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默并未理会孙秉章教授的质疑与发难。在他眼中,任何时代都不乏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精致利己却还振振有词的狭隘之人。但他不愿让真心赏识自己的顾教授和许教授难堪,这两位是纯粹的学术人,他们的维护之情,凌默能真切感受到。质疑自己无妨,但牵连二位长者,他不能坐视不理。
他缓步走到宽大的书案前,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仿佛在调动体内所有的文思与才情,与冥冥中的某种意境相合。他的身姿挺拔如松,神态宁静而专注,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已远离。
这时,顾清辞主动从人群中悄然走出,来到案边,伸出那双白皙修长、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拿起墨锭,注入清水,开始为凌默研墨。她的动作优雅而专注,眼神却始终落在凌默沉静的侧脸上,眸光流转,带着难以言喻的期待与一丝她自己都未察觉的倾慕。月光余晖透过窗棂,洒在两人身上,勾勒出一幅才子佳人、红袖添香的唯美画面。
周围众人屏息凝神,目光聚焦于案前。有期待如许、顾二老,有疑惑,也有不屑如孙教授祖孙。凌默对这一切置若罔闻。
片刻之后,他猛然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一闪,执起那支饱蘸浓墨的狼毫笔,落笔如风!
“日照香炉生紫烟,”
第一句一出,许教授就忍不住低声吟诵出来,声音带着激动!众人齐刷刷望去,只见那字体飘逸若仙,而诗句本身——“日照香炉生紫烟”——精准地捕捉并升华了第一天主题照片中瀑布在阳光下水汽氤氲、紫烟缭绕的神奇景象!用词之精准,画面感之强,令人拍案!
“遥看瀑布挂前川。”
第二句写下!“挂”字!一个“挂”字,仿佛将那道奔腾的瀑布瞬间定格,化动为静,又静中寓动,生动传神至极!众人只觉得眼前的宣纸上仿佛真的出现了一条白练般的瀑布,悬挂于山川之间,活灵活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三句、第四句如银河倾泻,奔腾而出!
“三千尺”的夸张豪迈,“落九天”的瑰丽想象!
“我的天!”
“这……”
台下终于有人抑制不住,发出了低声的惊呼,不少人张大了嘴巴,难以置信!
这不能怪他们大惊小怪,只因这首诗在凌默的原世界,早已成为瀑布诗的千古绝唱,其地位无可撼动!此刻在这个文化匮乏的世界重现,带来的冲击是核弹级的!
孙秉章教授一言不发,但他的眼神死死盯着那幅字,瞳孔剧烈收缩,内心的震撼无以复加!即便他再固执,再护短,看到这手超越时代的书法和这首惊世骇俗的诗,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孙子孙皓宇,哪怕再修炼十年,也绝无可能达到此等境界!差距太大了!但他性格使然,绝不可能当众服软,只是在众人一片赞叹声中,不轻不重地哼了一声,脸色极其难看。
此时,有人猛地反应过来:“交流会第一天的主题…不就是瀑布吗?!这幅作品…严丝合缝!而且…远超当日所有作品!” 何止是远超,简直是云泥之别!在场众人都是行家,以往看过的所有咏瀑诗词,在这首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
众人看向凌默的眼神彻底变了!从最初的疑惑、旁观,变成了无比的震惊、钦佩,甚至带着一丝仰望!许教授和顾教授相视一眼,除了震撼,更多是“果然如此”的欣慰与自豪——他们从未看错人!
顾清辞是受震撼最大的人。距离最近,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凌默落笔时那股磅礴的气势和笔下流淌出的仙韵。这种近距离的冲击让她的心神瞬间失守,脑海中几乎一片空白,只剩下凌默挥毫泼墨的挺拔身影。她一直坚信凌默若参赛绝不会寂寂无名,此刻亲眼证实,心中为凌默感到无比的痛快和解气,对他的赞叹达到了新的高度。凌默在她心中的影子更加深刻,更加耀眼,美眸之中异彩涟涟,几乎无法移开视线。
而一旁的孙皓宇,看到凌默大出风头,更看到顾清辞那几乎黏在凌默身上的、充满倾慕的眼神,内心嫉妒得几乎发狂!手指紧握成拳,指甲几乎嵌进掌心,又强迫自己松开,面上却还要维持着风度,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阴霾。
第一首写完,凌默将其轻轻拿起,放在一旁晾墨。
还没等众人从《望庐山瀑布》的震撼中回过神,凌默再次提笔,蘸墨,挥毫!
《唐多令》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笔走龙蛇,一气呵成!书法依旧飘逸如仙,而词文更是情深意切,沧桑感慨!
当写到“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时,许教授、顾教授,以及在座许多上了年纪、经历过世事变迁的人,眼眶瞬间就红了!许教授更是忍不住抬手擦拭眼角!这句词写尽了物是人非、青春不再的深沉感慨,直击人心最柔软的地方!这何尝不是他们的人生写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