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塑料软盘躺在陈成掌心,薄薄一片,却如同烙铁般烫手。这玩意儿的年纪,比档案库里大多数发霉的纸片还大!3.5英寸,方头方脑,属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古董级存储介质,表面那层撕掉标签的胶痕,像一道沉默的伤疤。
“乔当年借阅银行流水……偷偷复制存下来?”诸成的眼睛在昏暗灯光下闪着狼一样的光,“这他妈……这他妈就是棺材板里蹦出的金疙瘩啊!妈的,乔前辈,讲究!人走了,还给后来人留了颗电子炸弹!”
“炸弹也得能引爆才行!”陈成强压着心脏的狂跳,声音发紧,“这玩意儿现在就是块废塑料!找读盘器!必须找到能读它的电脑和老式软驱!”
接下来的两天,档案库里的灰尘味里掺进了一丝疯狂的“考古”气息。两人像得了失心疯,一边还得装模作样扫描那些“厂区灭鼠行动”的垃圾文件应付可能的监控,一边疯狂地打电话、发信息、托人脉。
手机都快被他们搓爆了。托关系,找门路,翻箱倒柜。目标只有一个:能读取这枚蓝色“文物”的3.5英寸软盘驱动器!
第一个电话打给大学计算机系的师弟。
“啥?软驱?师兄,你不是在博物馆上班吧?那玩意儿早进电子垃圾填埋场了!现在U盘起步都32G!您这需求……太复古了!”
被无情嘲笑。
第二个电话打给旧货市场的老黄。
“老黄,知道哪有收旧电脑配件的吗?要特别老的,带3.5软驱的那种!”
“小陈啊?有倒是有……不过那玩意儿比大熊猫还稀罕!前阵子倒腾旧货,好像见过一台老掉牙的IBM 386还是啥的,上面带了软驱……但不知道还能不能开机,得碰运气!价钱嘛……”
“价钱好说!只要能点亮就行!”
“成!我帮你寻摸寻摸,找到了通知你!”
等待是煎熬的。老王每天进来晃悠一圈,看着两人顶着黑眼圈、头发里都掺着灰、精神却莫名亢奋的样子,浑浊的老眼里满是疑惑,但两包硬中华堵住了他的嘴,他啥也没问。
第三天下午,诸成的手机终于响了,是老黄!
“喂?老黄!找到了?!”诸成的声音激动得劈叉。
“嗯,东西找到了,一台老古董,IBM ThinkPad 755C,自带软驱。我找人试了,软驱灯能亮,应该没坏。不过这电池早废了,只能插电源用。你要就拿走,五百块。”
“要!必须的!谢了老黄!我马上来!”
诸成像屁股着了火,抓起外套就往外冲。
“老陈!搞定了!IBM笔记本电脑!软驱能用!等着接收乔前辈的加密电报吧!”
半个小时后,诸成抱着一个比他公文包还厚重的黑色“砖头”笔记本气喘吁吁地冲回档案库。IBM ThinkPad 755C,灰扑扑的塑料外壳,厚重的屏幕,巨大的键盘,还有侧面那个极其显眼的黑色塑料方块——3.5英寸软盘驱动器口!
两人像捧着圣物,小心翼翼地将厚重的笔记本放在唯一一张稍干净的桌子上,插上老黄附赠的、同样古董级的巨大电源适配器。按下开机键。
“滴——”一声沉闷的自检蜂鸣。
屏幕亮起,刺眼的蓝色背景,白色的DOS字符提示符缓慢地、一行一行地跳出来。
C:>_
一股浓郁的、属于九十年代的电子元件老化气味弥漫开来。
“成了!”两人低吼一声,击了下掌,手心全是汗。
陈成深吸一口气,将那枚承载着巨大希望的蓝色软盘,小心翼翼、屏住呼吸地插入那个黑色的软驱插槽。软盘发出“咔哒”一声轻微的啮合声。软驱指示灯亮起,发出细微却令人心焦的滋滋读盘声。
屏幕上,光标在C:>后面闪烁。
陈成用微微颤抖的手指,敲下命令:
C:> DIR A:
回车!
滋滋……滋滋……
屏幕短暂地停顿了一下,一行白色的字符列表蹦了出来:
Volume in drive A has no label
Volume Serial Number is 123……
“有了!!!”诸成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压着嗓子吼,“乔前辈!真他妈是个人才!这‘遗书’留得敞亮!”
陈成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立刻敲命令查看那个TXT文件:
C:> TYPE A:\README.TXT
屏幕上跳出一段简短、没有任何格式的英文说明:
Source: RedStar Machinery Bank Settlement Records (Compensation Account), Copy. 1993-1995
………
红星机械银行结算记录(补偿账户),复印件!1993-1995!
文件已加密!需要密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