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 第78章 十万将士怒吼如雷,战意冲天!

这一礼,饱含对种师道的敬意。

老将军虽未明言,实则已将西军的百年传承托付于柴皓。

......

汴梁城内,金使时立爱再度踏入皇宫。

赵桓与吴敏等大臣神色局促,尤以李邦彦最为尴尬。

他奉命处斩炮击金军的王三郎,却被几名军汉戏耍,让犯人逃脱。

此刻时立爱正厉声质问:既已议和,宋国为何纵容士兵袭击我大金将士?

罪魁竟还投奔了柴皓!

莫非宋廷要两面三刀?

莫以为勤王军至便可高枕无忧!

我大金在太原尚有五万雄师,随时可再发三十万铁骑南下!

届时,定教宋国山河破碎!

金使面若寒霜,言辞锋利如刀。

大宋的天子与群臣,在他面前竟如奴仆般卑微!

时立爱越是强硬,赵桓与吴敏等人便越发惶恐不安……

赵桓与吴敏等人在朝堂上作威作福,动辄呵斥臣子,滥施刑罚。

可面对金国使者时立爱时,他们却软如烂泥,稍被训斥便惊慌失措。

“金使明鉴!那霹雳炮手本欲在城外处决,首级献予二位元帅!”李邦彦慌忙解释,满脸谄媚,“谁知那贼人买通行刑士卒,叛逃投奔柴贼!此事与大宋绝无干系!”

这番说辞与事实颇有出入,不过是为推卸罪责罢了。

时立爱冷眼不语,显然不满。

他心知肚明——赵宋君臣绝无胆量放走炮手。

但借题发挥,索要更多利益才是他的目的!

耿南仲眼珠一转,立刻会意:“金使有何要求,但说无妨!凡大宋所有,必令二位元帅称心!”

时立爱微微睁眼,却仍怒容未消:“阁下此言轻巧!尔等此举,辱我大金颜面!莫非以为些许财物便能抹平此事?难道我大金元帅是贪利忘义之徒,不顾将士性命、国体尊严?”

弱国无外交,赵宋君臣对金国素来畏惧。

此刻被连连质问,赵桓等人哪敢辩驳?

他们既怕触怒金国,又想借金兵剿灭柴皓,只得赔笑:“金使言重了!大宋岂敢怠慢二位元帅与大金?究竟如何平息怒火,还请金使示下!”

我大宋愿倾尽举国之力,博取大金欢心!

此言一出,纵使时立爱早已看透赵宋君臣的无能与软弱,仍不免心生厌恶。

如此昏聩的皇帝与佞臣,宋国上下不堪一击,倒也理所当然!

即便军中尚有热血男儿,也被这腐朽朝廷消磨殆尽!

皇帝与权臣视国家如囊中私物,肆意榨取,何曾想过誓死扞卫?

又怎能指望军民为大宋效死?

不过,尽管时立爱对赵桓君臣的谄媚之言深感不齿,但作为金国使节,他乐得遇上这般软弱的对手。

如此一来,谈判桌上无需周旋,金国大可狮子大开口!

时立爱整了整衣襟,朗声道:既然宋国诚意十足,那便谈谈条件。

我大金要求宋国赔偿军费——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

另割让河间、中山、太原三镇予我大金!

此外,需赔偿军粮百万石,并派宋军护送我金军出境,沿途不得袭击,不得拦截辎重!

这番条件抛出,纵使赵桓与吴敏、耿南仲等君臣再昏庸,此刻也瞠目结舌!

他们万万没料到,金人竟贪婪至此!

单是金银之数,即便搜空汴梁也难以凑齐!

大 素以铜钱流通,国库金银储备本就不丰。

若按一两银折一贯钱算,这笔赔款高达一亿贯——恰是大宋全年岁入!

可这些银钱大半用于供养冗官冗兵,太上皇赵佶修座艮岳尚需强征花石纲,遑论筹措天价赔款?

更何况,太原三镇乃边防咽喉,若割让金国,中原腹地将门户洞开!

届时金军铁骑,岂非来去自如?

年年都能南下劫掠!

到那时,就算宋金联手灭了柴皓,金国转眼就会成为宋国新的威胁!

赵桓他们再糊涂,也明白太原三镇的战略意义,绝不可轻易割让。

至于赔偿金军百万石粮草和护送金军离境,这些倒还能接受。

即便耗尽大宋十年积蓄,也凑不出如此巨款。

但汴梁城内的金银财宝,我们愿悉数搜刮,务必让大金满意!

只是太原三镇关乎大宋命脉,恕难从命。

还请金使三思,另提条件。

殿内,时立爱闻言骤然变色:方才还说竭尽宋国之力讨我大金欢心!

如今区区金银城池,就这般推诿搪塞!

若真惹怒我大金铁骑,挥师南下荡平中原,届时宋国四百军州尽归大金!

金银尚可商议。

太原三镇,必须割让!

......

金银之事尚可通融!

太原三镇必须归我大金!

时立爱在汴梁皇宫图穷匕见,语气不容置疑。

实际上,五百万两黄金、五千万两白银的天价赔偿,不过是谈判策略。

金国虽贪图钱财,却也清楚这对富庶的宋廷而言仍是难以筹措的天文数字。

这个时代连白银都未成为主流货币,遑论如此巨款?即便后来的明朝因海外白银流入得以普及银钱,朝廷也难一次性调拨这般数额。

时立爱故意抬高金银价码,正是为留出讨价空间。

但金银可议,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绝无让步余地!

