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帷 > 第163章 我们不是火,是火种

破帷 第163章 我们不是火,是火种

作者:稿纸种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15:39:44

窗纸被夜风吹得簌簌响时,柳明漪正用湿帕子擦拭林昭然额角的汗。

帕子才换过第三回,掌心便又触到灼人的热度——这烧从入秋起就没退过,大夫说伤了肺,可阿昭偏要在病中校订讲稿,咳得整宿整宿睡不着。

民......民智如川......

低哑的呢喃突然从床榻传来。

柳明漪手一抖,帕子掉进铜盆,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她绣着并蒂莲的袖口。

她俯身凑近,见林昭然睫毛剧烈颤动,苍白的唇瓣开合,疏则润,堵则溃......《问政七疏》第三疏......

阿昭?柳明漪轻唤,指尖悬在她发间不敢落。

林昭然的眼仍闭着,冷汗顺着鬓角滑进衣领,声音却清晰起来,像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讲书:其一疏,废学田垄断;其二疏,许女子应童试;其三......

第三疏论官学私学并轨。柳明漪喉头发紧。

这些疏稿她跟着誊抄过三遍,每回阿昭咳得说不出话时,都是她捧着药碗在旁记。

可此刻病中之人竟能一字不差背出全文,尾音裹着细碎的咳,却比平日更有力度。

记......记下来。林昭然突然睁眼。

她的瞳孔因高热蒙着层水雾,却在触及柳明漪的瞬间骤然清明,错一个字,就少一个人醒。

铜烛台的光映着她眼尾的红,柳明漪这才发现,枕头上不知何时洇了片淡红——是咳出来的血,混着汗湿的帕子,像朵开败的石榴花。

她抓起案头的狼毫,砚台里的墨早干了,便蘸着温水研开,手腕悬在纸上方时,手仍在抖:我记,阿昭你慢慢说。

一更梆子响过,二更漏声沉了。

林昭然的声音渐弱,却像抽丝般不断,从到新学十二策蒙童识字法匠户算学要诀。

柳明漪的指尖磨出了泡,砚台添了三次墨,窗纸由黑转青时,最后一笔是为终章落下,她才惊觉自己跪了整整七个时辰。

成了。林昭然望着案上厚厚的稿纸,嘴角扯出个极淡的笑。

她抬手想去摸,却被柳明漪按住:你手凉,别碰。

明漪,取我那方青竹匣。

青竹匣里是三卷未拆的蜀锦。

林昭然盯着锦缎上的云纹,声音轻得像叹息:一路藏进药丸——滇南的药商走茶马古道,药罐最安全。

二路绣进棺布——白事时谁会翻死人的衣裳?

三路刻在碑背——子孙扫墓,总要看的。她咳了两声,将锦缎分别递给三个候在门外的汉子,书若在庙堂,便能烧;若在人心......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满室残稿,烧的是火。

汉子们躬身退下时,程知微的影子已映在门框上。

他手里攥着卷皱巴巴的驿路图,墨点密密麻麻标满了红圈:朝廷要下断驿令,三日后废所有私驿,统归官管。

林昭然撑着床头坐起,咳得肩头直颤:你早料到了。

所以先一步传了火种令程知微展开图,竹片磨出的字令符在案上排成一列,七日内,各地书驿互换令符。

持令者可食宿、换马、传书,不限身份。他指尖点过最西头的标记,今早收到信,已有商旅持令过了剑门关,说此非路引,是问道

林昭然望着那些竹片,忽然笑了:问道

这时孙奉的信鸽扑棱棱撞进窗来。

柳明漪解下腿上的竹筒,展开字条时,眼尾的泪还未干就又笑了:巴蜀的陶窑烧成了!

字砖刻着《童蒙须知》,砌进墙里做房基。

官府要拆,百姓堵着门哭,说拆屋即拆心。

有小娃趴在墙上摸字,他爹说这是林先生写的

林先生。林昭然重复这三个字,喉间又涌上腥甜。

她抓起案头的止水短刃,刀锋划过指尖的瞬间,柳明漪惊呼出声,却见她在讲录首页写下此书无主,读之即师八个血字。

拆了。她将讲录递给柳明漪,每页分赠一人。

带它走,你就是传灯人。

深夜的南荒小院里,十个身影背着包袱陆续出发。

柳明漪攥着最后一页,见林昭然倚在门框上,月光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像根就要燃尽的烛。

阿昭,你......

我走不动了。林昭然笑着摇头,可他们走得动。

千里外的京城,沈砚之将密报摔在案上时,墨汁溅脏了新抄的《讲录》片段。《南荒讲录》入蜀、入滇、入岭南,民间称血书真经幕僚的声音发颤,大人,该下剿令了。

沈砚之盯着案角未烬的残页——那是他前日夜里烧《新学议略》时,被风卷出来的半张。错的字,也是问的脚印几个字被烟熏得发黄,却比任何朱批都刺眼。

他伸手去翻讲录抄本,首页的血字还带着暗褐的光泽。

指尖抚过读之即师,忽然想起南荒学堂的那面墙——当年他去查禁私学,看见墙上歪歪扭扭的字,墨迹未干,还滴着水。

传下去......他的声音轻得像叹息,但别说是我说的。

幕僚愣在原地,见他袖中滑落一页纸,捡起来看时,手都抖了——竟是他亲笔抄的《童蒙识字歌》,字迹工整得不像出自首辅之手,倒像个初习小楷的学童。

窗外,雨不知何时停了。

一道微光穿透云层,正照在读之即师四个字上。

林昭然是在次日午后烧退的。

她倚着窗,听檐角的雨珠滴进青石板,每一声都像极了当年南荒学堂的晨钟。

柳明漪端着药碗进来时,见她望着远处山梁,眼底的光比以往更亮。

阿昭,该喝药了。

林昭然转过脸,嘴角还沾着未擦净的血渍,却笑得像春寒里第一朵开的梅:明漪,你听。

柳明漪侧耳,山风裹着若有若无的读书声飘来——是人之初,性本善一而十,十而百,是无数个她从未听过的、清亮的、带着乡音的声音。

他们醒了。林昭然轻声说。

柳明漪望着她泛着青灰的脸,突然不敢问明日如何。

她把药碗递过去,听见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是孙奉派来的信差。

阿昭,她低声道,有人从蜀中来,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