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3章 党政办的新面孔

何以为民 第3章 党政办的新面孔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0:29

那一夜,李腾睡得极不踏实。镇政府角落那间狭小的单身宿舍,墙壁斑驳,仅有一床、一桌、一椅,空气中弥漫着经年不散的潮湿霉味。山里的夜,寂静得可怕,不同于城市的喧嚣,这是一种吞噬一切的、厚重的静默,只有窗外不知名的虫鸣,时断时续,更添几分孤寂。硬板床硌得他浑身酸痛,白天的颠簸、初来乍到的茫然、以及对未来的种种不确定,如同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旋转,直到后半夜,他才在极度疲惫中昏沉睡去。第二天清晨,他是被高亢的公鸡打鸣声和院子里隐约的扫地声惊醒的。一看手表,才六点多。窗外,天色已经大亮,青林镇在薄薄的晨雾中苏醒过来。 他迅速起床,用房间里那个印着红双喜字的搪瓷脸盆,去院子尽头的水龙头下接了半盆冰冷的山泉水。刺骨的凉水扑在脸上,让他瞬间清醒了许多。他仔细地穿上那件最好的白衬衫,尽管它经过一路颠簸和昨夜的闷热,已经显得有些皱褶,但这是他维持内心秩序和体面的最后象征。

七点半刚过,他深吸一口气,再次走进了那栋略显阴沉的办公楼,推开了党政办公室的门。 办公室里,王守礼主任已经端坐在他的位置上,正就着晨光,翻阅着昨天那份文件,眉头微蹙,似乎还在思考着什么难题。张小斌也到了,正拿着一个大号搪瓷缸,小口小口地喝着热水,脸上还带着惺忪的睡意。“王主任早,张干事早。”李腾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精神饱满。 王守礼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算是回应,目光又落回了文件上。张小斌则放下茶缸,露出一丝带着倦意的笑容:“早啊,李腾。睡得习惯吗?这山里晚上静得吓人,我刚来的时候,好几晚都睡不着。” “还行,就是有点……不太适应。”李腾实话实说,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桌面上,昨天擦拭过的痕迹还在,但一夜之间,仿佛又落上了一层看不见的灰尘。 “慢慢就习惯了。”张小斌打了个哈欠,“咱们这儿,别的没有,就是安静。” 王守礼这时终于放下了文件,目光转向李腾,语气平淡地开口:“李腾啊,既然来了,就要尽快熟悉工作。党政办是镇里的枢纽,上传下达,事务杂,要求细,不能出岔子。” “是,王主任,我一定尽快学习。”李腾端正了坐姿。 “嗯。”王守礼沉吟了一下,似乎在思考该从哪里开始。他的目光在办公室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墙角那个铁皮暖水瓶和窗台上放着的几个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白色搪瓷杯上。 “这样吧,”他指了指暖水瓶和茶杯,“办公室的卫生,打开水,给领导沏茶,这些日常杂事,以后就由你负责。小事见精神,细节看态度。” 李腾的心猛地往下一沉。擦桌子、扫地、打开水、沏茶……

这就是他一个大学毕业生,寒窗苦读四年后,被分配来的“首要任务”?一股混合着屈辱和失落的情绪瞬间涌上心头,让他脸颊有些发烫。但他看到王守礼那平静无波、仿佛在安排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的眼神,又看到张小斌一副“果然如此”的了然表情,他把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好的,主任。”他听到自己的声音有些干涩。 他站起身,先去拿起墙角的扫帚和簸箕,开始清扫办公室地面。灰尘在从窗户透进来的光柱中飞舞。扫完地,他又拿起抹布,将自己和张小斌的桌子重新擦了一遍,最后才去擦王守礼的桌子。王守礼在他擦拭时,只是稍稍挪开了文件,并未抬头。

