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91章 荣誉时刻

何以为民 第91章 荣誉时刻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0:29

一九九七年一月,青林镇迎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也迎来了收获荣誉的时刻。

镇党委书记吴国忠拿着一份红头文件,满面春风地走进李腾的办公室:“李腾,好消息!全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评选结果出来了,你榜上有名!”

李腾正在审阅年终总结材料,闻言抬起头,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全省先进个人?”

“没错!”吴国忠把文件递给他,“全省只评了二十人,你就是其中之一!这可是我们青林镇历史上第一个省级先进个人!”

李腾接过文件,仔细阅读起来。这份由省委农村工作部、省乡村振兴局联合下发的表彰决定中,他的名字赫然在列。表彰事由写道:“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勇于创新、实干担当,探索出的‘产业联盟 示范带’模式在全省产生重要影响...”

“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李腾放下文件,语气平静。

“你就别谦虚了。”吴国忠拍拍他的肩膀,“这是你应得的荣誉。县委办通知,后天在省城召开表彰大会,你要代表获奖者发言。”

这个消息很快在镇里传开了。干部们纷纷向李腾表示祝贺,石泉村的耿大山还特意打来电话:“李委员,全省先进啊!我们全村人都为您高兴!”

面对如潮的祝贺,李腾保持着难得的清醒。晚上加班时,他在工作笔记中写道:“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要记住,一切成绩都属于党和人民,属于共同奋斗的同志们。”

去省城参加表彰大会的前一天,李腾特意回了一趟市里的家。张薇的孕肚已经很明显了,行动有些不便。

“听说你要去省里领奖?”张薇一边帮他整理行李,一边问。

“嗯。”李腾轻轻抚摸着妻子的肚子,“你和孩子们都好吗?”

“都好。”张薇幸福地笑着,“就是这两个小家伙越来越调皮了,晚上总是闹腾。”

李腾把耳朵贴在妻子肚子上,果然感受到有力的胎动。“他们在为爸爸高兴呢。”

第二天清晨,李腾坐上了去省城的班车。这是他第一次以先进个人的身份参加省级表彰大会,心情既激动又忐忑。

大会在省委礼堂举行。庄严肃穆的礼堂里,红旗招展,气氛热烈。当主持人念到李腾的名字时,他稳步走上主席台,从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手中接过了鲜红的荣誉证书。

“李腾同志,恭喜你。”颁奖的王厅长握着他的手,“青林镇的经验很有价值,要继续探索,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好经验。”

“谢谢领导,我一定继续努力。”

按照会议安排,李腾要代表全体获奖者发言。他站在发言席上,望着台下全省三农工作战线的精英,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我站在这里,心情十分激动。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青林镇的全体干部群众,属于所有在乡村振兴一线奋斗的同志们...”

他没有讲空话套话,而是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青林镇乡村振兴的探索历程。从石泉村的试点,到全镇推广;从产业联盟的创建,到示范带的建设;从抗灾救灾,到灾后重建...

当他讲到王老栓一家通过山泉水项目实现脱贫时,台下很多人动容;当他讲述干部群众在洪水中同心协力的场景时,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我们的体会是,乡村振兴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干部带好头,群众有劲头;干部办实事,群众得实惠...”

二十分钟的发言,会场里鸦雀无声。发言结束时,掌声经久不息。

会后,很多与会者围住李腾,索要发言稿和联系方式。一位来自山区的县委书记握着他的手说:“李腾同志,你讲得太好了!我们县正愁找不到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你们青林镇的经验给我们很大启发!”

更让李腾意外的是,省委副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多次引用他的发言内容,认为青林镇的实践“体现了基层干部的责任担当和创新精神”。

表彰大会结束后,李腾随着红星县的代表团返回。车上,同行的县领导们都对他表示祝贺。

“李腾啊,你今天可是为我们县争光了!”宋知远笑着说。

“这都是县里正确领导的结果。”李腾谦逊地说。

回到青林镇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让李腾意外的是,镇政府大院灯火通明,干部们都在等他回来。

“欢迎我们的省级先进载誉归来!”吴国忠带头鼓掌,院子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大家这是...”李腾有些不知所措。

“我们都听说了,”赵晓波镇长笑着说,“你在省里的发言引起轰动,省委副书记都点名表扬!”

