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243章 辩证地看?

“最典型的,就是周王室实行的‘分封制’后期,以及春秋战国许多国家的‘贵族世卿世禄制’。”

“在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负有朝贡、戍守等义务。但在初期蜜月期过后,诸侯国的利益与周王室的利益就开始出现分歧甚至冲突了。对于一个诸侯来说,他励精图治,开疆拓土,增强实力,首先获益的是他自己的封国和家族。而周王室呢?一个过于强大的诸侯,反而可能威胁到王室的权威和安全。”

“你看,这里就出现了激励不相容。诸侯越是想发展自己,可能就越会损害周王室的利益。所以周王室后期想要抑制诸侯,而诸侯则想方设法摆脱控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就是激励不相容导致必然结果。”

“同样,贵族世卿世禄制下,一个贵族子弟生来就有官做,有禄享。他的个人利益与他是否需要努力提升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关联度不大。甚至,他可能为了维护自身家族利益,而结党营私,阻碍国家选拔真正的人才,损害国家利益。这同样是严重的激励不相容!所以这些国家后来大多被更能实现‘激励相容’的秦国所灭。”

赵天成总结道:“所以你看,苏公子,‘激励相容’绝非易事。它需要制度设计者深刻理解人性,洞察各方利益诉求,找到那个能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巧妙捆绑在一起的‘关键点’。商鞅找到了军功爵,管仲找到了四民分业,所以他们成功了。而周王室和那些固守世卿世禄的国家,没找到,或者制度僵化不再相容,所以就衰落了。”

“归根结底,”赵天成看着若有所思的扶苏,语重心长地说,“好的制度,不是要把人都逼成圣人,而是要承认人就是会追求自身利益的。然后,通过精巧的设计,把水引到需要灌溉的田地里来。让追求私利这股强大的力量,成为推动公利前进的动力。这才是‘激励相容’的最高境界,也是治国理政的大智慧所在。”

“所以看问题,也不能只看一面,得辩证地看。”

赵天成咂摸了一下嘴,仿佛在回味自己刚才那番关于“激励相容”的长篇大论,最后用这句话做了个收尾。

“辩证地看?”扶苏立刻捕捉到了这个全新的、听起来就蕴含深意的词汇,他身体微微前倾,眼中充满了急切的好奇。

“先生,此‘辩证’二字,又是何解?莫非是一种更高明的思辨之法?请先生务必为学生详解!”

看着扶苏那副如同发现新大陆般的模样,赵天成嘿嘿一笑,在太师椅上调整了一下瘫姿,让自己更舒服些。

“这‘辩证法’嘛,说起来可就话长了。它不是什么具体的知识,而是一种看待世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说白了,就是教你不要把任何事情看成是孤立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铁板一块。要看事物内部的矛盾,看它们之间的联系,看它们如何运动、变化和发展。”

他见扶苏听得认真,便继续深入。

“咱们这天地万物,大到王朝兴替,小到鸡毛蒜皮,里头都包含着相互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比如,有阴就有阳,有强就有弱,有生就有死,有福就有祸。这两方面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它们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同时又互相斗争,互相转化。这就叫‘对立统一’,是辩证法最核心的一条规矩。”

扶苏眉头紧锁,努力消化着这个抽象的概念。

“先生是说,事物皆由这相反相成之两面构成?且此两面并非僵固,而是……而是会相互转化?”

“对头!”赵天成肯定道。

“就拿你熟悉的王朝兴衰来说。一个王朝初建时,往往充满活力,政治清明,这叫‘生’的一面占主导。但在这‘生’的内部,就蕴含着‘死’的因素。比如,承平日久,官僚会**,土地会兼并,社会矛盾会积累。这些就是‘死’的苗头,它们在‘生’的母体里慢慢滋长。等到这些‘死’的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压倒了‘生’的因素,王朝就开始走向衰亡了。你看,这不就是‘生’向‘死’的转化吗?反过来,旧王朝的衰亡‘死’,又为新王朝的诞生‘生’创造了条件,所谓‘乱世出英雄’,‘不破不立’。”

扶苏若有所思:“如此说来,我大秦之统一,亦是终结了周室及六国之‘死’,方有今日之‘生’?”

“可以这么理解。但你要明白,大秦这个‘生’的内部,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也同样包含了未来可能导致它‘死’的矛盾。比如我们之前讨论过的,严刑峻法与民心向背的矛盾,军功爵制与天下一统后治理需求的矛盾,老秦人与六国遗民之间的矛盾……这些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存在于帝国肌体之内,随时都在运动变化。”

赵天成毫不客气地点明。

扶苏神色一凛,郑重点头:“学生明白了。请先生继续讲授这辩证之法。”

“好,那再说第二条,叫‘量变引起质变’。”

赵天成伸出两根手指。

“任何变化,都不是突然蹦出来的。它有个积累的过程。一点点的小变化,可能看不出来,但积累到某个关节点,就会引起根本性的、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这个积累过程叫‘量变’,那个根本性的转折点叫‘质变’。”

“举个更古早的例子,你知道‘井田制’吧?”

“学生知道,”扶苏答道,“乃三代之古法,公田私田之分。”

“对。在井田制下,大部分土地是公田,庶民集体耕种,收获归公。私田收入才归自己。起初,大家或许还老老实实先耕公田。但私田的收获直接关系到自家温饱,公田的收获却要上交。这里头就有利益驱动的矛盾了。久而久之,庶民必然会更用心经营私田,对公田则可能懈怠。这种懈怠,一开始可能只是个别人,一点点偷懒,这就是‘量变’。”

扶苏立刻跟上思路:“先生之意,此等懈怠之心与行,日积月累,终会导致公田荒芜,收入锐减?”

“没错!”赵天成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