做完这些,他提起那个竹壳暖水瓶,走出办公室,去院子另一头的锅炉房打开水。锅炉房热气蒸腾,负责烧水的老头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只是示意他自己接水。沉重的暖水瓶装满水后,提回来颇为费力,热水晃荡,差点烫到他的腿。 当他气喘吁吁地将暖水瓶放回墙角时,王守礼又开口了,依旧没有抬头:“李腾,桌上有几份县里刚发下来的通知,你去看看,然后用复写纸和钢笔,照着格式,誊写十份。字要工整,不能有涂改。写完交给小张,他知道怎么分发。” 李腾走到王守礼指的那张堆放公文的桌子前,拿起那几份油印的通知。是关于夏季防汛工作和计划生育宣传月的例行文件。他注意到旁边放着一摞劣质的黄色草稿纸,一盒蓝色的复写纸,还有几支蘸水笔和一瓶英雄牌蓝黑墨水。 誊写……用复写纸一次最多能印出三四份清晰的文件,要十份,就意味着同样的内容至少要写三遍,还不能有任何错误。这对于用惯了方便书写的圆珠笔、只在考试时才极度谨慎的李腾来说,无疑是一项枯燥且压力巨大的任务。 他拉过一张凳子,在公文桌旁坐下,铺开纸张,小心翼翼地夹好复写纸,拿起蘸水笔。笔尖接触粗糙的纸面,发出沙沙的声响。他必须控制好蘸墨的量,多了会洇成墨团,少了字迹会断续不清。而且用力要均匀,否则后面的几份就会模糊难辨。 “那个‘汛’字,注意写法,不要写错了。”王守礼的声音冷不丁地传来,吓了李腾一跳。他赶紧检查自己刚刚写下的字。 “还有,抬头‘青林镇人民政府文件’这几个字,要用宋体,显得庄重。”王守礼补充了一句,目光依然没有离开他手中的文件。 李腾感到后背开始冒汗。

他从未如此深刻地感受到,写字的背后,竟然有这么多看不见的规矩和压力。这不仅仅是文字抄录,更像是一种仪式,一种对某种既定秩序和权威的遵从练习。 他屏息凝神,一笔一划,如同小学生描红一般,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文书”工作。办公室里异常安静,只有王守礼偶尔翻动文件的窸窣声、张小斌整理资料的碰撞声,以及李腾笔下那小心翼翼的沙沙声。 时间在笔尖缓慢流淌。写到第二遍时,他的手腕已经开始发酸。一个不小心,笔尖在纸上顿了一下,留下一个稍大的墨点。他心里一紧,抬头看了一眼王守礼,见对方并未注意,才悄悄松了口气,但内心的挫败感又增添了一分。这点小瑕疵,在这份要求“不能有涂改”的文件上,显得格外刺眼。 “怎么?出错了?”张小斌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探头看了一眼,“没事,刚开始都这样。王主任要求严,慢慢就习惯了。你看我这里,”他指了指自己桌上那些表格,“数据对不上,村长联系不上,这才叫头疼。” 张小斌的抱怨,带着一种同病相怜的意味,让李腾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他低声问:“张干事,这些通知,都要这样手抄吗?没有……打字机?” “打字机?”张小斌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咱们整个镇政府,就一台老掉牙的‘飞鸽’牌打字机,在机要室,宝贝得很,等它打出来,黄花菜都凉了。大部分文件,都得靠咱们这双手。”他拍了拍李腾的肩膀,“革命工作,一双手足矣。” 李腾默然。他想起大学时,系里已经有了一台电脑,虽然罕见,但总归是见识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而这里,仿佛还停留在半个世纪以前。

快到中午时,李腾终于誊写完了十份通知,检查无误后,交给了张小斌。张小斌粗略翻了翻,点点头:“还行,字不错,比我的狗爬体强多了。下午我跑一趟,送到各办公室和主要镇直单位。”李腾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看着张小斌将那些通知叠好,心里没有任何完成任务的喜悦,只有一种深深的疲惫和虚无感。 中午吃饭的钟声敲响了。是挂在院子里一棵老榆树上的半截铁轨,被炊事员用铁棍敲响,声音沉闷而悠长。 “走,吃饭去。”张小斌招呼道。

