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96章 不舍的回眸

何以为民 第96章 不舍的回眸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0:29

青林镇,春意渐浓。山间的桃李含苞待放,田里的油菜泛起新绿,处处洋溢着生机。然而对李腾而言,这个春天却意味着离别。

调任县政府办副主任的文件已经正式下达,报到日期就在下周。消息传开后,青林镇的干部群众纷纷前来表达不舍之情。

李委员,听说您真的要走了?耿大山一大早就来到镇政府,脸上写满了不舍。

李腾正在整理办公室里的文件资料,闻言抬起头,微笑道:老耿,坐。这是组织的安排,我们要服从。

可是...耿大山欲言又阻,最终化作一声长叹,石泉村的百姓都舍不得您啊!

这时,小陈敲门进来:李委员,吴书记请您去会议室,班子成员要开个欢送会。

会议室里,青林镇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到齐。吴国忠书记动情地说:李腾同志在青林镇工作六年,为全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既是为他送行,也是对他六年工作的总结。

李腾望着在座的每一位班子成员,心中涌起万千感慨。这六年来,大家从陌生到熟悉,从同事到战友,共同经历了青林镇从贫困到振兴的艰辛历程。

我要感谢组织的培养,感谢同志们的支持,更感谢青林镇的父老乡亲...李腾的声音有些哽咽,这六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

欢送会结束后,李腾开始了告别走访。第一站自然是石泉村。

车子刚驶入村口,李腾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村民们自发聚集在道路两旁,手中举着感谢李委员青林人民永远记得您的横幅。王老栓、陈老根、刘明等熟悉的面孔都在其中。

李委员!耿大山快步上前,紧紧握住李腾的手,全村人都来了,大家都要来送送您。

李腾的眼眶湿润了。他挨个与村民们握手话别,听着大家真诚的祝福和不舍的话语,六年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在藤编合作社,陈老根捧出一件精心制作的藤编作品——一幅栩栩如生的青林镇全景图。

李委员,这是我们全村人的心意。老人声音颤抖,让您带到县里,想我们的时候就看看。

李腾郑重地接过这份珍贵的礼物,发现图右下角还细心地编织着一行小字:青林人民永远感谢您。

陈大爷,谢谢您,谢谢大家...李腾的声音哽咽了。

在山泉水厂,工人们整齐列队。厂长代表全体员工送给李腾一个特别的礼物——一瓶编号为1997-001的纪念版山泉水。

这是新生产线投产后的第一瓶水,我们特意为您留着的。

李腾接过这瓶意义特殊的水,郑重地说:我会好好珍藏。希望石泉山泉越办越好,希望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中药材基地,刘明带着李腾参观新扩建的种植区。看着长势良好的药材,李腾突然发现了一个细节:基地边缘有一片空地,还没有开发利用。

这片地是留着做什么的?李腾问。

这块地土质特殊,我们试种过几种药材,效果都不理想。刘明解释道,正在考虑改种其他作物。

李腾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仔细察看。多年的基层工作让他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敏感。

这种偏酸性的土壤...李腾若有所思,或许可以尝试种植蓝莓。

蓝莓?刘明愣住了,咱们这里没人种过啊!

我在省里参加培训时听说过,李腾解释道,蓝莓适合酸性土壤,经济效益很高。现在大城市对蓝莓的需求很大,是个很有前景的产业。

这个偶然的发现让李腾兴奋不已。他立即让刘明取了些土样,准备带到县里请专家检测。

如果真适合种蓝莓,这可能是青林镇又一个特色产业。李腾对刘明说,你要跟进这个事,有困难就到县里找我。

离开石泉村时已是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山路上,给离别增添了几分伤感。

李委员,您一定要常回来看看!村民们依依不舍地送别。

一定!李腾向众人挥手,青林镇永远是我的家!

接下来的几天,李腾走访了全镇所有村庄。每到一处,都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

在云雾村,老杨带着他参观新改造的茶园;在马鞍村,村干部向他展示新开发的观光项目;在流水村,群众向他介绍新发展的特色养殖...

让李腾欣慰的是,每个村都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培养出了一批能独当一面的本土人才。

现在各村的干部都成长起来了,陪同走访的吴国忠感慨地说,记得六年前,什么事都要镇里推动。现在他们自己就能把事情办好。

这才是最让人放心的。李腾欣慰地说。

在告别走访中,李腾特别注意收集各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需求。他发现,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显现:

产业规模扩大了,但产业链还不够完整;

农产品产量提高了,但品牌影响力还不够;

群众收入增加了,但公共服务还有待提升...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更高层面进行统筹解决。

周五晚上,李腾在办公室整理六年来的工作笔记。厚厚的十几本笔记,记录着他在青林镇的点点滴滴。翻阅着这些泛黄的纸页,往昔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他想起为了争取项目资金,连续熬夜写材料;

为了解决技术难题,四处请教专家;

为了调解群众矛盾,耐心细致做工作...

这些付出,如今都化为了青林镇实实在在的变化。

深夜,李腾独自来到镇政府大院。皎洁的月光洒在地上,给熟悉的景物披上了一层银装。

他漫步在院子里,走过每一个角落,回忆着在这里度过的两千多个日日夜夜。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他的成长;这里的干部群众,都给予了他支持。

无论走到哪里,青林镇永远是我的根。他在心中默默地说。

周日是李腾在青林镇的最后一天。他起了个大早,再次登上石泉村的后山。站在这个全镇的制高点,他俯瞰着晨雾中的青林镇。

六年前,他第一次站在这里时,看到的还是破败的村庄、荒芜的土地。如今,这里已经变成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

远处,新建的公路如一条玉带,将各个村庄串联起来;

近处,整齐的民居错落有致,产业园区里机器轰鸣;

更远处,青山如黛,绿水长流,处处洋溢着希望...

这片土地,见证了他的青春,见证了他的奋斗,也见证了他的成长。

李委员,该出发了。小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下山时,李腾特意绕道去了那片可能适合种植蓝莓的空地。他再次抓起一把泥土,深深嗅了嗅泥土的芬芳。

这或许是我留给青林镇的最后一个建议。他对陪同的耿大山说,一定要请专家来检测,如果可行,这可能是石泉村下一个支柱产业。

您放心,耿大山郑重承诺,我们一定把这件事办好。

回到镇政府,干部们已经在大院里等候。简单的告别仪式后,李腾坐上了前往县城的车。

车子缓缓驶出镇政府大院,干部们挥手送别。李腾透过后窗,久久凝望着这个他工作生活了六年的地方,直到它消失在视野中。

车上,李腾打开笔记本,写下了新的思考: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青林镇的实践只是起点。未来,要在全县层面推动产业升级、品牌建设、人才培养...

他知道,新的岗位意味着新的责任。在青林镇积累的经验,将帮助他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而那片可能适合种植蓝莓的土地,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已经在他心中生根发芽。这或许是他留给青林镇的最后一份礼物,也是连接他与这片土地的新的纽带。

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离青林镇越来越远,但李腾的心,永远留在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