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帷 > 第4章 入京的驴车没铃铛

破帷 第4章 入京的驴车没铃铛

作者:稿纸种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15:39:44

半月光阴,如白驹过隙。

赴京之路,林昭然舍弃了所有能彰显身份的车马,只雇了一辆老旧的驴车。

那车轮滚过官道,悄无声息,连寻常挂在车辕上的铜铃都无,仿佛刻意要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城外十里长亭,陈砚秋一袭青衫,立于萧瑟秋风中,身影显得愈发单薄。

他将一包沉甸甸的干粮递过来,包裹的粗布上还带着余温。

“京中专为寒门士子落脚的‘迎贤驿’,如今里里外外都换成了裴仲禹的人。”他的声音压得很低,混在风声里,字字敲在林昭然心上,“所有入城的士子,都需查验‘验品录’,家世、品行、师承,缺一不可,稍有疑点便会被扣下。”

林昭然默然点头,接过干粮,指尖触到内里一个坚硬的棱角。

她顺势将那卷用油布包好的《论语》残卷塞得更深了些,动作自然得仿佛只是在整理行囊。

“我已派人快马加鞭,将‘灯语’的约定传至京郊。”陈砚秋的目光掠过远方连绵的山影,声音更低了,“若你顺利,七日之内,当见西城外那座破庙的窗台有灯亮起。见灯,方可再行下一步。”

没有依依惜别,也无豪言壮语。二人之间,只剩下一个了然的眼神。

驴车吱呀一声,再次启动,缓缓汇入官道的人流。

陈砚秋站在原地,久久未动,望着那辆不起眼的驴车,就像望着一叶即将被巨浪吞噬的浮萍,不知是沉是浮。

车行数日,京畿的轮廓已遥遥在望。

当驿道旁那块“京畿重地,闲人回避”的石碑映入眼帘时,前方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林昭然心中一动,悄然掀开车帘一角。

只见不远处的驿道上赫然设立了一道关卡,十数名官差手持长矛,正挨个盘查过往的士子路引。

关卡旁,几名身着皂衣、气质阴鸷的小吏正襟危坐,面前摆着长案,执笔在册子上飞快地记录着什么,案头立着一面小旗,上书三个墨字——品行司。

凡是出身无从考证,或是言行举止稍显怪异的读书人,都会被他们拦下,推到一旁,名曰“待复核”。

林昭然的目光在那几名小吏脸上扫过,心头骤然一沉。

其中为首的那人,鹰钩鼻,三角眼,正是裴仲禹府上的一名心腹管事,她曾在孙伯的寿宴上远远见过一面。

此关,是为她而设。

“姑娘,这阵仗不对啊。”赶车的驴夫见多识广,压低了声音嘟囔,“往年科考,也没见这么严的。咱这破车,连个顶棚都没有,反倒没人多看一眼,兴许能混过去。”

林昭然摇了摇头,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她知道,驴夫说对了一半。

正因为这辆车太不起眼,太平凡,反而最容易被有心人忽略。

但若是有心人专程在等一只“不起眼的猎物”,那这辆车便成了黑夜里的烛火,无所遁形。

她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脱下身上那件虽已洗旧、但质地尚可的外袍,露出里面一身浆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衣。

她利落地将微乱的发髻拆开,用一根布条随意束在脑后,再抓起车板上的一把尘土,混着些许汗水,在自己清秀的脸颊与额头上随意抹了几道,原本灵动的双眸瞬间黯淡下去,成了一个风尘仆仆的乡下丫头。

做完这一切,她便缩在车角,低垂着头,扮作一个随车赶路的仆役。

驴车慢悠悠地挪到关卡前。

一名差役懒洋洋地瞥了一眼,见车上只有一个形容憔悴的驴夫和一个灰头土脸的小丫头,车里更是空空如也,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放行。

就在驴车即将通过关卡时,那名“品行司”的鹰钩鼻小吏忽然站起身,冷声喝道:“且慢!”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

“此车无铃,不合士子仪制。”小吏踱步上前,锐利的目光如刀子般刮过驴车,最后落在林昭然身上,“车行无声,鬼鬼祟祟,恐藏奸宄之徒!”

林昭然心头猛地一紧,攥住衣角的手指微微泛白。

来了,这正是裴仲禹安插的眼线,他等的不是寻常士子,而是她这个“异类”。

她依旧低着头,一言不发,将一个怯懦仆役的形象演得淋漓尽致。

驴夫早已吓得变了脸色,慌忙跳下车,躬身作揖道:“官爷明察,官爷明察啊!小老儿车上的东家并非士子,是……是京中福顺米行新聘的账房先生,不日就要上任,这才雇了小人的车。账房先生,自然不用士子仪制。”

“账房?”鹰钩鼻小吏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得色,仿佛抓住了狐狸的尾巴,“既是账房,为何车中藏有圣贤书?”

