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帷 > 第129章 暗流浮冰底

破帷 第129章 暗流浮冰底

作者:稿纸种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15:39:44

御书房的烛火彻夜未熄,融化的蜡油如凝固的泪痕,一滴滴坠落在铜盘中,发出极轻的“啪”一声裂响。

昏黄的光晕在雕梁画栋间游移,仿佛有生命般舔舐着龙纹屏风的暗影。

皇帝的沉默像一层厚重的锦缎,覆盖在整个紫禁城之上,华美,却也令人窒息——连檐角风铃的微颤都似被压得失了声。

林昭然坐在窗边,指尖轻抚着微凉的窗棂,木纹沁着深秋的寒意,顺着指腹爬进血脉。

窗外,夜色浓稠如墨,宫灯在远处连成一线萤火,忽明忽暗,如同人心难测。

她目光穿透沉沉夜幕,望向那片宫阙的中心,仿佛能听见大殿深处奏折翻动的窸窣,以及帝王笔尖划过纸面时那一声压抑的叹息。

林昭然收回目光,心中那份急切被她缓缓压下,化作了更为冷静的筹谋。

硬闯不成,便只能智取。

她唤来一直候在门外的柳明漪,声音清冽如冰:“传我的话,各地书驿暂停一切公开讲学活动,不要给任何人留下口实。”

柳明漪一惊,忧道:“小姐,此时收手,岂非前功尽弃?百姓的热情刚刚燃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却也最易被一盆冷水浇灭。”林昭然打断她,眸光深远,烛火在她瞳中跳动,映出一片冷焰,“眼下这盆冷水随时会泼下来,我们要做的是让火种藏入地下,而非在明处与狂风暴雨相抗。明面上的活动停下,暗地里的渗透,才刚刚开始。”她顿了顿,拿起桌上一卷绣样图册,绢面微涩,指尖滑过时带起一丝细沙般的触感。

“你去一趟江南织造局,找相熟的绣娘,就说今年春装,我想添些新花样。”

柳明漪不解,却还是恭敬地接过图册,掌心传来布面温软的质感。

“告诉她们,今年的节令绣样,要新巧,要有意趣。”林昭然的指尖点在图册空白处,缓缓勾勒出一个蝶翼的轮廓,指甲刮过纸面,发出细微的“沙”声,“比如,这蝶翼的暗纹,可以化作‘人皆可教’四个字。再比如,裙褶间的流云纹,里面不妨藏一句‘教皆可成’。字要小,要巧,要融于纹饰,一眼看去是花鸟,细品之下,另有乾坤。”

柳明漪的眼睛瞬间亮了。

她明白了,这是要将《附录》的精髓,化作无声的言语,织入这京城最华贵、最柔软的绸缎之中。

书驿的声音或许会被禁绝,但闺阁中的风尚,却能润物无声地影响那些权贵之家。

而据她所知,皇后素来偏爱江南新巧针法,曾亲口赞过“绣中藏趣,方见灵性”——此策若由上层引领,反成雅尚,无人敢轻易质疑。

“此事要快,更要隐秘。”林昭然叮嘱道,“衣成之后,不必经由我们的手,让绣坊循旧例,悄然放入给各大府邸和贵妇市集的春装货单里。记住,我们什么都没做,只是天下绣娘心灵手巧,恰好有了新的灵感罢了。”

柳明漪重重点头,领命而去。

门扉合拢的刹那,木轴轻转,屋内重归寂静,唯余烛芯爆开的一声轻响。

不过两日,一封来自礼部的密信便送到了她的案头,夹在一本看似寻常的《南华经》注疏之中。

林昭然抽出薄如蝉翼的信纸,烛光下,程知微清峻的字迹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焦灼。

信中说,赵元度借着为“清源大典”誊录《仪注》的机会,竟在其中擅自增添了一条:“凡曾刊印、教授、传习《附录》者,及其门生,三代之内,不得参选御前殿试及各级科考之监考、考官。”

林昭然的指节微微泛白,指甲嵌入掌心,留下四道浅痕。

这一招,比直接禁毁《附录》更为阴狠毒辣。

这不止是堵死了一代人的仕途,更是要将所有与《附录》沾边的人彻底从朝廷选官体系中剔除,断了他们的根,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程知微在信中写道,他官微言轻,无法在礼部会议上公然反对,只能另寻他法。

他以校勘《仪注》为名,在礼部堆积如山的公文库中熬了整整一夜,终于在一卷积满灰尘的《科试旧例》中,翻到了先帝朝名臣沈砚之亲笔批红的一条:“讲学无禁目,唯以成效论,取士以才,非以门户。”此旧例虽已多年未用,却并未废止,仍是朝廷法典的一部分。

他已将此条用黄麻纸工工整整地抄录下来,伪作一份寻常的校勘札记,混入了次日要呈递给皇帝御览的《节气农政奏》的夹层之中。

他知道这是赌博,但他赌的是帝王心中尚未熄灭的那一丝犹豫。

林昭然将信纸凑到烛火上,看着它蜷曲、焦黑,最终化为灰烬,飘散如蝶。

她知道程知微此举是在以卵击石,但这一击,却恰到好处地在坚硬的壁垒上,敲出了一丝裂缝。

它提醒着皇帝,祖宗之法,并非铁板一块。

几乎与此同时,另一条消息从宫中传出。

内侍省开始奉旨在宫中暗查所谓“炉底字”的传言,虽未大张旗鼓,但风声鹤唳,已让不少与此事有过牵连的内侍噤若寒蝉。

这是皇帝在试探,在摸底,也是在警告。

孙奉,这位在宫中蛰伏多年的老人,比谁都更懂这其中的分寸。

他没有急于撇清,反而趁着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悄悄潜入了御药房后院。

他并未触碰药材,只在焚烧药渣的灰烬堆中,用竹镊夹起几片未燃尽的残叶,凭多年经验辨出其中含有人参、远志与龙骨——皆为安神定悸之药。

三日后,一只信鸽悄然降落在西苑枯井旁的槐树上。

孙奉取下细竹筒,展开仅寸许长的纸条,上面无一字,唯有一个朱砂画的“心”形裂痕。

他凝视良久,终于释然——那是老太医独有的暗记,意思是:“君心已疲,畏声惧变。”无需药方,这便是他要的答案。

当皇帝在一次批阅奏折后,貌似不经意地问起他:“宫外那些百姓,最近还在闹吗?”

