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79章 各方认可

何以为民 第79章 各方认可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0:29

秋意渐浓,青林镇的山林尽染,一片绚烂。石泉村的通村公路建设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声鼎沸。村民们正在开展义务劳动,配合施工队进行路基平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李腾站在工地旁的山坡上,看着这条即将改变石泉村命运的公路。这条路是县委书记高志宏调研后特批的项目,县交通局亲自勘测设计,总投资八十万元,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石泉村的交通瓶颈。

李镇长,按照这个进度,年底前就能通车了!工程队长兴奋地汇报。

李腾点点头,目光却投向更远处。这条路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石泉村通向未来的希望之路。有了这条路,山泉水运输成本将大幅降低,藤编产品和中药材也能更方便地运出大山。

质量一定要保证。李腾叮嘱道,这是石泉村的生命线。

您放心,我们严格按照标准施工!

离开工地,李腾来到藤编专业合作社。如今,这个合作社已经发展到二十多名成员,产品种类增加到三十多种,在县百货公司设立了专柜,月销售额突破五千元。

陈老根正在指导几个年轻人编制新设计的藤编果盘,见到李腾,连忙迎上来。

李镇长,您看这个新样品怎么样?陈老根递过一个造型别致的藤编果盘,这是按照您从市里带回来的样品改进的。

李腾仔细端详,果盘用细藤精心编织,既古朴又实用。

很好!李腾赞许道,这个产品很有市场潜力。下周县里要举办特色产品展销会,我们可以带这个去参展。

真的?陈老根激动地说,那我们得多准备一些!

不仅要准备产品,还要准备现场演示。李腾说,让城里人亲眼看看藤编的制作过程,更能体现产品的价值。

离开藤编合作社,李腾又来到中药材种植基地。刘明正带着几个村民在地里忙碌,见到李腾,兴奋地跑过来。

李镇长,好消息!县医药公司派人来看过我们的药材,说品质很好,愿意签订长期收购合同!

李腾心中一喜:条件怎么样?

价格比市场价高百分之十!刘明激动地说,他们还答应提供技术指导。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中药材种植是石泉村的长期项目,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村民们的信心会更足。

抓紧时间把合同签了。李腾说,同时要扩大种植面积,带动更多农户参与。

走在回村的路上,李腾心情复杂。石泉村的三个项目都走上了正轨,村民们的生活明显改善,这让他感到欣慰。但与此同时,他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高志宏书记调研后,石泉村成了全县的焦点,各级领导、兄弟乡镇纷纷前来参观学习。作为项目的发起人和推动者,李腾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关注。

更让他感到压力的是,县委办的检查组上周又来了青林镇,这次的重点明显是他。各种迹象表明,他在石泉村的工作得到了上级的高度重视。

李镇长!耿大山的喊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怎么了?李腾问。

县委办刚来电话,说明天市委农村工作调研小组要来咱们村,带队的是市委分管农业的副秘书长!

李腾心中一紧。市委级别的调研,这可不是小事。

通知各项目点,做好接待准备。李腾镇定地说,特别是汇报材料要准备好。

回到村委会,李腾立即召集村干部开会,布置明天的接待工作。会议结束后,他独自留在办公室,仔细审阅汇报材料。

夜幕降临,石泉村的灯火比半年前明亮了许多。电网改造工程完成后,村里的用电质量明显改善,不少村民家里添置了电视机、电风扇等家电。

李腾站在窗前,望着这片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土地,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石泉村的变化有目共睹,但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政策支持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

桌上的电话铃声打断了他的思绪。是张薇打来的。

还在村里?张薇问。

嗯,明天市委调研小组要来,得准备一下。

别太累了。张薇关切地说,婚纱照的样片出来了,我寄到你镇上了,估计明天能到。

李腾这才想起,他们的婚礼还有一个多月就要举行了。这段时间忙于工作,婚礼的筹备几乎全是张薇在操办。

对不起,薇薇,婚礼的事让你费心了。

说什么呢!张薇嗔怪道,我知道你工作忙。只要你到时候准时出现就行了。

挂断电话,李腾感到一阵温暖,也有一丝愧疚。他继续修改汇报材料,直到深夜。

第二天上午,市委农村工作调研小组准时到达石泉村。带队的是市委分管农业的副秘书长周建明,四十多岁,气质儒雅。

陪同前来的还有县委书记高志宏、县长等县领导,宋知远、吴国忠等镇领导全程陪同。阵容之强大,让石泉村的干部群众既紧张又自豪。

调研第一站是山泉水厂。新建的厂房里,工人们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在生产线上忙碌着。

这个水厂解决了多少就业?周建明问。

正式工人十五名,临时工十名。李腾回答,都是本村村民。

产品质量怎么控制?

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每批产品都要经过检验。还定期送样到县卫生局检测。

周建明仔细查看了生产记录和检验报告,满意地点头。

在藤编专业合作社,周建明对现场演示的藤编工艺表现出浓厚兴趣。

这个产业很有特色!周建明赞许道,既传承了传统工艺,又创造了经济价值。

我们还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了实用性和观赏性相结合的新产品。李腾介绍道。

这个思路很好!周建明眼睛一亮,把传统工艺和现代需求结合起来。

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刘明专业而自信的讲解给调研小组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个年轻人不错!周建明对高志宏说,有知识、有干劲,是农村需要的人才。

高志宏笑道:他是省农业大学的高材生,主动回乡创业。我们县里正在总结这种返乡青年的经验。

调研结束后,周建明在村委会召开座谈会。令人意外的是,他让李腾做主汇报。

李腾沉着地走到台前,打开手写的汇报材料。这半年来,他已经习惯了各种汇报场合,但面对市委领导,还是感到一丝紧张。

各位领导,我将从三个方面汇报石泉村的发展情况...李腾的声音平稳有力。

他详细介绍了石泉村如何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如何长短结合,确保可持续发展;如何发动群众,激发内生动力。汇报既有数据支撑,又有典型案例,赢得了与会领导的频频点头。

汇报结束后,周建明作总结讲话:今天来石泉村,我很受启发!石泉村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乡村振兴的好经验!

