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136章 风起

何以为民 第136章 风起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0:29

“十五”规划起草的笔墨官司尚未落定,一场更为激烈、更为直接的风暴,便在红星县东北部的开发新区预征地范围内骤然降临,将纸面上的理念之争,瞬间变成了短兵相接的现实冲突。

事件的导火索,是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依据早期批复的规划蓝图,在未与村民就新的补偿安置方案达成完全一致的情况下,组织施工队伍和机械,准备对规划区内大湾村的一片集体土地进行清表作业,为即将引进的一家电子配件企业平整场地。大湾村位于开发区规划扩区的核心区域,土地征用涉及百余户村民。

矛盾并非一日之寒。虽然县里参照上级文件制定了新的征地补偿标准,但与大湾村村民,尤其是那些世代以土地为生的老年村民的心理预期,仍有较大差距。他们算的不是眼前一亩地几万块的补偿款,而是失去了土地后,子孙后代的长远生计。之前开发区管委会和镇政府的干部下来做工作,多是宣讲政策,强调发展大局,对于村民最关心的“失地后干什么?”“社保能不能跟上?”“补偿款能不能跑赢物价?”等具体而尖锐的问题,往往语焉不详,或者给出一些难以兑现的空头承诺。加之之前桥头镇事件的阴影未散,村民中弥漫着一种强烈的不信任感。

更让村民愤怒的是,他们听说邻县类似区位的征地补偿,因为引入了更市场化的评估机制,标准比红星县高出不少。有消息灵通的村民甚至私下串联,要求参照邻县标准。而村里几个原本在外地打工、见过些世面的年轻人回来后,也极力鼓动村民“团结起来,争取更大利益”。一股躁动不安的情绪,在大湾村积聚、发酵。

这天清晨,当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带着几名干部,以及由十几台挖掘机、推土机组成的施工队,浩浩荡荡开进大湾村地界时,早已得到消息、群情激愤的村民,在几位“意见领袖”的带领下,迅速聚集起来。男女老少上百人,拿着锄头、铁锹,堵住了施工车辆的去路。

“不准毁我们的田!”

“补偿款太低了!不答应我们的条件,谁也别想动工!”

“把你们领导叫来!今天必须给个说法!”

人群怒吼着,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施工队负责人试图上前解释,立刻被情绪激动的村民围住推搡。现场维持秩序的几名派出所民警和镇干部,面对汹涌的人潮,显得势单力薄,只能尽力隔开双方,防止发生直接冲突,但局面已然失控。

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到了县委、县政府。

县长杨为民正在听取一个汇报,接到紧急电话后,脸色骤变,立刻中断会议,赶往县委书记郑国锋办公室。

县委常委会议室里,气氛瞬间紧张到极点。所有在家的常委被紧急召集起来。

郑国锋面色铁青,主持会议:“情况大家都知道了。大湾村发生群体**件,村民阻挠开发区正常施工,形势紧张,必须立即妥善处置!”

谢再兴第一个发言,语气强硬:“郑书记,杨县长,这还得了?!光天化日之下,公然阻挠重点项目建设,这是无法无天!我认为,必须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公安、武警要立刻介入,强制清场,抓捕带头闹事者!绝不能助长这种歪风邪气,否则以后开发区的工作还怎么开展?我们政府的权威何在?!”他的目光扫过会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他身边的赵国庆立刻补充道:“现场反馈,有几个带头的人情绪特别激动,很可能有幕后指使。如果处置不力,事态可能迅速蔓延,影响其他村,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会场内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宋知远。

宋知远深吸一口气,沉稳地开口:“再兴同志的心情可以理解,维护政府权威和项目进度确实重要。但是,我认为,当前第一要务是防止事态激化,避免发生流血冲突和更严重的对抗。村民聚集,根源在于对我们的补偿安置政策不信任,对长远生计有忧虑。如果我们简单地采取强制手段,或许能暂时驱散人群,但矛盾没有解决,反而会埋下更深的隐患,甚至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这不符合我们执政为民的理念,也背离了维护稳定的初衷。”

他转向郑国锋和杨为民,语气恳切而坚定:“郑书记,杨县长,我建议,立即成立前线处置指挥部。当前最紧迫的是:第一,立刻命令施工队伍全部撤离现场,避免直接刺激村民;第二,由县里主要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亲自赶赴现场,与村民代表进行直接对话,倾听诉求,解释政策,寻求解决方案;第三,公安力量主要负责维持外围秩序,保障人员安全,非到万不得已,不得使用强制手段。我们要争取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

“宋县长这是妇人之仁!”谢再兴立刻反驳,“跟这些人有什么好谈的?他们就是看准了政府怕事,得寸进尺!谈判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让他们提出更多无理要求!现在是彰显政府决心和执行力的时候!”