他话音未落,一名差役已然上前,粗暴地从车角那堆杂物中翻出了那个干粮包。

包裹散开,几块干硬的饼子滚落一旁,那卷用油布包好的《论语》残卷赫然暴露在众人眼前。

周围被盘查的士子们顿时发出一阵哗然。

在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圣贤经典是士子阶层的专属,一个米行账房的随行仆役,身边竟带着《论语》,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疑点。

鹰钩鼻小吏的脸上露出了胜券在握的笑容。

一片死寂中,林昭然仍旧没有说话。

她只是缓缓地,缓缓地抬起头,那双被泥灰遮掩的眸子,此刻却清亮得惊人。

她没有看任何人,目光直直地对上了那名鹰钩鼻小吏,然后,用一种近乎卑微的、带着些许颤抖的语气,轻声开口了。

“官爷……您说得对。”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书……书是不该在我这等下人手里的。”她垂下眼睑,仿佛羞愧难当,“可……可我们东家说了,读书明理,他自己忙于算术,没空时时诵读。我……我闲着也是闲着,若能替他读上一两句,让他耳濡目染,也算是……也算是替他积些阴德。”

这番话,说得谦卑至极,每一个字都透着身份的卑微与认命,可连在一起,却像一根根看不见的细针,扎进了在场所有人的心里。

鹰钩-鼻小吏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张了张嘴,竟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

他说仆役不该有书,对方承认了;他质疑其动机,对方给了一个“替主积德”的、在道德上无懈可击的理由。

人群中,一名上了年纪的老儒生抚须长叹,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众人听见:“仆尚知书,主岂不学?世风如此,可叹,可敬!”

这一声叹息,如同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

周围的士子们看向林昭然的目光,已从最初的怀疑,变为了几分同情与赞许。

他们不再关注这仆役的身份是否可疑,反而开始反思起那个“不学无术”的米行账房。

差役们面面相觑,他们搜遍了驴车,除了这卷不属于违禁品的《论语》,再无他物。

鹰钩-鼻小吏的脸色阵青阵白,他明明感觉不对劲,却抓不到任何实际的把柄。

在众目睽睽之下,再纠缠下去,反倒显得他是在无理取闹,欺压一个“好学”的仆役。

“滚吧!”他最终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拂袖而去。

驴车再次吱呀启动,缓缓驶离了关卡。

行出数里,一直紧绷着神经的驴夫才长长舒了口气,他回头看着恢复平静的林昭然,惊魂未定地问:“姑娘……你刚才,就不怕吗?万一他非要见你那‘东家’怎么办?”

林昭然轻轻摇头,目光落在手中的《论语》残卷上,声音平静而深邃:“他要查的,是‘形貌’与‘名籍’这两样确凿的东西。我没有给他这些,而是给了他另外两样东西——‘身份’与‘理由’。”

她顿了顿,脑中闪过一个前世听来的词汇。

“人心最怕的,其实是悬而未决的矛盾。一旦你给出一个看似完整且符合他们预期的解释,大多数人就会停止深究,因为思考是件很累的事情。这就是‘认知闭合’。”她刚才那番卑微的姿态,那番“替主积德”的说辞,正是精准地利用了他们对“仆役”的刻板印象,以及对“尊师重道”的道德认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无需再思考的、封闭的逻辑链条,从而完美地完成了身份的掩护。

夜幕降临,驴车终于在京郊西侧寻到了一座荒废的破庙。

庙宇不大,蛛网遍布,佛像早已倾颓。

林昭然推开吱呀作响的庙门,一股尘封的气息扑面而来。

她的目光第一时间投向那扇破损的窗户,窗台上,一盏小小的油灯正静静燃烧着,豆大的火光在夜风中微微摇曳,却坚定不灭。

是陈砚秋所说的“西城灯信”。

她心中一暖,走到窗边,从行囊中取出另一盏新灯点燃,放在旧灯旁边。

而后,她借着双倍的光亮,小心翼翼地从贴身衣物中取出一个用油纸包好的旧信封。

信封是孙伯所赠,里面藏着一份早已备好的、伪造的“福顺米行雇书”,上面盖着一个故意做得模糊不清的印鉴。

明天,她将以“米行账房林昭”这个全新的身份,走进那座风云汇聚的长安城,暂时避开裴仲禹布下的天罗地网。

但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入城,只是开始。

真正的战场,在国子监的讲堂之上,在科举殿试的策论之间,在那座金銮殿的朝堂争辩之中。

她要做的,是让“有教无类”这四个字,如惊雷般响彻大周的朝野。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

驴车碾过带着露水的石板路,缓缓向着远方那座雄伟的城池驶去。

晨雾弥漫,将天地染成一片混沌的灰白,唯有前方,长安南门的轮廓如同一头蛰伏的远古巨兽,巍峨而沉默,在雾气中若隐若现。

朱漆铜钉的城门,在晨光熹微中泛着冷硬的光泽,尚未开启,却已透出令人窒息的威压。

林昭然坐在颠簸的车尾,遥望着那扇决定了无数人命运的城门,心中却是一片前所未有的平静。

她想起孙伯临终前的嘱托,想起陈砚秋在风中的凝望,想起那些在烈火中化为灰烬的书籍,也想起自己立下的誓言。

老师,我到了。

她伸出手,轻轻抚过车辕粗糙的木纹,那里本该挂着一只清脆的铃铛。

这城门没有铃铛,可我带来的,是比铃声更响亮的东西。

她缓缓闭上双眼,任由驴车吱呀前行。

脑海中,那句低语再次浮现:“教育的本质,是点燃一把火焰,而不是灌满一个容器。”

林昭然的嘴角,在清晨的薄雾中,悄然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

火焰,已藏在袖中。

只待风起。

驴车又向前行了半里,前方的晨雾渐渐散去,巍然矗立的朱漆铜钉城门,在初升的日光下,显得愈发清晰,也愈发森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