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何以为民 > 第106章 家书

何以为民 第106章 家书

作者:好故梦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5 15:40:29

专题会议上的交锋,像一块投入李腾心湖的巨石,激起的波澜久久未能平息。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一份看似客观的报告,一旦触及利益格局,会引发出何等复杂而微妙的连锁反应。宋知远虽然表面上沉稳如常,但李腾能感觉到,领导肩上的压力也在无形中增加。会后,宋知远将自己关在办公室的时间明显变长了,烟灰缸里的烟头也多了起来。

这天晚上,李腾照例在办公室加班,整理会议纪要,同时根据戴元湖常务副县长和会议讨论的精神,着手细化那份乡镇企业报告后续的操作细则。这比写初稿更考验功力,需要在原则性与灵活性、长远利益与眼前稳定之间,找到那个艰难的平衡点。

窗外夜色深沉,办公室里只有台灯昏黄的光晕和笔尖划过稿纸的沙沙声。工作间隙,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目光落在桌角那张全家福上——那是去年双胞胎周岁时在照相馆拍的,张薇抱着清溪,他抱着山岳,两个孩子笑得没心没肺。家的温暖,是他在这条布满荆棘的仕途上最重要的慰藉和锚点。

他拉开抽屉,想找支新笔,却摸到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他拿出来一看,信封上没有署名,但字迹他认得,是舅舅陈志远的。

李腾的心微微一动。这封信,是前几天母亲来看他时悄悄塞给他的,说是舅舅让转交的。当时他正忙于准备专题会,只是随手放进了抽屉。此刻,在这夜深人静、心绪纷扰之时,这封信的出现,仿佛带着某种特殊的意味。

他小心地拆开信封,里面是几张质地很好的信纸,上面是陈志远那熟悉的、略带颜体风骨的行楷。

“李腾吾甥:”

开篇四个字,带着长辈的温和与正式。

“闻汝已履新秘书职,侍于宋知远同志左右,舅心甚慰。此岗位,位虽不显,责却千钧;权虽不重,眼却通明。乃历练之良机,亦考验之开端。”

“近日偶闻,红星县于乡镇企业发展路径上,颇有议论,观点纷呈。此乃发展过程中之必然,无须过虑。汝身处其中,当有所感,有所惑。”

读到此处,李腾仿佛看到舅舅那双洞察世事的眼睛,正透过纸背注视着自己。他似乎对县里发生的一切,都了然于胸。

“汝初涉机要,年轻气盛,怀揣理想,欲展抱负,此乃好事。然,官场之道,犹如弈棋,不仅需见眼前三五步,更需谋全局数十着。锋芒过露,易折;沉默过甚,则庸。如何把握其间分寸,是为关键。”

“宋知远同志,务实肯干,锐意进取,是位好领导。汝当潜心学习,用心辅佐。然,秘书者,非附庸,亦非传声之筒。乃领导之延伸,需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更需思领导之未思,察领导之难察。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细微处见真章。此谓‘身在兵位,胸为帅谋’。”

“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李腾轻声重复着这八个字,只觉得一股电流瞬间贯通全身。舅舅这是在点醒他,不能满足于完成交办的任务,不能只陷于具体事务的纷争,必须提升自己的站位和格局,要从宋知远的角度,甚至从全县领导班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真正有建设性、能破解困局的方案。这远比在会议上与人争执某个观点的高低更重要。

他继续往下看:

“至于近日所遇之‘表示’、‘试探’,不过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守住内心准则,任他东西南北风。钱财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用即可。房屋居所,能遮风避雨便是家。心安之处,即是吾乡。切勿因外物所累,迷失本心,此为大忌。”

这段话,如同醍醐灌顶,瞬间浇灭了李腾心中因集资房问题而隐隐升起的焦虑与浮躁。舅舅看得透彻,那些“表示”是考验,而物质的匮乏,何尝不是另一种修行?他想起张薇的理解和支持,心中更是安定。是啊,心安之处,即是吾乡。

