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租界深处,一栋挂着“美孚洋行高级职员寓所”牌子的巴洛克风格公寓楼内。厚重的天鹅绒窗帘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阳光,只留下几盏台灯在昂贵的红木家具上投下昏黄的光晕。空气里弥漫着雪茄的烟雾和咖啡的微苦香气。
杰克·威尔逊(Jack Wilson)穿着舒适的丝绸睡袍,却没有丝毫的慵懒。他站在一幅巨大的东亚军事地图前,眉头紧锁,如同一位研究复杂棋局的棋手。地图上,代表苏联红军的巨大红色箭头,如同燃烧的火焰,正从满洲里、绥芬河、黑河等多个方向,狠狠地楔入标着“关东军”的深棕色区域。旁边散落的几份刚收到的密电,清晰地写着:“苏军攻势迅猛…关东军防线崩溃…装甲集群向长春、沈阳、哈尔滨高速推进…”
“上帝…” 威尔逊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地图边缘的满洲平原区域,“斯大林的胃口真大…远东的格局,彻底改变了。”
作为一名资深的OSS(美国战略情报局)高级分析员,他非常清楚苏联红军以如此规模、如此速度介入远东战场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对日本帝国的最后一击,更将彻底改变战后亚洲,尤其是中国东北的力量平衡。国府在东北的力量几乎为零,而**…在华北和东北的活动早已不是秘密。
他的目光从东北移开,落在了地图下方——上海,这座远东最大的城市,即将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国府接收大员们贪婪的目光,地下党隐秘的渗透,残存日伪势力的惶惶不安…如同一锅即将沸腾的浓汤。而在这复杂的乱局中,威尔逊始终没有忘记那个代号——“幽灵”(Wraith)。
虹口仓库那场堪称教科书级的特种突袭,精准、高效、致命!水上追击战中那枚扭转战局的燃烧瓶,投掷角度和时机完美得如同精确计算过!这些画面反复在他脑中回放。这样一支拥有超越时代战术理念的精锐小队,绝非普通的抵抗武装。尤其是在这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谁能掌握这样的力量,谁就可能在未来的博弈中占据先机。
“陈!” 威尔逊转过身,对着坐在沙发上的一个身影说道。那人正是陈汉生(Chen Hansheng),代号“渔夫”(Fisher),他的得力华裔特工,此刻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卡其布工装,像个小职员。
“杰克,有什么新指示?” 陈汉生放下手中的咖啡杯,坐直了身体。他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浦东外围的搜寻并非易事。
“苏联人动手了,东北很快会成为斯大林的囊中之物。” 威尔逊走到吧台,给自己倒了小半杯威士忌,琥珀色的液体在杯中晃动,“上海这边,国府的接收人员已经开始像秃鹫一样盘旋,但效率低下,**横行。地下党…他们肯定也在行动,而且更隐蔽,更有组织性。”
他抿了一口酒,目光灼灼地看着陈汉生:“‘幽灵’(Wraith),还有他可能幸存的消息,是我们手里一张潜在的牌。找到他,或者确认他的下落,对我们评估甚至影响上海乃至华东未来的地下力量格局,至关重要。我们不能让这样的人才完全倒向另一边(指**),或者被国府的蠢货们毁掉。”
陈汉生点点头:“我明白。浦东那边,我通过渔民网络一直在搜寻,但范围太大,消息很模糊。有人说看到有重伤员被救走,但具体是谁,在哪,无法确认。只知道方向大致在靠近浙东的海域,而且…似乎和最近象山那边爆发的诡异疫情区域有重叠。” 他提到疫情时,眉头微皱。
“疫情?” 威尔逊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信息,“什么疫情?”
“很蹊跷。” 陈汉生回忆着渔民们惊恐的描述,“象山港外几个渔村,突然很多人发高烧,咳血,皮肤溃烂…死得很快。当地传得很邪乎,说是海龙王降灾,也有人私下嘀咕…像鬼子搞的毒菌。”
“细菌武器?!” 威尔逊眼神一凛,立刻联想到了“幽灵”摧毁的目标——那个疑似日军特种部队守卫的据点!“这很可能和‘幽灵’最后执行的任务有关!他摧毁的目标,极可能就是一个细菌武器据点!如果他还活着,并且接触过那些东西…” 他瞬间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潜在的利用价值。
“陈!” 威尔逊的语气变得异常严肃,“你立刻返回浦东区域!利用‘阿生’的身份,重点做两件事:”
“第一,继续动用所有渔民关系网,不惜代价,搜寻那个重伤员的下落!目标特征:男性,青壮年,严重外伤(可能涉及胸腹、手臂),高烧昏迷状态。发现线索,立刻回报!”
“第二,密切关注象山疫情的发展!尝试收集第一手信息,症状、传播方式、死亡速度!如果可能,秘密搞到一点病理样本!这很重要!记住,自身安全第一,绝不能暴露身份!”
他走到书桌前,快速写下一张纸条,盖上一个特殊的印章,递给陈汉生:“这是新的联络频率和紧急呼叫密码。另外,带上这个。” 他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小巧的金属盒,打开,里面是几支封装在玻璃管里的淡黄色粉末和一次性注射器。“盘尼西林,真正的美国货。如果…如果真的找到‘幽灵’,而他需要救命,这就是我们的‘橄榄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