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155章 困局

何以为民 第155章 困局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7 08:51:05

镇长办公会上确定的“主动作为”思路,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决心涟漪尚未扩散开来,便迎面撞上了冰冷坚硬的现实壁垒——钱。

李腾深知,无论是组织群众清淤水利,还是尝试盘活闲置资产,乃至后续任何可能的发展举措,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撑。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财政所所长王友发到办公室,详细了解镇财政的家底。

王友发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财政,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老花镜,脸上总是一副愁眉不展的表情。他抱着一摞账本和报表,小心翼翼地放在李腾桌上,未语先叹。

“李镇长,咱们镇这个财政状况……唉,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在‘要饭’财政和‘讨债’财政之间打转。”王友发扶了扶眼镜,开始一笔一笔地算给李腾听。

账面上的数字触目惊心。镇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和少量农业税收,极其微薄。而支出却刚性而庞大:全镇干部、教师工资需优先保障,这是一笔巨大的固定支出;镇政府日常运转、办公经费、水电通信等必不可少;还有历年积累下来的各种欠款——工程款、采购款、甚至部分老干部的医药费报销单据还压着。去年推广辣椒,镇里以政府信誉担保,向农资公司赊欠了一批种子化肥款,这部分债务也尚未结清。

“李镇长,不瞒您说,现在账上的钱,刨去这个月马上要发的工资,剩下的连支付拖欠的电费和水费都勉强。”王友发苦着脸,“您说的清淤水利,哪怕只是买点工具、给参加劳动的群众一点象征性的伙食补贴,这笔钱……都挤不出来啊。”

李腾看着报表上刺眼的赤字,眉头紧锁。他原本还指望能从镇财政挤出一点启动资金,现在看来,连维持正常运转都已捉襟见肘。

“向上争取呢?县里有没有相关的专项资金?”李腾问道。

“有是有。”王友发点点头,“小型农田水利补助、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都有相关科目。但是,李镇长,您也知道,全县那么多乡镇,都盯着这块肉。申请报告打上去,能不能批,批多少,什么时候能到位,都是未知数。而且,很多专项资金要求地方配套,我们连配套的钱都拿不出来,申请了也白搭。”

现实如同一盆冰水,浇得李腾透心凉。没有钱,一切规划和设想都只是空中楼阁。

他不甘心,亲自起草了一份言辞恳切、数据详实的报告,详细阐述了柳林镇水利设施现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制约,申请县财政给予小型水利维修专项补助。报告经由党委书记马德明圈阅后,以镇政府名义正式报送县财政局。

几天后,李腾特意去了一趟县财政局,找到分管农业资金拨付的副局长。对方客客气气地接待了他,翻看着报告,嘴里说着“柳林镇的情况县里是了解的”、“会认真研究”、“统筹考虑”之类的官话套话,但实质性承诺一个没有。李腾明显感觉到,对方的态度更多是敷衍。毕竟,在财政局长眼中,柳林镇只是一个普通的、缺乏亮点的农业乡镇,其需求并不比其他乡镇更紧迫。

争取上级资金之路,漫长而充满不确定性。

就在李腾为资金焦头烂额之际,一股暗流开始在镇里涌动。不知从何处传出的风声,说“新来的李镇长不顾家底,好大喜功,一来就要搞大动作,想把镇里本就紧张的资金拿去打水漂”。这些话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矛头明显指向李腾在办公会上提出的思路。源头隐隐约约,似乎总能联系到常务副镇长刘长根经常活动的那几个小圈子。

这些话传到李腾耳朵里,让他既愤怒又无奈。他知道,这是刘长根在利用其在镇里的影响力,给自己设置障碍,动摇干部群众的信心。

向上争取暂时无果,内部又有掣肘,李腾不得不将目光收回,更加聚焦于“盘活存量资产”这条看似更可行的路径上。如果能把镇里那些沉睡的资产变成流动的资金,哪怕不多,也能解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能向所有人证明,“主动作为”是能走出路子的。

他再次召集相关人员进行研究。目标首先锁定在镇办老砖瓦厂和闲置多年的电影院。

然而,初步了解的情况让他更加头疼。

老砖瓦厂位于镇郊,早已停产多年,设备锈蚀,厂房破败。土地性质是工业用地,但据说早年间土地手续就不甚完备。更麻烦的是,厂里还有十几名早已下岗但劳动关系未彻底理顺的老职工,时不时会来找镇政府要求解决生活保障问题。想盘活这里,首先面临的就是产权界定、职工安置和历史债务等一系列烫手山芋。

而位于镇中心十字路口的旧电影院,情况同样复杂。电影院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早已无法满足现代观影需求,闲置多年,成了堆放杂物的仓库。但据知情人透露,电影院临街的几个门面,以及大院的一部分,早已被镇上一个名叫胡三的个体老板“借用”多年,开了家网吧和台球室,据说从未向镇上缴纳过任何费用。当李腾让企管办的人去初步接触时,胡三态度傲慢,声称他与“镇里领导”有口头协议,使用权归他,言语间颇有些有恃无恐。

“李镇长,这个胡三……不太好惹。”企管办主任面露难色,低声对李腾说,“他在镇上关系很广,听说跟县里……也有些来往。以前也有领导想过收回电影院,最后都不了了之。”

阻力比预想的还要大。盘活资产,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触及既有利益格局的敏感问题。胡三背后站着谁?是刘长根,还是县里其他的关系?李腾感到自己仿佛在触碰一个布满蛛网的角落,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缠住。

与此同时,历史的债务也找上门来。一家之前给镇政府食堂供应粮油的小老板,拿着几张几年前的白条,找到财政所要求结算。王友发无奈,只好带着他来见李腾。

“李镇长,我这都是小本生意,拖了这么多年,实在是撑不住了……”小老板满脸愁容。

李腾看着那几张皱巴巴、签着前任领导名字的条子,心里很不是滋味。政府欠债不还,失信于民,何谈威信?他安抚了小老板几句,让王友发想办法先从极其紧张的办公经费里挤出一点,支付一部分,并承诺后续逐步解决。

这件事虽然不大,却像一根针,刺痛着李腾。柳林镇就像一艘破旧的大船,不仅缺乏前进的动力,船体本身还布满了漏洞,需要不断地向外舀水,才能勉强维持不沉。

晚上,他独自在办公室,对着柳林镇的地图和资产清单发呆。财政的困局,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紧紧束缚。向上,争取资金困难重重;向内,盘活资产阻力巨大;历史的欠债还在不断消耗着本就微薄的资源。

他拿起电话,想打给宋知远,汇报面临的困境,但犹豫了一下,又放下了。他不想事事都向领导叫苦,显得自己无能。他需要自己先找到突破口。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张薇发来的短信,说孩子的烧退了,让他别担心,专心工作。看着短信,李腾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更加坚定了信念。家庭的重担妻子在默默承担,柳林镇这个“大家”的困境,他必须想办法扛起来。

资金困局,是他主政柳林必须跨过的第一道,也是最现实的一道坎。他重新摊开信纸,开始更加细致地研究那些闲置资产的情况,寻找任何可能撬动局面的支点。他知道,和刘长根以及其背后势力的第一次正面较量,很可能就要围绕着这些“沉睡的资产”展开。他必须谨慎,但绝不能退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