“另,闻薇薇工作亦步入正轨,甚好。夫妻二人,当相互体谅,携手并进。家庭和睦,方能心无旁骛,专注于事业。山岳、清溪,聪颖可爱,乃汝与薇薇之福,亦当多予陪伴,勿使童年缺少父爱。”

信的结尾,笔力更加凝重:

“仕途漫漫,其修远兮。望汝常怀敬畏之心,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历史。常持谨慎之态,谨言慎行,如履薄冰。常葆进取之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遇事不慌,沉稳应对;遇誉不骄,谦冲自牧;遇挫不馁,愈战愈勇。”

“舅在市委,亦时刻关注基层动态。若有难解之惑,可来信探讨,然最终之路,需汝自行抉择,自行担当。”

“顺祝,工作顺利,家庭美满。”

“舅:陈志远”

“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五日”

落款日期,正是他调研归来,开始撰写那份引发波澜的报告之时。

李腾缓缓放下信纸,心潮澎湃,久久无法平静。这封家书,没有一句空洞的说教,字里行间充满了长辈的关怀、智者的点拨和过来人的经验。它像一盏灯,在他感到前路迷雾重重时,照亮了方向;又像一剂清凉散,浇灭了他心头因外界干扰而生的躁动。

他反复咀嚼着信中的关键词:“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守住内心准则”、“心安之处,即是吾乡”、“常怀敬畏之心”……这些话语,与他担任秘书之初宋知远立下的“忠诚、严谨、低调”的规矩,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共同构筑起他作为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内心堤坝。

他将信纸仔细叠好,重新放回信封,郑重地锁进抽屉的最深处。这封信,将是他未来道路上的一份重要指南。

随后,他重新摊开正在细化的操作细则稿纸,思路变得异常清晰。他不再纠结于“关停并转”这个词是否刺耳,也不再局限于如何平衡会议上那几派争论。他尝试站在宋知远和县领导班子的高度,思考如何设计一套既能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又能最大限度保障就业、维护稳定,同时还能争取到戴元湖常务副县长等领导支持的政策体系。

他开始在细则中引入更灵活的机制,比如“环保绩效分级管理”,对不同等级的企业实行差异化的信贷、税收政策;比如“职工安置补偿与再就业培训捆绑”,将补偿金的一部分转化为技能提升基金;比如“发展基金市场化运作”,明确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退出机制……

不知不觉,窗外天际再次泛白。李腾放下笔,看着眼前这份更加厚重、也更具操作性的细则草案,虽然眼中布满血丝,但眼神却格外清亮。舅舅的来信,仿佛给他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淬火和赋能。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家里的号码。响了很久才被接起,传来张薇带着睡意的声音。

“喂?”

“薇薇,吵醒你了。”李腾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更有力量,“我昨晚收到舅舅的信了。”

“舅舅的信?说什么了?”张薇的睡意醒了几分。

“说了很多……像一场及时雨。”李腾没有细说内容,只是柔声道,“谢谢你,薇薇。还有,告诉爸妈,房子的事,我们先不急。我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该有的,以后都会有的。”

电话那头的张薇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温柔而坚定的回应:“嗯,我听你的。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

挂断电话,李腾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晨凛冽而清新的空气涌入,让他精神一振。远方的天际,朝阳正欲喷薄而出,将云层染上一道璀璨的金边。

新的一天开始了,带着舅舅的嘱托,带着家人的支持,也带着更加清晰的目标和更坚定的内心。他知道,前路依然挑战重重,但那封深夜的家书,已为他注入了继续前行的、最深沉的力量。他不再是那个仅凭一腔热血和基本职责感行事的年轻秘书,他开始学习用更宏阔的视野、更智慧的策略,去履行自己的使命。这场始于“立规”,历经“调研”、“执笔”、“拒礼”、“交锋”的秘书初程,在“家书”的指引下,正悄然迈向一个更成熟的阶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