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78章 希望之光

何以为民 第78章 希望之光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0:29

夏末秋初,青林镇的山林开始染上淡淡的金色。石泉村的清晨,薄雾如纱,缠绕在山腰间,初升的阳光透过雾气,洒在这个正在悄然改变的山村。

李腾站在新打的山泉井旁,看着清澈的泉水从管道中汩汩涌出,流入新建的蓄水池。这个由县水利局支持建设的供水系统,彻底解决了山泉水项目的水源问题。如今,石泉山泉的日产量已经达到五百桶,销路扩展到整个红星县,甚至开始进入东月市的市场。

“李镇长,县里刚才来电话,说高书记下周要来咱们村调研!”耿大山气喘吁吁地跑来,脸上洋溢着兴奋与紧张。

李腾心中一凛。县委书记高志宏亲自来石泉村调研,这既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具体时间定了吗?”李腾问。

“下周三上午。”耿大山擦着汗,“县委办说,高书记想看看咱们村的扶贫项目,特别是山泉水、藤编和中药材这三个。”

李腾点点头:“还有五天时间,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

接下来的几天,石泉村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李腾亲自督战,对三个项目点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改进。

在山泉水生产点,他要求重新粉刷墙壁,完善卫生设施,规范生产流程;在藤编作坊,他组织村民清理环境,布置产品展示区;在中药材试验田,他和刘明一起整理田间道路,制作介绍展板。

周三清晨,石泉村沐浴在朝阳中,显得格外整洁宁静。村民们早早起床,自发地打扫村道,悬挂欢迎横幅。虽然紧张,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自豪和期待。

上午九点,三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入石泉村。县委书记高志宏在宋知远、吴国忠等镇领导的陪同下走下车。李腾带着村干部上前迎接。

“高书记,欢迎您来石泉村指导工作!”李腾上前握手。

高志宏五十多岁年纪,身材挺拔,目光锐利。他握着李腾的手,微笑道:“李腾同志,听说你在石泉村干得不错啊!”

“都是镇党委领导有方,村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李腾谦虚地说。

在高志宏的身后,李腾看到了钱卫东。钱副镇长脸上挂着标准的笑容,但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调研第一站是山泉水项目点。李腾亲自为高志宏讲解项目的起步和发展过程。

“...最初我们只是手工灌装,每天产量不到五十桶。现在建成了这个小型生产车间,日产量达到五百桶,解决了二十多个村民的就业问题。”李腾介绍道。

高志宏仔细查看了生产流程,还亲自品尝了刚刚灌装的山泉水。

“水质确实不错。”高志宏点头,“销路怎么样?”

“目前主要在本县和东月市销售,供不应求。”耿大山抢着回答,“这个月预计能有三千多元的纯利润!”

高志宏满意地点头:“小产品也能做成大产业。关键是找准路子,踏实苦干。”

第二站是藤编作坊。陈老根带着徒弟们正在工作,看到领导们进来,连忙起身相迎。

“老人家,您今年高寿?”高志宏亲切地问。

“七十六了!”陈老根声音洪亮,“托李镇长的福,我这把老骨头又能为村里做贡献了!”

高志宏仔细观看了藤编产品的制作过程,对融合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的新产品特别感兴趣。

“这个首饰盒设计很精巧嘛。”高志宏拿起一个藤编首饰盒,“在市场上反响如何?”

“在县里的展销会上很受欢迎。”李腾回答,“我们已经接到了县百货公司的订单。”

“很好!”高志宏赞许地说,“传统手工艺要传承,更要创新。你们做得对!”

最后一站是中药材试验田。刘明早已等在田边,见到领导们过来,紧张地推了推眼镜。

“高书记,这是我们的大学生刘明,中药材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李腾介绍道。

刘明结结巴巴地开始介绍,但在李腾鼓励的目光下,很快恢复了镇定,流畅地讲解起来。

“...这片试验田主要种植黄连、黄芪和当归三种药材。在省农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下,我们采用了标准化种植技术。预计明年底就可以见到效益...”

高志宏蹲下身,仔细查看药材长势:“技术上有保障吗?”

“省农大的教授每个月都会来指导,我们还建立了远程咨询渠道。”刘明回答。

调研结束后,高志宏在村委会召开了一个简短的座谈会。令人意外的是,他特意邀请了部分村民代表参加。

“老乡们,今天我看了石泉村的三个项目,很受启发,也很感动。”高志宏的开场白朴实而真诚,“我想听听大家的心里话,这几个项目到底给咱们村带来了什么变化?”

会场沉默了片刻,王老栓第一个站了起来。这个曾经村里最穷的老人,如今挺直了腰板,声音洪亮:

“高书记,我王老栓活了七十多年,从来没像现在这样有奔头!以前吃了上顿愁下顿,现在每个月都能领到分工钱,孙子学费不愁了,还能吃上肉!这都是李镇长带来的变化!”

陈老根接着说:“我这一手编藤的手艺,以前都说没用,现在成了香饽饽!村里六个人跟着我学,这门手艺断不了啦!”

刘老四更是激动:“我养猪十几年,年年赔钱。现在用山泉水养猪,肉质特别好,饭店抢着要!李镇长还帮我联系了县里的兽医站,养猪再也不怕生病了!”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村子这半年来的变化。高志宏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最后,高志宏作总结发言:“今天来石泉村,我看到了真正的希望之光!什么是精准扶贫?就是要像李腾同志这样,沉下身子,找准路子,带领群众闯出路子!”

