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142章 名额

何以为民 第142章 名额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0:29

初秋的阳光,收敛了夏日的酷烈,变得温煦而明亮,洒在红星县广袤的田野上,将即将丰收的稻谷染上一层金黄。然而,这份宁静与收获的喜悦,却被一股无形的紧张气氛所笼罩。省农业科技产业园考察组,即将莅临红星县,进行为期两天的实地评估。这场评估,将直接决定那个珍贵的省级试点名额能否花落红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牵动着县里每一位相关人员的神经。

考察组由省农业厅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带队,成员包括省农科院、财经大学的几位资深专家,以及省发改委农经处的一名干部,阵容专业且权威。接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为了无声的战场,微妙地体现着县内不同发展理念的差异。

宋知远主持召开了最后一次筹备协调会,他强调:“接待工作,务必体现我们红星县务实、高效、专业的作风,不搞形式主义,不搞铺张浪费。考察点要选最能体现我们农业特色、科技含量和创新模式的,汇报要实事求是,数据要准确无误,让专家们看到真实、立体、有潜力的红星农业。”

按照这一思路,考察路线精心安排了几个点位:展示“特色产业联盟”和“资源入股”模式的青林镇、引进节水灌溉和新品种的丰收镇示范田、正在规划中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核心区域,以及一家与省农科院合作、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

然而,在细节落实上,分歧依然存在。比如,在确定考察组用餐标准时,谢再兴方面提出,应该安排在县里最好的宾馆,菜品要体现地方特色和接待规格,“不能让省里领导觉得我们小家子气”。而宋知远则坚持在考察点附近的乡镇食堂用工作餐,菜品以当地绿色食材为主,干净卫生即可,“专家们是来考察工作的,不是来吃喝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最终,在郑国锋书记的首肯下,采纳了宋知远的方案。

赵国庆作为联络员之一,负责与考察组前期对接和部分行程协调。李腾敏锐地注意到,赵国庆在向考察组秘书初步介绍行程时,特意强调了几个工业基础较好的乡镇(虽不在考察路线内)的发展潜力,并“无意间”提及县里对开发区发展的重视。这种看似不经意的信息传递,显然别有深意。

考察组抵达的当天,红星县以最简洁而隆重的形式表示了欢迎。没有鲜花红毯,没有成群结队的迎候人员,只有县委书记郑国锋、县长杨为民、宋知远、陈启明等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县委大楼前迎候,气氛庄重而不失亲切。

考察的第一站,便是备受瞩目的青林镇。耿大山和老王等人早已做好准备,脸上洋溢着自豪与些许紧张。考察组的专家们显然对“资源入股”模式很感兴趣,他们不仅仔细查看了联盟的章程、账目和分红记录,还随机走访了几户入股村民,详细询问他们参与联盟前后的收入变化、对技术的获取途径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看法。

“老乡,你觉得这种模式好在哪里?”一位戴着眼镜的农科院专家问一位正在藤编工坊忙碌的老农。

老农停下手中的活计,憨厚地笑了笑,话语朴实却有力:“好!以前自己种地,看天吃饭,东西卖不上价。现在不一样了,土地有保底,干活有工资,年底还能分红,心里踏实!技术有人教,销路不用愁,这日子有奔头!”

专家们边听边点头,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李腾紧跟在一旁,随时准备补充解释联盟运作的具体机制和镇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看到考察组副处长与宋知远低声交流,频频颔首,心中稍安。

然而,风波总是在不经意间袭来。在前往下一个考察点丰收镇的途中,考察组的一位成员,省发改委的那位干部,似乎不经意地提起:“来的路上,听到一些反映,说青林镇的数据,特别是农户增收幅度,可能有点……水分?当然,我们相信县里的核实,但各种声音都有,也是难免。”

这话声音不大,却像一颗冷水滴进了油锅。宋知远脸色不变,从容应答:“感谢领导提醒。青林镇的所有数据,都经过县统计局和农业局的联合核查,有详细的台账和银行流水佐证,我们欢迎考察组随时调阅原始凭证进行比对。红星县做事,讲究的就是一个‘实’字。”

李腾的心却提到了嗓子眼。这显然是竞争对手散布的谣言开始起作用了,意图在专家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他立刻示意陪同的青林镇干部,将提前准备好的相关农户收入对比台账、银行转账记录复印件等厚厚一摞材料,送到了考察组各位成员的手中。证据面前,那位干部笑了笑,没再说什么,但这个小插曲,让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在丰收镇的示范田,考察遇到了新的挑战。几位专家对节水灌溉设施和新品种的长势进行了仔细勘察,提出了几个非常专业和技术性的问题,涉及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水肥配比、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等。现场解说的县农技站站长虽然熟悉情况,但在应对如此高规格、深层次的质询时,显得有些准备不足,回答未能完全令专家满意。

现场出现了一阵短暂的冷场和尴尬。就在这时,李腾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他凭借着在准备申报材料时恶补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多次调研掌握的一手情况,用清晰、准确的语言,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补充和深化解答。他不仅解释了当前技术的应用效果,还坦诚地分析了本地推广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下一步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的计划设想。

“各位专家,我们深知在农业科技应用方面,与先进地区还有差距。但这正是我们积极申报产业园的动力所在。我们希望能借助省级平台,系统性地解决这些技术瓶颈,将好的品种和技术,真正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收益。”李腾的语气不卑不亢,态度诚恳。

他的这次“救场”,表现出了对业务的熟悉和冷静的应变能力,有效地弥补了现场的技术解释漏洞,赢得了考察组专家们赞许的目光。宋知远在一旁看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赵国庆则面无表情,默默记录着。

考察的最后一站是座谈会。这是双方观点集中碰撞和交流的关键环节。会议室内,考察组专家们轮流发言,既有对红星县农业基础、创新模式和干部队伍精神的肯定,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他们在科技研发投入、产业链延伸、品牌营销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

专家们内部也存在意见分歧。有的专家非常看好青林镇的模式创新,认为其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有的专家则更关注技术硬实力的提升,认为红星县在核心科技支撑上还需加大力度;还有的专家对产业园建设的投入产出效益表示关切,担心配套能力不足。

面对这些尖锐而中肯的意见,宋知远代表县委县政府做了总结表态。他没有回避问题,坦然承认不足,并详细阐述了红星县下一步借助试点机遇,弥补短板、强化优势的具体思路和决心。他的汇报,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具体路径,态度真诚,准备充分。

考察组副处长在最后总结时,表示此次考察“印象深刻”、“收获很大”,对红星县立足自身实际、勇于探索创新的做法给予了积极评价,但也强调最终评审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竞争非常激烈。

送走考察组,县委大楼前似乎恢复了平静。但每个人心中都清楚,这场考察风云,只是决定了红星县是否有资格进入最后的决赛圈。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李腾回味着考察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暴露出的问题,更感受到了竞争对手无所不在的明枪暗箭。他知道,申报工作远未结束,接下来等待评审结果的日子,将同样煎熬。而他,在这场高规格的“考试”中,再次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变得更加沉稳和干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