镇政府食堂就在院子东头的一排平房里。空间不大,摆着七八张油腻的方桌,长条凳。此刻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大多是一些和李腾父亲年纪相仿的干部,穿着朴素,面色黝黑,大声谈论着工作或者家长里短。空气中弥漫着大锅菜特有的味道。 李腾跟着张小斌,拿着自己的铝制饭盒,排队打饭。今天的菜是南瓜汤和炒豆角,主食是糙米饭。打饭的炊事员是个胖胖的大婶,看到李腾这个生面孔,舀菜时,似乎不经意地,给他的豆角里多加了半勺带着油花的汤汁。 就是这半勺多出来的汤汁,引起了一点小小的波澜。旁边一个穿着旧军装、嗓门洪亮的中年干部看见了,半开玩笑地大声说:“刘婶,这可不对啊,看见新来的大学生,就偏心眼?我们这些老家伙,就没这个待遇喽!” 周围几个干部也跟着哄笑起来,目光有意无意地落在李腾和他那明显多了一点油水的饭盒上。 李腾的脸瞬间涨得通红,端着饭盒的手有些不知所措。那多出来的半勺菜,此刻仿佛有千斤重,烫得他拿不住。 张小斌赶紧拉了他一下,低声说:“别理他们,老油子,就爱开玩笑。”然后对着那个穿军装的干部笑道:“钱镇长,您还缺这一口菜?要不我这份给您?” 被称作钱镇长的汉子哈哈一笑,摆了摆手:“开个玩笑嘛,小张你还当真了。大学生是宝贝,应该照顾,应该的!”话虽如此,但那笑声和眼神,却让李腾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和孤立。 他低着头,跟着张小斌找了个角落坐下,默默地吃着这顿食不知味的午饭。食堂里的喧闹,仿佛与他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他真切地体会到,在这个看似平静朴实的乡镇大院里,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被放大,成为别人观察、评判甚至调侃的素材。他不仅要适应工作的枯燥,更要学习应对这种复杂微妙的人际环境。 午饭后,有一段短暂的休息时间。张小斌回宿舍午睡去了。李腾毫无睡意,一个人走出镇政府大院,在门口那棵大苦楝树下茫然地站着。

这时,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带着温和的笑意:“小李同志,吃饭还习惯吧?” 李腾回头,看见一位头发花白、身材清瘦、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的老者,正笑眯眯地看着他。老者面容慈祥,眼神却透着一股历经世事的通透与温和。李腾认出,这是昨天王主任简单介绍过的,即将退休的老科员周大海。 “周……周老师。”李腾一时不知该如何称呼,下意识用了敬语。 周大海摆摆手,走到他身边,和他一起看着寂静的街道:“叫我老周就行。刚来,不太适应吧?” 李腾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没有掩饰自己的情绪:“有点……感觉,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周大海摸出烟袋,慢悠悠地装上烟丝,却没有点燃,只是放在鼻子下闻了闻,目光望着远处的山峦,缓缓说道:“不急,慢慢来。在乡镇工作啊,记住三句话:眼要亮,手要勤,嘴要严。” 他顿了顿,看着李腾,眼神意味深长:“眼要亮,是要你看得清事情,分得清人;手要勤,不是光指干活卖力气,更要紧的是脑子勤,多学,多问,多琢磨;至于嘴要严……”他轻轻笑了笑,“该说的,想好了再说。不该说的,烂在肚子里。这里啊,有时候一句话,就能掀起你想象不到的风浪。”

山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周大海这看似随意的几句提点,却像一阵清凉的风,吹散了李腾心头的一些迷雾,也让他对这个看似平静的院子,有了更深的警惕。 他看着周大海那双布满老茧、指甲缝里还带着些许泥土痕迹的手,忽然意识到,这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其貌不扬,肚子里恐怕装着不止一部青林镇的“活历史”和“生存哲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