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烬的命令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摇篮”系统。对外,保持战略静默,如同一块亘古不变的顽石,任由那来自深空的神秘信号周期性拂过,只记录,不回应。对内,则是一派前所未有的繁忙景象。
“星尘”勘探舰的建造被提到了最高优先级。得益于完整的二级权限,林烬能够直接调用“摇篮”储备的稀有材料和高效自动化工厂。巨大的船坞在世界树某条主要“枝干”的隐蔽处被快速搭建起来,无数工程机器人如同忙碌的工蜂,围绕着初具雏形的舰体骨架穿梭不休。艾拉分出了大量算力,将文明备份数据库中关于星舰设计、引擎技术、隐秘航行系统的海量蓝图进行整合优化,注入建造进程。
每一个人都知道,这艘船,将是他们走向深空、探寻信号真相、乃至联系可能盟友的关键。
与此同时,对那神秘信号的监听、记录与破译工作也在全天候进行。“摇篮”自身强大的信息处理阵列被充分调动起来,如同一个巨大的耳朵,紧紧贴着宇宙的壁障,捕捉着那一丝微弱却执拗的波动。
时间在紧张的筹备与等待中悄然流逝。数日过去,信号的破译工作进展缓慢,其核心内容依旧被牢牢加密,但关于信号本身的特征,却被越来越清晰地勾勒出来。
“信号源稳定性极高,发射周期误差小于百万分之一秒,仿佛一台精密无比的钟表。”艾拉汇报着最新分析结果,“其能量衰减模型符合超远距离传输特征,但……存在异常。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似乎并非均匀衰减,而是在某些特定区间出现了非自然的‘能量维持’现象,仿佛……中途被某种东西微弱地放大或中转过。”
这个发现立刻引起了林烬的注意。
“中转?能确定大致区间吗?”
“正在逆向推演信号路径……需要结合‘摇篮’的宇宙背景波动的详细模型……计算量极大……”艾拉眼中数据流疯狂闪烁,“推演进行中……路径大致还原……发现异常点!”
主屏幕上,一副模拟的宇宙星图展开,一条极细的、代表信号传播路径的光线,从那个遥远的、模糊的源点出发,蜿蜒穿过无尽的虚空,最终指向“摇篮”。而在路径的大约中段区域,一个点被高亮标记出来。
“就是这里!距离‘摇篮’约七千光年的一片稀疏星域,根据数据库记载,那里不存在大质量天体,也没有已知的文明或前哨站。但信号在此处的能量衰减曲线出现了明显的不自然波动!”
七千光年……一个尴尬的距离。说远不远,以“摇篮”的科技,并非不可触及;说近不近,远超常规探测范围。
“能放大那片区域吗?最高精度扫描!”林烬下令。
“摇篮”穹顶之上,那些原本用于观测生态和星辰的传感器阵列缓缓转动,调整至最高灵敏度和分辨率,对准了那片遥远的星域。
能量如同无形的巨网洒向深空。
等待回报数据的过程令人心焦。
几分钟后,第一波扫描数据返回。
“未发现异常……背景辐射正常……未检测到人造能量源或大型物体……”技术员的汇报让人失望。
难道只是某种未知的自然现象?或者对方的隐匿技术极高明?
“继续扫描!调整至量子涨落探测模式!扫描精度提升至理论极限!”林烬没有放弃,他右眼的死寂深处,那丝因信号而起的异样感始终未曾消退。他相信自己的直觉,也相信艾拉的分析。
阵列再次调整,以一种近乎透支的方式,榨取着每一分探测潜力。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
突然!
一个极其微弱、几乎淹没在宇宙背景噪音中的异常反射信号,被捕捉到了!
“有东西!”技术员失声惊呼,“体积很小……反射信号极弱……结构……似乎是非自然的!坐标锁定!”
主屏幕上,一个放大到极致的画面显现出来。
在那片近乎绝对虚空的地带,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被标记出来。它并非天体,而是一个……模糊的、扭曲的、仿佛经历了无数撞击和岁月侵蚀的……人造物体轮廓?
“像是一艘……飞船?或者……逃生舱?”明心道人眯起眼睛,不确定地说道。
那物体实在太破了,几乎只剩下一个大概的框架,表面布满陨石撞击的凹痕,没有任何能量反应,如同宇宙中的一粒尘埃,随着星间的引力流缓缓飘荡。若非“摇篮”的探测技术足够逆天,根本不可能发现它。
“它就是那个异常的能量维持点?”石坚挠挠头,“这破玩意儿能放大信号?看起来都快散架了!”
艾拉快速分析着反射信号的数据:“物体本身已无任何能量源,不可能放大信号。但是……其表面残留着极其微弱的、与那深空信号同频的能量残留!更像是……那信号在很久以前曾经近距离接触过它,能量辐射在其表面留下了印记,而这印记,在信号每次传来时,会产生极其微弱的共鸣性散射,造成了‘能量维持’的假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