林烬眼中的疲惫和挣扎,但他选择的道路,在她看来,正在滑向危险的边缘。
这种忧虑在她心中不断发酵,终于在一次联盟高层会议上爆发了。
会议的议题是关于是否启动一项基于岩裔提供的部分环境改造技术、对一颗偏远但资源丰富的小行星进行快速开发的计划。逐光族和地心族代表出于资源需求表示支持,岩裔代表则提供了详尽的效率数据和风险评估(认为风险可控)。
林烬在听取了各方意见后,倾向于批准:“联盟发展需要资源,此项技术能快速见效。风险可控,可执行。”
“我反对!”
艾拉·星语者猛地站起身,声音因激动而尖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项技术……岩裔的环境改造术,看似高效,但其底层逻辑是对自然的绝对征服和重塑!它忽略了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内在价值!我们刚刚目睹了‘银月’用频率武器摧毁生命,难道我们要用另一种方式重复同样的错误吗?只不过这次动手的是我们自己!”
她环视会场,目光最后落在林烬身上,带着恳求与警示:“联盟的力量不应该只用于扩张和掠夺!我们应该更谨慎!我们应该花时间去理解、去适应,而不是粗暴地改变!我们不能变成我们所要对抗的那些冰冷力量!‘执笔者’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会场一片寂静。逐光族和地心族代表面露不悦,认为艾拉过于理想化,忽视了现实的生存压力。岩裔代表则毫无反应,似乎无法理解这种“感性”的反对理由。
林烬看着艾拉,眼神复杂。他理解她的担忧,甚至某种程度上认同。但他肩上的担子太重了。“银月”的威胁、清洗派的阴影、联盟内部的不稳、源核碎片的压力……他没有时间慢下来。
“艾拉女士,你的担忧有道理。”林烬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求。我们必须在谨慎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这项计划可以加上更严格的环境监测和保护条款,但不能因噎废食。联盟需要资源来武装自己,保护更多像‘光尘之息’那样的家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