原来,省电视台当晚播发了表彰大会的新闻,李腾发言的镜头出现了好几次。青林镇的干部群众看到新闻后,都自发来到镇政府,想第一时间分享这份喜悦。

“李委员,您真给我们青林镇长脸!”耿大山激动地说,“刚才新闻里,您讲我们石泉村那段,我们全村人都看见了!”

李腾看着眼前一张张真诚的笑脸,眼眶湿润了。这份荣誉,确实不属于他一个人。

第二天,李腾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桌上放着一摞崭新的报纸,省报在头版报道了表彰大会的消息,还配发了他的发言摘编。

小陈兴奋地指着报纸:“李委员,您看!省报用这么大篇幅报道您!”

李腾平静地翻开报纸:“荣誉是过去的,工作还要继续。”

他立即投入到年终总结工作中。马上就要过年了,各项工作的收尾都很重要。示范带的二期规划要进一步完善,明年的工作思路要提早谋划...

随后的几天,来访取经的兄弟乡镇络绎不绝。李腾不厌其烦地介绍经验,分享体会。他总是强调:“每个地方情况不同,要因地制宜,不能照搬照抄。”

一周后,县委下发通知,在全县开展向李腾同志学习的活动。文件要求,学习他“扎根基层、实干担当的创新精神;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面对组织的肯定,李腾更加努力工作。他把所有荣誉都锁进抽屉,每天照样下村调研,照样加班加点。唯一的变化是,找他请教的人更多了,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一月底,青林镇召开年度总结表彰大会。李腾再次被评为全镇工作先进个人。在颁奖时,吴国忠书记动情地说:

“李腾同志获得省级荣誉后,依然保持本色,扎实工作,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希望大家都能学习这种精神,在新的一年里再创佳绩!”

大会结束后,李腾独自来到石泉村。站在村口的文化广场上,他回想起第一次来这个村时的情景。那时的石泉村,道路泥泞,房屋破败,群众生活困难。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全省闻名的美丽乡村。

“李委员!”陈老根远远地打招呼,“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来看看。”李腾微笑着说,“陈大爷,您觉得咱们村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陈老根想了想,认真地说:“最大的变化啊,是人的变化。以前大家等靠要,现在都抢着干。这才是真正的大变化!”

这句话让李腾深思。是啊,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人的振兴。产业可以重建,房屋可以新建,但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才是最根本的变化。

晚上回到镇上,李腾在日记中写道:“荣誉是鞭策,不是终点。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要永远保持初心,永远脚踏实地。”

春节前夕,李腾终于抽出时间回市里。张薇的预产期越来越近,岳母已经开始准备婴儿的衣物用品。

“你看,”张薇展示着两套小巧的婴儿服,“妈妈特意做的,一套蓝色,一套粉色。”

李腾抚摸着柔软的布料,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新生命即将降临,新的事业正在拓展,一切都是那么充满希望。

除夕夜,李腾陪着张薇在阳台上看烟花。夜空中,绚丽的烟花次第绽放,照亮了城市的夜空。

“新的一年,你有什么愿望?”张薇依偎着他,轻声问。

“希望青林镇发展得更好,希望你和孩子们平安健康。”李腾说着,又补充道,“也希望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大年初一,李腾接到很多拜年电话。有镇里的同事,有村里的群众,还有曾经指导过的兄弟乡镇干部。每个人的祝福都让他感受到温暖,也感受到责任。

正月初五,李腾就返回了青林镇。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已经开始。他要抓紧制定新一年的工作计划,把荣誉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办公室的墙上,他亲手写下了一幅字:“荣誉归零,重新出发。”这是他的态度,也是他的决心。

窗外,早春的气息已经隐约可闻。青林镇在这冬去春来的时节,孕育着新的希望。而李腾,也将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继续书写他的奋斗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