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堡垒指挥中心的核心密室却亮如白昼。巨大的电子沙盘上,代表“守望者”的深绿色区域稳定而清晰,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东方那片代表着江东安全区及其周边广袤未知地带的复杂图景上。陈默的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在迅速扩散,最终汇聚成一个清晰而危险的名词——远征。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报复性袭击,也不是侦察。”陈默站在沙盘前,目光如炬,手指沿着预想中的路线缓缓移动,“这是一次深入虎穴的战略行动。目标有三:第一,确认赵主任的罪行,了结前世血仇;第二,查明他对我们家族‘兴趣’的根源,以及这与病毒起源的可能关联;第三,尽可能获取江东安全区乃至‘净世会’的核心情报。”
他环视在场的每一位核心成员,语气沉重而坚定:“江东不是林凡,我们不可能靠强攻打下它。这次行动,核心在于‘精准’与‘渗透’。”
构想的雏形
“我们需要组建一支精锐的小型队伍,规模控制在十人以内。”陈默开始勾勒行动蓝图,“人员必须绝对可靠,具备极强的单兵作战能力、环境适应力,以及……在极端情况下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陈锋身上:“大哥,你需要挑选最顶尖的‘狼群’队员,要求精通潜入、侦察、近距离作战以及野外生存。这次不是阵地战,是隐秘行动。”
陈锋重重点头,眼中没有丝毫犹豫:“明白,我会亲自筛选,确保每个人都是以一当百的好手。”
陈默又看向陈雪:“小雪,你是这次行动的‘眼睛’和‘耳朵’。我们需要江东安全区内部尽可能详细的地图、守卫布防规律、人员构成、尤其是赵主任活动范围的精确情报。在抵达之前,情报必须到位。进入之后,通讯保障和情报实时分析更是重中之重。”
陈雪神情肃穆:“我会动用所有内线和信息渠道,在他们派来的‘科研小组’身上也想想办法。通讯方面,陈浩最新改进的小型化调频电台应该能派上用场。”
“说到技术,”陈默转向陈浩,“装备是关键。我们需要更适合潜入的装备:更强的单兵护甲(最好是能抵御小口径子弹和破片的轻质材料)、高效的消音武器、攀爬工具、应急医疗包、以及……能够应对可能出现的电子监控和生物检测的手段。”
陈浩立刻进入状态,手指在随身终端上飞快记录:“轻质复合材料护甲已经在测试,消音武器可以进一步优化。应对电子监控……我们可以尝试制作小范围的局部信号干扰器,但能耗和隐蔽性需要平衡。生物检测……这个比较麻烦,可能需要苏婉姐帮忙,看看有没有干扰或伪装的手段。”
一直安静聆听的苏婉点了点头:“我会研究一下,利用现有的药物和生物样本,看看能否制作出临时改变体表微生物群落或干扰常见生物传感器的小玩意儿。”
路线的博弈与风险
陈默的手指在沙盘上划出几条可能的路线:“直接穿越中心平原距离最短,但丧尸密度最高,且容易暴露在各方势力的视线下。绕行北部山区,环境复杂,变异生物威胁大,但隐蔽性更强。南部沿河地带……需要考虑水道安全和水生变异体的威胁。”
每一条路线都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大规模尸潮、神出鬼没的变异体、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可能存在的、敌友难辨的其他幸存者势力。
“路线需要进一步侦察确定。”陈默沉声道,“在出发前,必须尽可能消除不确定性。我们可以利用与军方的贸易渠道,获取一些沿途的区域情报,但核心路线的最终勘察,可能需要我们的人提前出发,进行先导侦察。”
这意味着风险前置。
后方的基石
陈默最后将目光投向父亲陈建国和母亲李秀娟(通过远程通讯接入):“爸,妈,这次远征,后方就交给你们了。堡垒是我们根基,绝不能有任何闪失。内部稳定、物资调配、日常防御,都需要你们统筹。与军方的贸易要维持,对江东的虚与委蛇要继续,尤其是那个‘科研小组’,要盯紧,但也要让他们‘有所收获’,麻痹对方。”
陈建国面色凝重,他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放心,小默。家里有我们,绝不会乱。你们……一定要小心。”李秀娟的声音也带着难以掩饰的担忧,但更多的是支持:“孩子们,一定要平安回来。”
能力的倚仗与新的发现
在构想具体行动细节时,陈默自身的能力,无疑是此次远征最重要的底牌。他清晰地感受到,与林凡一战后,尤其是经历了精神力的过度透支与恢复,他的空间能力似乎突破了某个界限。
他心念微动,空间感知如同水银泻地,无声无息地覆盖了周围二十米的范围。这个范围内,墙壁的纹理、设备内部细微的元件、甚至空气中漂浮的微尘,都清晰地映照在他的“心眼”之中。比之前的十米范围,提升了一倍!这意味着,在潜入过程中,他能更早地发现埋伏、陷阱和隐藏的敌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