这三处战略要地,才是金国真正的目标!

太原控河东而接雁门,金军自五万兵马围城后,便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若得此要塞,汴梁命脉尽在金军掌控,随时可挥师南下!

中山府同样关键,占据此地便能随时进犯河北西路。

中山之名源于太行山,此地扼守太行要冲,山中八陉贯通河北与河东。

北出中山可逼幽燕,加之河间府,金军驻此两镇,南下北上皆可自如,更能直捣柴皓的幽州老巢。

若金国自燕山发兵,南北夹击,柴皓的幽州基业将腹背受敌。

此外,柴皓已夺回磁州、邢州等河北失地,若金国不占中山、河间,以宋廷之懦弱,迟早被柴皓收入囊中。

届时,幽州本部与中山、河间及河北诸州连成一片,柴皓势力将覆盖北方半壁。

金国再想剿灭,难上加难!

唯有占据河间、中山,方能切断柴皓河北与幽州之联系,分其势而击之。

不过,时立爱不会向赵宋君臣和盘托出。

在他眼中,赵桓、吴敏之流毫无合作价值——正如当年联金灭辽,金军横扫辽境,宋军却迟迟不动,最终败于白沟河,连幽州都拿不下。

与其让宋廷拖后腿,不如先灭宋以壮金国,再全力剿灭柴皓。

眼下,必须限制柴皓扩张,而河间、中山、太原三镇正是钉死其势力的关键。

赵桓咽了咽唾沫,试探道:“金使……可否再议?大宋愿加赠粮草或岁币……”

时立爱冷笑:“宋主真是舍命不舍财!莫非以为大金索要三镇是为攻宋?别忘了,柴皓已夺河北多地,若他站稳脚跟,汴梁便是下一个目标!”

金国若得河间、中山、太原三镇,便可驻守重兵。

届时金宋联军南北夹击,助宋廷收复河北失地。

而后合兵南下直取幽州,我大金再发兵北上,必叫那柴逆插翅难逃!

时立爱此言一出,赵桓瞳孔骤缩——

河北诸州尚在柴皓之手!

金人虽劫掠成性,终究只为求财,无意久据中原;

而柴逆抗旨不尊、收揽民心,分明志在天下!

此贼方为赵宋心腹大患!

太原三镇可弃,柴逆必须除!

赵桓猛拍御案:准奏!割让三镇!

和议既成,赵桓与耿南仲搜尽汴梁金银,得金二十万两、银四百万两,民间积蓄为之一空。

百姓怨声四起,然金人恐逼反宋廷,且忌惮柴皓铁骑,遂纳此数北归。

靖康元年二月底,十万金军押运财帛粮草启程,宋廷遣使持割地诏书随行,命三镇官吏献城投降。

为防宋军袭扰,金人更令赵桓下旨:宋军需护送至黄河,不得越旗追击。

西军将士愤懑难平,却见黄河北岸已立禁旗,上书过界者斩。

牟驼岗大营内,柴皓闻讯冷笑提缰。

身后两万铁骑、八万步卒列阵如林。

出兵!

十万雄师轰然开拔,战旗卷破残冬。

牟驼岗上,柴皓一身白袍银甲,策马立于山巅。

前方,十万将士士气如虹,列阵而出,如洪流般涌出大营!

原本的八万步骑,为何增至十万?

只因赵宋与金国议和赔款的这一个多月里,西军之中如吴玠、吴璘这般的热血儿郎,纷纷率部来投!

汴梁城内,亦有不堪朝廷屈辱的禁军将士,愤而投奔柴皓。

此外,王渊率领敢战士从雄州赶来,亦有众多勇士加入。

短短月余,柴皓麾下便多了两万精锐!

其中,大半为西军子弟与雄州敢战士!

令人意外的是,汴梁朝廷对此竟毫无察觉,就连金军也未发现柴皓已悄然扩军至十万!

王渊的敢战士自不必说,岳飞、高宝等人本就是敢战士出身,与幽州军交好,故有数千人慕名而来。

西军方面,种师道掌控得力,送来的皆是各家将门嫡系子弟。

如今局势明朗,柴皓崛起之势已不可阻挡。

初至汴梁时,他仅率万余骑,而今不过两月,麾下已有十万雄师!

如此迅猛之势,足见天下义士皆心向柴皓!

西军诸将或愤于朝廷昏聩,或恨金人猖狂,或为子弟前程考量,皆默契配合,将此事瞒得密不透风。

营帐数目未减,外人自然无从察觉。

今日,便是这十万大军首次出征!

“将士们!赵宋朝廷懦弱无能,坐拥大军却不敢抗金,反以金银粮草媚敌,更欲割让三镇,效仿石敬瑭 求荣!”

“尔等——可愿答应?!”

柴皓横枪立马,声震四野。

“不愿!”

“不愿!”

“不愿!”

十万将士怒吼如雷,战意冲天!

十万铁血儿郎齐声怒吼,人人面红耳赤,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说得好!

绝不能!

金贼掠走的财宝,是汴梁百姓的血泪结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