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7章 石鼓村

何以为民 第7章 石鼓村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0:29

自行车在坑洼不平的黄土路上颠簸前行,每一次剧烈的抖动都仿佛要将李腾的骨架摇散。午后的日头毫无遮拦地倾泻下来,汗水很快浸湿了他后背的衬衫,黏腻地贴在皮肤上。路边稻田里蒸腾起的水汽混合着尘土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他有些呼吸不畅。这短短几里路的骑行,比他在大学操场跑三千米还要累人。

他一边费力地蹬着脚踏板,一边回想着电话里王富贵那不耐烦的嗓门和匆匆挂断的忙音。心中不免有些打鼓,这位素未谋面的村长,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这个“嘴上没毛”的乡镇小干事?

石鼓村并不远,约莫二十分钟后,一片依着缓坡而建的村落出现在眼前。村口立着一块饱经风霜的巨石,形似一面鼓,想来村名便由此而来。村子比李腾想象的要大,灰黑色的瓦房高低错落,层层叠叠,许多房屋的土坯墙面上裂开了蛛网般的细缝。几条狭窄的村巷如同毛细血管,在屋舍间蜿蜒穿梭,路面是纯粹的泥土,散落着鸡鸭的粪便和柴草。空气中弥漫着牲畜圈栏特有的骚臭味、柴火烟气和某种食物发酵的酸味,构成了一幅原始而真实的乡村图景。

几个光着屁股的孩童在巷口追逐嬉闹,看到推着自行车的李腾,都停下脚步,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又警惕地打量着他。几个坐在自家门槛上抽旱烟的老人,也投来浑浊而审视的目光。李腾感到自己像个闯入者,与这里的一切都格格不入。他深吸一口气,推着车,沿着最宽的一条村巷往里走,寻找着村委会的所在。

问了一个正扛着锄头回家的汉子,对方用浓重的口音指了个方向。七拐八绕之后,他在村子中央一个稍微开阔的土坪边,看到了一栋比普通民居稍大、同样破旧的瓦房。门上挂着一块歪斜的木牌,用红漆写着“石鼓村村民委员会”,字迹已经斑驳。

房门虚掩着。李腾停好自行车,整理了一下被汗水浸透、沾满尘土的衬衫,尽量让自己显得体面一些,然后抬手敲了敲门。

“哪个?进来!”里面传来一个粗犷而熟悉的声音,正是电话里的王富贵。

李腾推门而入。房间里的光线有些昏暗,地面是坑洼的泥土地。靠墙放着几张长条板凳,一张破旧的八仙桌摆在中间,上面散乱地放着几个印有“化肥”字样的搪瓷缸,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一个皮肤黝黑、身材敦实、约莫五十岁上下的中年汉子,正赤着膊,坐在桌旁的一张条凳上,手里拿着一把大蒲扇用力地扇着风。他胸前、胳膊上的肌肉结实,看得出是常年劳作的体魄,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眉头习惯性地锁着,透着一股庄稼人的倔强和疲惫。想必这就是村长王富贵了。

旁边还坐着一位戴着旧草帽、穿着汗衫的老者,正在慢条斯理地卷着旱烟。

王富贵看到走进来的李腾,愣了一下,显然没认出是谁。他眯起眼睛,打量着李腾那身与周遭环境极不协调的、虽然皱巴巴但质地不同的衬衫和裤子,以及那张还带着学生气的、汗涔涔的脸。

“你是……?”王富贵疑惑地开口,嗓门依旧很大。

“王村长,您好。”李腾连忙上前一步,脸上挤出尽可能谦逊的笑容,“我是镇党政办新来的小李,李腾。上午跟您通过电话,关于县里卫生检查的事。”

“哦——是你啊!”王富贵恍然大悟,脸上的表情却并没有变得热情,反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混合着轻视和麻烦上门的烦躁。他并没有起身,只是用蒲扇指了指旁边的条凳,“坐嘛。这么大热天,还专门跑一趟。”语气里听不出多少感激,倒像是觉得李腾多此一举。

李腾道了声谢,在条凳上坐下,板凳很硬,上面似乎还沾着泥土。他感到有些局促,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喝水不?”王富贵象征性地问了一句,目光却已经转向了旁边那位老者,“老犟叔,你看这事弄的,镇里又派个小年轻来催命了。”

被称为老犟叔的老者抬起眼皮,浑浊的眼睛扫了李腾一眼,鼻子里哼了一声,没说话,继续低头卷他的烟卷,仿佛李腾不存在一般。

李腾的脸有些发烫,王富贵这种毫不避讳的轻视,让他刚刚平复一些的心情又沉了下去。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想起王守礼主任的叮嘱,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诚恳而尊重:

“王村长,电话里可能没说太清楚。这次县里的卫生检查,确实很重要,听说会和年底的评优评先,还有部分项目资金的分配挂钩。书记镇长都非常重视,要求我们必须传达到位,督促各村落实好。”他刻意提到了书记镇长和评优资金,希望能引起对方的重视。

王富贵用力扇了几下蒲扇,带起一股热风,语气带着明显的抱怨:“重视?我们当然晓得重视!但是小李同志,你刚从学校出来,不晓得我们村里的难处啊!”他伸手指着门外,“你看看我们石鼓村,这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咋个打扫?扫完了,一阵风一场雨,还不是老样子!有啥子用?”

