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 第226章 当时白起当如何处置降卒,方为‘最优\’?

“比如,还是你那对头。你想逼他和你共同开发一片新的商埠,但他犹豫,怕投入后被你算计。你可以怎么做?你可以当众宣布,你已经将家族所有的流动资金全部投入了这片商埠的前期建设,并且签了契约,如果失败就倾家荡产。这就是一种‘破釜沉舟’的承诺。你的对头看到你已经没有退路,必须全力以赴做好这件事,他反而会更相信你的合作诚意,因为你的利益已经和项目的成败死死绑定在一起了。他背叛你的成本也变高了。你通过限制自己的选项,反而增加了让他合作的可能性。”

扶苏感到一阵寒意,这计策……简直是把人心玩弄于股掌之间!

他下意识地代入,若是父皇为了推行某项艰难的改革,是否也可以运用某种“承诺”机制,来迫使宗室或勋贵不得不跟进?

牢房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扶苏沉浸在赵天成方才所述“博弈论”那冰冷而又充满洞见的逻辑之中,只觉得脑海中无数过往读过的史册案例、朝堂争议,乃至市井见闻,都仿佛被一道突如其来的强光照射,显露出以往未曾察觉的脉络。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将飘远的思绪拉回,目光重新聚焦在赵天成身上,那眼神灼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探究欲。

“先生,”扶苏的声音因急切而略显干涩。

“学生……学生似乎明白了些许。然则,此论虽精妙,终究犹如空中楼阁。学生愚钝,若不能以史为鉴,以实事相证,终究难以透彻领悟其中三昧,更遑论运用之妙。”

他微微前倾身体,语气变得极其认真。

“学生可否……可否举些我华夏过往之实例,乃至当下朝野之困局,请先生以这‘博弈论’剖解一番?看看古之贤君良将,其成败得失,是否暗合此道?而若当时能明此理,又该如何抉择,方能得那……那‘最优解’?”

赵天成掀了掀眼皮,瞥了他一眼,嘴角扯出一丝似笑非笑的弧度。

“哟?学会点新词就想考校我了?行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陪你玩玩这‘复盘历史’的游戏。你问吧,捡你知道的说。”

扶苏精神一振,略一沉吟,第一个问题便直指那场决定天下归属的惨烈大战。

“学生首问长平之战!”扶苏的声音沉凝下来。

“昔年秦赵对峙于长平,旷日持久,两国国力消耗巨大。其时,赵王临阵换将,以赵括代老成持重之廉颇,主动出击,终致全军覆没。若以先生博弈论视之,此局中,秦赵双方,其决策得失何在?赵王之换将出击,是否全然愚蠢?而武安君白起之坑杀降卒,又属何种策略?”

赵天成嗤笑一声,懒洋洋地调整了一下坐姿。

“长平之战?典型的‘消耗战’转‘歼灭战’的博弈。一开始,廉颇玩的是‘乌龟战术’,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这对赵国来说,在当时是理性选择。因为秦军远征,补给线长,赵国本土作战,依托太行山地利,耗下去,秦国的压力更大。廉颇的策略,就是要把这场博弈拖入‘重复博弈’的节奏,用时间和后勤压力逼秦国先犯错或者退兵。”

“那秦国呢?”扶苏追问。

“秦国当然不傻。”赵天成道,“秦昭襄王和范雎看明白了,知道再耗下去自己先撑不住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他们必须改变博弈规则,不能让赵国继续玩防守消耗。于是,他们用了反间计,散布谣言说廉颇要投降,又说秦军不怕廉颇就怕赵括。这步棋,目的就是诱导赵国改变策略,从坚守转向主动出击。”

扶苏眉头紧锁:“此计……果真高明!”

“高明在哪?”赵天成反问,“在于它精准地利用了赵王的需求和信息不对称。赵王需要速战速决,国内压力也大,他对前线具体情况不了解,对廉颇的耐心耗尽。秦国给了他一个看似能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换上一个主张进攻的赵括。对赵王来说,换将进攻,是打破僵局、寻求更快胜利的尝试。但这步棋风险极高,因为他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未经实战检验的将领身上,并且主动放弃了己方的地利优势。”

“所以,赵王的决策,看似有改变现状的动机,实则是信息不全下的非理性冲动,落入了秦国设定的新博弈陷阱。”

扶苏也会了拽新词了。

“可以这么说。”赵天成点头,“然后看白起。他面对主动出击的赵军,采取了佯败后撤、分割包围的策略。这一步,是歼灭战的关键。至于坑杀降卒……哼,这就涉及另一个层面的博弈了。”

“请先生详解。”

“坑杀四十万降卒,从短期战术博弈看,是最优解吗?或许是。”赵天成的语气带着一丝冷冽。

“当时秦军自身粮草也紧张,要消化四十万降卒,后勤压力极大,随时可能引发营啸或叛乱,威胁秦军自身安全。全部释放?等于放虎归山,赵国瞬间恢复大部分军力。扣着当奴隶?管理成本高,风险大。从纯粹冰冷的成本收益计算,杀掉,一了百了,既能彻底消除眼前威胁,又能极大削弱赵国战争潜力,震慑山东六国。”

扶苏感到一股寒意。

“然则……此举大伤天和,更激起了赵人乃至天下对秦的刻骨仇恨,为日后统一埋下了无数隐患。从长远看,岂非大大不智?”

“没错!”赵天成重重地说。

“这就是博弈论里常忽略但极其重要的一点——‘信誉’和‘未来互动’的成本!白起和秦昭襄王只算了眼前的账,没算长远的账。他们这次选择了‘极端背叛’,确实赢得了这场战役,但也彻底破坏了与赵国乃至其他诸侯‘未来合作’的任何可能性。他们把博弈变成了一次性的、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甚至负和游戏。从此,山东六国对秦的恐惧中加入了深深的仇恨,抵抗意志更强,因为知道投降也没好下场。这增加了秦统一天下的总成本。所以,从更宏观、更长远的‘重复博弈’视角看,坑杀降卒是典型的‘短期得益,长期受损’的糟糕策略。”

扶苏深吸一口气,仿佛亲眼看到了那四十万冤魂和其后无数因抵抗而死的生灵。

“若依先生之见,当时白起当如何处置降卒,方为‘最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