他环视会场,目光最后落在李腾身上:乡村振兴,关键在干部。李腾同志作为年轻干部,能够扎根基层,带领群众闯出新路子,这种精神值得充分肯定!

周建明对高志宏说:志宏同志,红星县要好好总结石泉村经验,在全市推广。这样的典型,要大力宣传!

座谈会结束后,周建明特意把李腾叫到一边:李腾同志,你的工作很扎实。市委正在关注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你的表现很突出啊。

谢谢秘书长鼓励,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工作。

不骄不躁,很好。周建明拍拍他的肩膀,继续努力!

送走调研小组,石泉村顿时沸腾了。市委领导的肯定,让村民们的发展信心空前高涨。

李镇长,周秘书长这么肯定咱们的工作,以后就好干多了!耿大山兴奋地说。

李腾却保持着清醒:领导的肯定是对我们的鞭策。接下来,我们要把工作做得更扎实。

在返回镇里的车上,钱卫东主动坐到李腾身边:李镇长,今天真是给咱们青林镇长脸了!周秘书长很少这么表扬一个村的工作。

李腾笑笑:是石泉村的村民争气。

不过啊,钱卫东话锋一转,周秘书长也说了,工作要稳扎稳打。你们还是要谨慎,步子不能迈得太快。

李腾听出了话外之音,但不露声色:谢谢钱镇长提醒,我们会注意的。

回到镇上,李腾立即向宋知远汇报了调研情况。

周秘书长对石泉村的工作很满意。宋知远欣慰地说,县里对你的工作很认可。现在石泉村经验要在全县推广,你要承担更多责任了。

李腾很平静:宋书记,我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现在最关心的是如何把石泉村的经验推广到其他村。

这个思路很好。宋知远赞许地说,党委研究过了,准备让你牵头,在全镇推广石泉村经验。你要好好总结,形成可复制的模式。

当晚,李腾在办公室加班整理石泉村的发展经验。夜深人静时,他想起周建明的话,心中泛起波澜。

作为一个年轻干部,能够得到市委领导的认可,他当然感到高兴。但他更清楚,这份认可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石泉村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是张薇。

调研结束了?张薇问。

嗯,刚回镇上。

听说很成功?跟着一起去的宣传部同事,说周秘书长在回市的车上特意提到了你。

李腾心中一动。张薇在宣传部的消息很灵通。

周秘书长确实说了些鼓励的话。

市里最近正在重点培养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你在石泉村干得这么好,肯定会被重用。

李腾沉默片刻:薇薇,我现在最关心的不是个人进步,而是如何把石泉村的工作做得更好。

我明白。张薇温柔地说,但个人成长和工作成绩并不矛盾啊。你在石泉村干得这么好,得到重视也是应该的。

挂断电话,李腾陷入沉思。确实,组织的重视可以为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如果他的经验能够得到推广,就能为更多像石泉村这样的贫困村提供借鉴。

第二天,李腾收到县委的通知,要他牵头总结石泉村经验,在全县推广。与此同时,多个乡镇组织干部前来石泉村参观学习。

李腾更加忙碌了。白天,他要接待各地的考察团,介绍石泉村经验;晚上,他要整理材料,撰写经验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基层干部,也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好经验。他开始思考,如何把这些经验融会贯通,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模式。

周末,李腾终于抽空回到市里,和张薇一起查看婚纱照样片。照片是在市人民公园拍的,张薇穿着洁白的婚纱,笑容灿烂;李腾穿着中山装,英俊挺拔。

照得真好。李腾由衷地说。

妈妈催着我们定婚期呢。张薇说,你看什么时候合适?

李腾想了想:等年底工作告一段落吧。石泉村的公路通车在即,我想等这个重点项目完成后再办婚礼。

张薇理解地点点头:好,那就定在明年元旦。

看着未婚妻理解的眼神,李腾心中充满感激。他知道,自己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离不开张薇的支持和理解。

回到青林镇后,李腾接到正式通知:县委决定在全县推广石泉村经验,由他主要负责经验总结和推广工作。

消息传到石泉村,耿大山兴奋地跑来告诉他这个好消息,村民们都围上来道贺。

李镇长,这是您应得的!耿大山激动地说。

李腾望着村民们真诚的笑脸,心中涌起一股热流。这份认可,不仅来自组织,更来自这些朴实的村民。

不管在什么岗位,我都会继续为石泉村、为青林镇的发展努力。李腾郑重地说。

傍晚,李腾独自登上石泉村的后山,俯瞰这个正在发生巨变的村庄。通村公路如一条玉带缠绕山间,山泉水厂的厂房在夕阳下熠熠生辉,藤编合作社里灯火通明,中药材基地一片生机勃勃。

这一刻,他深深体会到:真正的认可,不在于职务的升迁,而在于能为群众做多少实事。石泉村的变化,就是对他工作最大的肯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