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寒山寺的钟声在雪夜里格外清寂。冷云霓踏着没过脚踝的积雪,走向那株龙游梅。梅枝在风中发出细碎的呜咽,仿佛在诉说十六年未竟的往事。
楚随云举着灯笼,光影在梅树虬结的枝干间跳跃。树根处有新翻动的痕迹——静仪师太临终前说的梅树下,竟真的藏着玄机。醉渔翁用酒葫芦浇开冻土,露出个紫檀木匣。匣面刻着九朵梅花,每朵花蕊都嵌着细如发丝的金针。
九梅锁心匣。醉渔翁倒吸凉气,这是沈丫头独创的机关,错一步就会引爆匣中毒针。
冷云霓指尖抚过匣面,触到某处细微的凹凸。那是沈墨心教她认字时,总爱在字末尾点的梅花痣。她轻轻按压那个位置,木匣应声而开。没有毒针,只有一束用红绳系着的青丝,和半块浸透血渍的绢帕。
绢帕上绣着半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针脚正是沈墨心独有的双面回纹绣。青丝中缠着张薄如蝉翼的纸笺,墨迹被岁月浸得模糊:烛龙非龙,乃人心欲壑。紫禁城九龙壁下,藏着你身世真相。
二
返回禅房的路上,楚随云在回廊拐角踩到个硬物。拾起来是半枚鎏金腰牌,刻着内务府造办处字样,边缘还沾着新鲜的血迹。
有人先我们一步来过。醉渔翁警惕地环顾四周,静仪师太临终前,或许还见了其他人。
冷随云推开禅房木门,油灯还温着,蒲团上却多了个蓝布包裹。解开是件婴孩穿的百家衣,心口位置绣着字,针法竟与沈墨心如出一辙。衣领内缝着张药方,标题写着解蛊汤,配方里赫然有烛龙鳞粉三字。
师叔你看。楚随云指向窗纸上的破洞。透过小孔,可见梅树下有个佝偻身影正在掘土——是寒山寺那个聋哑扫塔僧!老者挖出个陶罐,颤巍巍抱在怀中,朝后山方向蹒跚而去。
三人悄然尾随,见老者进入荒废的塔林,将陶罐供在座无名碑前。碑文被苔藓覆盖,拂去后露出沈氏阿萝四字。老者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如破锣:墨心丫头,老奴终究等到了这天。
三
老者自称是前朝太医令,当年亲手为沈墨心接生。
姑娘出生那夜,紫禁城九龙壁渗出黑血。老者将陶罐中的骨灰撒在碑前,先帝震怒,认定是不祥之兆。沈娘娘被迫将女婴托付给江湖故人,自己饮鸩殉情。
罐底藏着卷羊皮,绘着皇宫密道图。某条暗道旁标注着冷氏祠堂,墨迹是新鲜的。更令人心惊的是图角绘着条三头怪蛇,与静仪师太佛珠上的烛龙图腾一模一样。
烛龙不是传说。老者剧烈咳嗽,是先帝炼的长生蛊,靠吸食皇族血脉维系。如今操控它的,怕是...他忽然瞪大眼睛,咽喉插着枚蜘蛛镖。
暗处闪出个戴斗笠的身影,左手指尖滴着毒液:老东西话太多了。正是太湖逃走的缺耳人!楚随云秋水剑疾刺,却被对方袖中甩出的金丝缠住剑锋。醉渔翁酒葫芦砸向对方面门,斗笠碎裂露出张烧伤的脸——竟是本该葬身苗疆的幽冥宗主!
四
混战中冷云霓护住老者,青霜剑挑开飞来的毒针。老者弥留之际塞给她枚玉扣:去...去找皇帝...玉扣内壁刻着生辰八字,竟是她的出生年月!
幽冥宗主狂笑撤退时,雪地里落下本染血的《蛊经》。书页间夹着张婚帖,新郎署名曹谨义,新娘却是沈墨心!帖底小字批注:腊月十八,李代桃僵。
所有线索指向皇宫最深处的秘密。冷云霓摩挲着青霜剑,剑身映出她冰霜般的面容。沈墨心或许未死,烛龙真相、身世之谜、前朝旧怨...都藏在九龙壁下。
启程时,楚随云发现禅房墙上新刻了行诗:莫愁前路无知己。落款是枚梅花印,与静仪师太茶篓上的印记分毫不差。
雪停时,官道上来了一队锦衣卫,为首者举着金令:圣上口谕,请冷谷主入宫鉴赏新得的《山河社稷图》全卷。
冷云霓接过金令,背面沾着星点朱砂——与苗疆血池边的痕迹同源。
喜欢青霜剑魂录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青霜剑魂录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