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能源局物资管理处的日子,对陈成来说,就像是走在一条涂满了润滑油还撒了碎钉子的钢丝上。那把崭新的车钥匙,被他用一块旧抹布包得严严实实,塞在办公室抽屉最深处,每次拉开抽屉都感觉像是在拆一枚哑弹。魏国忠对他的态度明显“亲热”了许多,拍肩膀的频率直线上升,偶尔还会“推心置腹”地暗示一些“操作流程”,比如某些供应商“值得信任”,某些单据“不必抠得太细”。
陈成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受教”笑容,嘴里应着“明白明白”、“魏处经验丰富”,心里却在冷笑:老狐狸,你这是急着拉我下水,好堵我的嘴呢!他牢记诸成的嘱咐:“稳住,沉住气!让他以为你上道了,但又不敢完全放心,这样他才会露出更多马脚。”
另一边,诸成的“暗线”行动悄然展开。他首先锁定的目标是财务室那位人称“铁公鸡”的老会计王姐。王姐干了一辈子财务,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手指沾着永远擦不掉的印泥红,最大的特点就是——雁过拔毛,蝇头小利绝不放过。食堂打饭多拿个免费鸡蛋,领办公用品顺手牵两支笔芯,都是常规操作。更重要的是,她经手物资管理处所有核心账目的原始凭证录入和初步复核。
诸成没直接接触王姐,那太冒险。他通过一个在王姐家附近开小超市的远房亲戚(关系拐了七八个弯,绝对安全)了解到一个关键信息:王姐最近在为孙子即将上重点小学的“择校费”发愁,数额不小,正四处打听门路借钱!这简直是天赐良机!“铁公鸡”终于有急需拔毛的时刻了!
与此同时,他对机要员小赵的调查也有了初步轮廓。小赵,赵卫国,大学刚毕业两年,文质彬彬,沉默寡言,是魏国忠的“御用”机要员,掌管着处长办公室的钥匙、印章、密级文件以及——核心的出入库签批单的流转归档!这小子平时走路都低着头,眼神躲闪,尤其看到魏国忠时,更是像老鼠见了猫。诸成利用技术手段(合法合规地查阅公开信息)查到小赵的父亲患有严重的慢性病,每月医药费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小赵那点死工资,加上魏国忠时不时“恩赐”的一点“辛苦费”,也就勉强维持。
“一个求财(孙子择校),一个求稳(父亲治病),但都被魏胖子攥住了命门!”诸成在电话里跟陈成分析,语气带着一种猎人发现猎物弱点的兴奋,“突破口就在这儿!‘铁公鸡’急需用钱,但魏胖子不可能给她那么大一笔‘择校费’,顶多给点碎银子。我们得给她一个‘更大更安全’的选择。小赵嘛,胆子小,但良心未泯,他经手那些单据,肯定知道有问题,只是不敢说。得想办法让他知道,沉默不是长久之计,换个码头,也许能活得更安心!”
策略定下:对王姐,施以“精准利诱”;对小赵,尝试“攻心为上”。
行动开始。
陈成在明处,首先要制造一个看似合理接触王姐和小赵的机会。恰逢局里要求各处室进行上半年财务自查。陈成作为新处长,亲自抓这项工作,名正言顺。他把王姐叫到办公室。
“王姐,辛苦您了,上半年的账目自查,您是行家,还得您多费心。”陈成态度温和,亲自倒了杯水递过去。王姐受宠若惊,连声说应该的。
陈成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提起:“自查报告要重点突出,特别是那些涉及特种物资、敏感流程的账目,一定要清晰、合规。我初来乍到,很多地方不懂,”他压低声音,带着点“虚心求教”的表情,“比如之前有几笔特种工业润滑油的出库,记录有点……嗯,表述不够详细?这种,自查时要重点梳理清楚,免得日后审计出问题,大家脸上都不好看,您说是不是?”
王姐捧着水杯的手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老花镜后的眼神闪过一丝慌乱。她含糊地应着:“哦,哦,那个啊……是有点……我回去再对对原始凭证,一定弄清楚了汇报给您!”
陈成点到即止,露出满意的笑容:“那就好,有王姐把关,我放心!”他随即又像拉家常似的问起:“对了王姐,听说您孙子快上小学了?准备去哪个学校啊?现在好学校竞争激烈啊……”王姐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大倒苦水,重点小学如何难进,择校费如何高昂,听得陈成连连点头,深表同情。
这场谈话,信息量巨大:
1. 王姐对“特种工业润滑油”的出库问题明显知情且心虚。
2. 巨大的择校费压力是她的软肋。
3. 陈成暗示了“合规自查”的重要性,也表达了对其家庭困难的“理解”。
暗处的诸成,行动更加直接有效。他通过那个开超市的远房亲戚,匿名(用的是不记名的预付卡电话)给王姐打了个电话,声音经过处理:
“王会计吗?听说您孙子要上重点小学了?恭喜啊。不过择校费是个坎儿?这样,我这儿有个‘信息咨询’的活儿,不需要您做任何违规操作,就请您凭专业眼光,看看你们单位最近半年的特种工业润滑油相关账目,有没有……嗯,逻辑上不太通顺或者单据缺失的地方?整理一份简单的说明给我。报酬嘛,足够您孙子安心上好学校。考虑一下?想通了,往超市寄存柜XX号存个纸条就行。” 说完立刻挂断,不留余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