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18章 暗流与目光

何以为民 第18章 暗流与目光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0:29

党委书记周德海单独召见新来的大学生李腾,并且谈话时间不短的消息,像一颗投入青林镇这潭看似平静湖面的石子,虽然悄无声息,却迅速激荡起一圈圈隐秘的涟漪。在基层官场,领导的行程、特别是与谁的单独接触,从来都是最敏感的风向标和最富饶的八卦土壤。

李腾自己对此浑然不觉,或者说,他刻意让自己显得浑然不觉。从周书记办公室出来后,他强迫自己迅速投入到“三提五统”那堆令人头疼的报表中,仿佛刚才那场耗费心力的考较从未发生过。但周围空气的微妙变化,还是如同逐渐升高的湿度,让他无法完全忽略。

第一个明显的变化来自副镇长钱卫东。就在李腾被召见的第二天上午,钱卫东来到党政办公室,找王守礼商量县乡镇企业局即将下来进行半年考核的接待方案。谈完正事,他的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正在伏案疾书的李腾,用那种惯常的、带着一丝不耐烦的嗓门说道: “王主任,现在有些年轻同志啊,心思活络是好事,但也要脚踏实地。别才来几天,板凳还没坐热,就想着搞什么大动作,动不动就提意见、写方案,那是好高骛远!基层工作,讲究的是个‘实’字,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空想出来的!”

这话没有点名道姓,但那针对性和讥讽意味,办公室里的人都听得明明白白。张小斌偷偷对李腾使了个眼色,意思是“看吧,找上门来了”。王守礼主任眼皮都没抬,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年轻同志有想法,肯思考,总比混日子强。关键是要引导好,把劲用在正道上。”

钱卫东碰了个软钉子,鼻子里哼了一声,没再继续这个话题,但临走前那冰冷的一瞥,还是让李腾的后背感到一阵凉意。他知道,自己那份关于竹编厂的材料,虽然没有直接触及钱卫东的核心利益,但其背后隐含的“改制”思路,以及可能带来的变化,显然让这位习惯于按自己套路行事的分管领导感到了不快和警惕。这“好高骛远”的批评,既是一种打压,也是一种划清界限的警告。 然而,与钱卫东的冷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镇长吴国忠悄然转变的态度。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李腾被王守礼派去给吴国忠送一份急需签发的关于夏季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李腾敲开镇长办公室的门,将文件放在吴国忠的办公桌上。 吴国忠正在打电话,示意他稍等。李腾便安静地站在一旁。吴国忠对着电话,声音洪亮地正在协调某个村灌溉用水纠纷的事情,语气果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放下电话,吴国忠拿起那份通知,快速浏览了一遍,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他并没有立刻让李腾离开,而是抬起头,脸上带着不同于平时的、略显随和的笑容,看着李腾。 “小李,来了有两个多月了吧?感觉怎么样?还适应吗?”吴国忠的语气很家常,仿佛只是领导关心下属。 “谢谢镇长关心,还在慢慢学习和适应。”李腾谨慎地回答。 “嗯,适应就好。年轻人,有文化,有想法,是好事。”吴国忠拿起桌上的香烟,抽出一支点上,靠在椅背上,吐出一口烟雾,“我听说,你前段时间,对咱们镇的竹编厂,有些自己的思考?” 李腾心里一紧,没想到吴国忠会主动提起这个话题。他摸不清镇长的意图,只能含糊地应道:“就是……就是自己瞎琢磨了一些,很不成熟。”

“哎,琢磨好嘛!”吴国忠大手一挥,“咱们青林镇,就是太缺敢琢磨、肯琢磨的人了!老是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经济怎么发展?老百姓怎么致富?”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感慨,“周书记呢,考虑问题比较周全,稳字当头。这是对的,掌舵的人不能冒进。但是啊,我们具体干工作的,有时候也需要一点闯劲,一点打破常规的勇气。你说是不是?”

李腾听得心中凛然。吴国忠这番话,信息量极大。表面上是在鼓励他,实则清晰地透露了两层意思:一是他吴国忠知道了李腾被周德海召见以及谈话内容(虽然可能不完整);二是他巧妙地指出了自己与周德海在发展思路上的差异,并隐晦地将李腾的“琢磨”划归到了需要“闯劲”的这一边,这是一种不动声色的拉拢。 “镇长说的是,发展确实需要创新和魄力。但我刚来,很多情况还不了解,主要还是学习。”李腾不敢轻易接招,把姿态放得很低。 “呵呵,谦虚是美德。”吴国忠笑了笑,眼神意味深长,“不过,该表现的时候也要表现。以后有什么好的想法,关于经济发展方面的,也可以直接跟我汇报嘛。政府这边,就是抓具体落实的。” 这几乎就是明确的示好和抛出的橄榄枝了。李腾感到一阵心跳加速,连忙点头:“是,镇长,我一定努力学习,做好工作。”

从镇长办公室出来,李腾的心情更加复杂。钱卫东的警告和吴国忠的拉拢,像冰与火的两极,让他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这个“新面孔”已经被动地卷入了青林镇最高层级那微妙而复杂的格局之中。他不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办事员,他的言行,甚至他可能具备的潜力,都开始被不同的力量所关注和评估。

这种被“注视”的感觉,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愈发明显。他去食堂吃饭,能感觉到一些中层干部看他的目光多了几分探究和客气;他去下面站所送文件,以前可能爱搭不理的站长,也会主动跟他寒暄两句,旁敲侧击地打听那天周书记找他到底谈了些什么。就连张小斌,在私下里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他:“李腾,你小子可以啊,不声不响就入了书记和镇长的法眼,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兄弟我。”

李腾只能苦笑着应付过去。他知道,这些目光背后,有好奇,有观望,有讨好,也可能有嫉妒和潜在的敌意。他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形的聚光灯下,虽然光线还不算强烈,但已足以让他无所遁形,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晚上,他再次去找张薇。只有在中心小学那间安静的教室里,面对张薇清澈而无关利益的目光,他才能暂时卸下心头的重负。他没有说具体的人和事,只是倾诉了自己因为写了一份材料而带来的种种困扰和身不由己的感觉。 张薇安静地听完,轻声说道:“我记得以前读过一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你才刚刚露出一点尖角,就引来了风和流水。这说明你的想法是有价值的,触动了某些东西。这未必是坏事,但确实需要更加小心。”

她的话总是能给他带来慰藉和启发。“那我该怎么办?”李腾问道。 “做好你该做的事。”张薇看着他,眼神温柔而坚定,“你是为什么写那份材料的?是为了讨好谁吗?还是真的想为这片土地做点事情?如果是后者,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和议论。守住你的本心,但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就像……就像一颗种子,要想发芽,既要向下扎根,也要懂得避开压在头顶的石块。”

李腾默默地点了点头。他明白,自己已经没有退路。既然已经被推到了这个位置,就只能更加谨慎,更加努力。他需要在这纷繁复杂的目光和暗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既要“低头拉车”,扎实工作,积累资本;也要“抬头看路”,看清形势,谨慎选择。前方的路,注定不会平坦,但他必须走下去。青林镇的这片天空下,因为他这个意外闯入的变量,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涌动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