他转向陪同的镇领导:“石泉村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一是立足本地资源,不搞大而全;二是长短结合,既抓立竿见影的项目,也谋划长远发展;三是充分发动群众,让老百姓成为发展的主体。”

高志宏特别看着李腾说:“李腾同志作为年轻干部,能够在最艰苦的地方扎根实干,这种精神值得表扬。县委将认真研究,加大对石泉村这类典型村的扶持力度。”

座谈会结束后,高志宏特意把李腾叫到一边:“李腾啊,干得不错!但是我要提醒你,扶贫工作易反复,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村民持续增收。”

“高书记,我明白。”李腾郑重地说,“我们正在制定石泉村三年发展规划,确保脱贫不返贫。”

送走高志宏一行,石泉村沸腾了。县委书记的肯定,让村民们的发展信心空前高涨。

“李镇长,高书记这么肯定咱们的工作,以后就好干多了!”耿大山兴奋地说。

李腾却保持着清醒:“高书记的肯定是对我们的鞭策。接下来,我们要把工作做得更扎实。”

在返回镇里的车上,钱卫东主动坐到李腾身边:“李镇长,今天真是给咱们青林镇长脸了!高书记很少这么表扬一个村的工作。”

李腾笑笑:“是石泉村的村民争气。”

“不过啊,”钱卫东话锋一转,“高书记也说了,扶贫工作易反复。你们还是要谨慎,步子不能迈得太快。”

李腾听出了话外之音,但不露声色:“谢谢钱镇长提醒,我们会注意的。”

回到镇上,李腾立即向宋知远汇报了调研情况。

“高书记对石泉村的工作很满意。”宋知远欣慰地说,“这对你个人也是个很好的机会。县委正在考察年轻干部,你的表现很抢眼啊。”

李腾却很平静:“宋书记,我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现在最关心的是如何把石泉村的经验推广到其他贫困村。”

“这个思路很好。”宋知远赞许地说,“党委研究过了,准备在其他村推广石泉村的‘一村多品’发展模式。你要好好总结一下经验。”

当晚,李腾在办公室加班整理石泉村的发展经验。夜深人静时,他给张薇打了个电话。

“今天高书记来石泉村调研了。”李腾说,“对我们的工作很肯定。”

“我听说了!”张薇的声音透着兴奋,“宣传部都传开了,说红星县出了个扶贫典型。舅舅还特意打电话问我,是不是你负责的那个村。”

“你舅舅?”李腾有些意外。陈志远在省委宣传部工作,说明他也一直在关心着自己。

“是啊,他说在全省扶贫工作会议上,可能会邀请你去做经验交流呢!”

这个消息让李腾既兴奋又感到压力倍增。石泉村的工作得到肯定固然好,但接下来的担子会更重。

第二天,李腾早早来到石泉村,召集村干部和项目负责人开会。

“高书记的肯定是对我们的鼓励,但更是责任。”李腾开门见山,“接下来,我们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扩大生产规模,让更多村民受益;二是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品牌;三是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山泉水项目要筹建标准化厂房,申请更高规格的生产许可;藤编作坊要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中药材种植要扩大面积,与县医药公司签订长期收购合同。

“李镇长,扩建需要资金啊。”耿大山提出实际问题。

“资金问题我来解决。”李腾胸有成竹,“县扶贫办已经答应给予重点支持,同时我们还可以申请贴息贷款。”

接下来的一个月,石泉村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在县委的特别关注下,各部门对石泉村的扶持力度明显加大:交通局拨款修建通村公路,电力公司优先改造电网,农业局派技术员常驻指导...

最让李腾欣慰的是,村民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前等靠要的思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主动寻求发展的积极性。村里成立了村民自治组织,自发讨论村务,规划发展。

十月的一个傍晚,李腾站在石泉村新建的文化广场上,看着村民们聚在一起聊天、下棋、跳广场舞。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追逐嬉戏,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个曾经死气沉沉的贫困村,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山泉水项目的扩建工程已经开工,藤编合作社的产品打入了省城市场,中药材长势良好,明年就可以收获。

耿大山走过来,感慨地说:“李镇长,半年前,我做梦都不敢想石泉村能有今天的变化。”

李腾望着远方的山峦:“这只是开始。等通村公路修好了,电网改造完成了,石泉村的发展会更快。”

“村民们都说,您是石泉村的贵人。”

“不,”李腾摇摇头,“石泉村的改变,靠的是党的好政策,靠的是大家自己的努力。我不过是尽了一个党员干部的本分。”

夜幕降临,石泉村的灯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这些灯火,不仅照亮了这个深山小村,更照亮了村民们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

李腾知道,在青林镇,在红星县,还有不少像石泉村这样的贫困村。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把石泉村的经验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山村点亮希望的灯火。

回到镇政府宿舍,李腾在日记本上写道:“石泉村之变证明:扶贫先扶志,发展要精准。党员干部沉下去,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写完日记,他站在窗前,望着满天星斗。明天,他又要开始新的征程——在全镇推广石泉村经验,让希望之光照亮更多的山村。

而他和张薇的婚礼,也将在月底举行。个人生活的幸福与事业发展的成就感,在这个金秋时节,交织成一幅美好的画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