他顿了顿,又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屋舍:“再说这家家户户,人畜混居,猪圈鸡圈都在院子里,那个味道,那个苍蝇,是打扫一下就能没得的?光喊我们搞卫生,镇里能不能拨点款,帮我们把村路硬化一下?或者统一规划一下,把养殖区和人住的地方分开?光动嘴皮子,谁不会嘛!”

老犟叔这时也插话了,声音沙哑,带着浓重的口音,李腾勉强能听懂:“就是!地里的苞谷正要追肥,秧田里的草还没薅完,壮劳力都忙得脚底板朝天,哪个有闲工夫组织人去扫大街?就算组织起来了,工分怎么算?谁出这个钱?难道让我们村干部自己掏腰包?”

一连串具体而尖锐的现实问题,如同一个个沉重的包袱,压向李腾。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在学校学到的那些理论、政策条文,在此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他无法回答路怎么修,也无法解决劳动力不足和资金短缺的问题。他这才深切地体会到,上午王守礼主任所说的“村里的难处”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态度问题,更是资源、条件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交织而成的结构性困境。

他看着王富贵那张被晒得黝黑、写满疲惫和不耐烦的脸,看着老犟叔那漠然中带着固执的神情,忽然意识到,自己之前那种认为“通知到位即可”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在基层,政策和现实之间,横亘着一条巨大的鸿沟,需要的是理解、沟通、协调,乃至妥协,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行政命令。

他沉默了片刻,没有再重复那些空洞的大道理,而是换了一种方式,语气更加缓和:“王村长,老犟叔,你们的困难,我听到了,也……能理解一些。路的问题,养殖的问题,确实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不过这次检查,县里是统一行动,别的村肯定也在准备。如果我们石鼓村搞得特别差,被通报批评,面子上也不好看,可能还会影响村里以后争取别的项目,是不是?”

他观察着王富贵的表情,见对方虽然没有点头,但扇扇子的动作慢了下来,似乎在听,便继续说道:“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不求面面俱到,能不能先集中力量,把村部周围、还有主路两边比较显眼地方的垃圾、柴草堆清理一下?至少让检查的队伍过来,第一眼看上去,不像那么回事。劳动力的问题,是不是可以动员在家的妇女、老人,稍微搞一下?就当是忙里偷闲,活动活动筋骨。”

他没有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而是给出了一个看似可以操作的、最低限度的建议。这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务实。

王富贵盯着李腾看了一会儿,似乎没料到这个“小年轻”没有跟他硬碰硬地讲大道理,反而说出了几句还算“接地气”的话。他脸上的烦躁之色稍减,蒲扇在胸前缓缓摇动。

“唉……”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像是把胸中的郁结都吐了出来,“小李同志,不是我们不听镇上的招呼,实在是……难啊。”他的语气软化了一些,“你说的,也不是不行。主路两边,还有村口那块大石头旁边,堆的烂柴火和垃圾确实有点不像话。清理一下,也行。”

老犟叔也嘟囔了一句:“妇女老人……能顶啥用哦。”

但气氛显然比刚才缓和了不少。王富贵站起身,走到门口,朝外面喊了一嗓子:“二娃!去,敲钟,叫在家的,能动弹的,都到村口集合,带上家伙事,打扫卫生!”

外面有人应了一声。

王富贵转回身,对李腾说:“行了,小李同志,你的话带到了,我们也开始动了。你回去跟王主任说,我们石鼓村尽量不给他丢脸。不过这也就是应付检查,长远看,不解决根本问题,啥用没有。”

李腾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连忙站起身:“谢谢王村长支持!我回去一定把村里的实际困难向领导反映。”

目的达到,李腾不便久留,便起身告辞。王富贵这次把他送到了门口,态度比之前客气了不少。

推着自行车走出石鼓村,回望那片在夕阳余晖中更显破旧的村落,以及村口那些正在慢吞吞集合、拿着各式简陋工具的妇女和老人,李腾的心情复杂难言。他没有感受到多少完成任务的成功喜悦,反而充满了沉重的思考。

他亲眼看到了政策在最终端的执行是如何的艰难和打折,看到了基层干部夹在上级压力和群众现实之间的两难处境,也更深刻地理解了王守礼主任那种看似刻板、实则蕴含着对基层深刻体察的办事风格。

这一次独自下村的经历,像一把粗糙的锉刀,磨掉了他身上不少不切实际的幻想和书生气,让他对“何以为官”这四个字,有了更为具体,也更为沉重的初步认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谈何容易?它需要的,不仅仅是热情和笔杆子,更是深入泥土的理解、面对复杂现实的智慧,以及一种在理想与妥协之间寻找平衡的、近乎煎熬的耐心。

他蹬上自行车,朝着来路返回。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崎岖的黄土路上。前方的路,依然漫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