“这不是妇人之仁,是对人民群众负责任的态度!”宋知远毫不退让,“发展是为了人民,如果不能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权益和长远生计,这样的发展意义何在?稳定性何在?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村民的真正诉求是什么,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可以通过沟通和政策调整来解决。强硬手段应该是最后的选择,而不是首选!”

双方意见针锋相对,会议陷入了僵局。其他常委们也纷纷发言,有的支持谢再兴,认为必须维护秩序和权威;有的倾向于宋知远,主张先缓和矛盾,弄清根源。

就在这时,一直在旁沉默观察的挂职常委陈启明开口了,他的声音冷静而清晰:“郑书记,杨县长,我赞同知远同志的意见。群体**件的处置,首要原则是‘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当前信息并不完全对称,村民的核心诉求我们并未完全掌握。贸然采取强制措施,风险极高,一旦失控,政治影响、社会成本都将难以估量。我建议,立即派出有经验、善沟通、熟悉政策的同志,组成工作组,火速赶赴一线,摸清情况,稳定情绪,控制事态。”

陈启明的表态,以其相对超脱的身份和专业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场的天平。

郑国锋书记眉头紧锁,权衡片刻,最终做出了决断:“好了!争论到此为止!”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当前首要任务是控制事态,防止升级!就按知远同志和启明同志的意见办!成立大湾村事件前线处置指挥部,我任总指挥,坐镇县委。为民县长统筹全局。前线指挥……”他的目光在宋知远和谢再兴之间停留了一瞬,最终定格在宋知远身上,“由知远同志担任!全权负责现场处置和谈判工作!”

这个决定,让谢再兴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赵国庆也握紧了手中的笔。

郑国锋继续下达指令:“立即通知施工队伍全部撤离!公安干警增派力量,但主要任务是隔离、警戒,确保现场不发生过激行为,没有我的命令,不准采取强制清场行动!知远同志,你立刻抽调精干力量,赶赴大湾村!”

“是!保证完成任务!”宋知远站起身,没有任何犹豫。

散会后,宋知远立刻对紧随其后的李腾下达指令:“李腾,你跟我去大湾村!另外,立刻通知县府办、信访局、国土局、人社局、公安局分管负责同志,以及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大湾镇党委书记、镇长,半小时内赶到县委楼下集合,一同前往!通知县电视台,派记者跟随,但报道必须经我审核!”

“是!”李腾感到心脏剧烈地跳动,他知道,这是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不仅是对宋知远,也是对他自己。他立刻拿起手机,开始紧张地联络各方。

在赶往大湾村的车上,气氛凝重。宋知远闭目养神,但紧抿的嘴唇显示他正在飞速思考。李腾则在脑海中一遍遍梳理着可能遇到的情况和应对策略。

到达大湾村外围时,只见村口黑压压地聚集着大批村民,喧闹声、口号声不绝于耳。数十名公安民警拉起了警戒线,与村民对峙着。施工机械远远地停在后面,未能进场。

宋知远下车,没有立刻走向人群中心,而是先听取了大湾镇党委书记和派出所所长的情况汇报。这时,谢再兴方面的赵国庆也赶到了现场,作为谢副县长的联络员参与协调,但他的脸色并不好看,更倾向于催促尽快恢复施工秩序。

“宋县长,带头的是村里原来的老支书王老栓,还有几个在外面打过工的年轻人,情绪很激动。”镇党委书记焦急地汇报。

宋知远点点头,对李腾说:“走,我们进去,直接跟村民代表谈。”

“宋县长,里面情况不明,太危险了!”旁边有人劝阻。

“怕什么?我们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打仗的!”宋知远语气坚定,他整理了一下衣着,迈步向警戒线内走去。李腾毫不犹豫,紧随其后,心脏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