他躬着身,用最谦卑的姿态,声音却清晰地传入皇帝耳中:“回陛下,谈不上闹。奴婢听闻,他们只是想读些圣贤书之外的东西,盼着能多条出路。百姓愚钝,只知读书,不像是要造反的样子。”

这话如一根绣花针,精准地刺入了皇帝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而此刻,在太常寺,奉命主持“清源大典”礼器筹备的裴怀礼,正冷眼看着赵元度派来的人,将一座座从京城各大旧讲堂拆下来的铜铃,投入熊熊的熔炉之中。

火焰吞吐,铜水在烈火中翻滚,发出沉闷的嘶吼,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灼烧的腥气。

工匠们汗流浃背,赤膊挥锤,火星四溅,落在青石地上噼啪作响。

裴怀礼面无表情,只是在监工簿上,一笔一划,清晰地记下了每一批铜料的来源和去向。

在他心底,却浮现出数年前那个雪晨:他途经城南书驿,听见琅琅书声自陋舍中传出,一群寒门学子齐诵《附录》开篇——“人非生而贵,教乃立其身。”那一刻,他第一次觉得,这声音比钟鼓更庄严。

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他悄悄将一枚尚未投入熔炉的旧铃铛藏入了袖中。

回到太常寺的地窖,他将这枚哑然的铜铃,放入了一个早已备好的木匣,封存起来。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京城的气氛一日比一日紧张。

就在此时,程知微的第二封密报再次送到林昭然手中。

这一次,消息更加惊人:赵元度已经说服了礼部,将在清源大典的第一日,于万民之前,公开焚毁查抄来的《附录碑》拓片,以示朝廷禁绝“异端邪说”的决心。

柳明漪看到消息,气得脸色发白:“他们欺人太甚!这是要将我们彻底钉在耻辱柱上!”

林昭然却出奇地平静,她看完信,唇边甚至泛起一丝冷峭的笑意:“他要烧,那我们就送他一场更大的火。烧得越旺,天下人看得才越清楚。”

她转头对柳明漪道:“立刻传信给各地书驿,让他们连夜赶制一百卷‘空白碑帖’。纸张要用我们之前备下的特制米浆浸染过——此法源自西域藏文秘术,米汁调石灰,干后无形,遇热则现。记住,表面上必须一字也无,干干净净,但遇火炙烤,关键句将浮现:‘民可教,道不灭’。”

她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光芒:“再传令,让所有潜伏在京郊的书驿弟子,即日起扮作各地前来观礼的香客,每人怀揣一卷‘空白碑帖’,分批入京。告诉他们,大典之日,我们要一同去祭一场特殊的礼。”

命令一下,整个潜伏的网络都动了起来。

大典前三日,京城的街头巷尾,不知从何处起,孩童们口中的童谣忽然变了调子。

几个背着竹筐的“糖爷”蹲在学堂门口,用清亮的嗓音教孩子唱新曲:“火不灭字,字不灭心。烧的是纸,活的是音。”唱罢便送一块蜜糖,糖纸上还压着一行极小的字:“记得回家念给娘听。”

当夜,裴怀礼听着窗外飘来的断续歌声,枯坐良久。

他起身,独自一人来到太常寺阴冷的地窖,打开木匣,取出了那枚幸存的旧铜铃。

他握在掌心,轻轻一摇。

铃铛因久置而声哑,只发出一声沉闷的“咔嗒”,但那份沉甸甸的震动,却清晰地从掌心传遍全身。

他仰头,透过地窖狭小的天窗,望着天上那轮残月,许久,忽对身后的亲随沉声道:“明日一早,替我向陛下上奏,就说为显天心仁爱,清源大典,当增设‘静听’之仪,以示上苍垂怜,万籁归寂。”

次日清晨,孙奉在清扫宫道时,与匆匆入宫的裴怀礼擦肩而过,眼尖地瞥见他宽大的官袍袖中,露出半角书册的封面,上面依稀可见《冬廪授业录》五个字。

孙奉低下头,继续扫地,嘴角却微微上扬——终于,有人愿敲那一声不该沉默的钟。

冰层,即将开裂。那被压抑了许久的暗流,终于要浮出水面了。

林昭然府邸,深夜。

她将所有送来的情报在桌案上一一铺开,京城的地图在她眼前变得无比清晰。

赵元度的步步紧逼,程知微的巧妙周旋,孙奉的宫闱之探,裴怀礼的无声抗争,还有那首传遍街巷的童谣,所有线索在她脑中交织,最终汇成一个明确的指向。

时机已到。

被动的防守和巧妙的反击已经不够了,她需要一场主动的出击,一场足以撼动根基的风暴。

而风暴的中心,必须由她亲手点燃。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京城西郊的方向,那里有连绵的旧窑场,白日里炊烟袅袅,入夜后则是一片死寂。

“明漪。”她轻声唤道。

“小姐,奴婢在。”

林昭然的目光深邃如夜海,声音却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备车,去城西旧窑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