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 第16章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第16章

作者:想要给0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2:22:49

他日若得天下,定要吸取历朝教训,开创亘古未有之盛世!柴皓暗自立誓。

随即亲手搀起为首老者,对众人朗声道:诸位请起,这赋税本王收下了。

柴皓既已收取百姓赋税,自当与麾下将士肩负起守护之责。

他将调派兵卒前往各州县,清点税赋,同时驻守当地,操练兵马,护佑乡民,维持治安,审理讼案!

父老们若有冤屈或难处,皆可前往驻地,或亲上梁山寻柴皓相助!

听闻此言,众百姓心中大定。

柴王不仅愿庇护他们,更派兵驻守州县,从此再不必畏惧朝廷!

或者说,不必畏惧那腐朽的大宋旧朝廷!

因柴皓如今所做之事——练兵护民、安定秩序,本就是朝廷之责!

虽未称王,他却已掌控京东数州民心民力,俨然一方新朝气象!

“多谢柴王恩德!”

众父老再三拜谢,随后在朱贵引领下离山。

柴皓亦迅速调遣人马,前往归顺州县,主持驻军、征税及治安事宜。

兵马仅驻于城外村镇,州府县城暂未进驻。

民心既归,那些城池不过孤悬之地,名义上仍属朝廷,实则城外广袤乡土与税赋人口,尽归柴皓所有。

不错,正是以乡野围困城池!

派驻各地的兵马从各军抽调,既可就地练兵就食,减少粮草转运损耗,又能与百姓亲近,巩固军民之情。

日常除操练外,驻军主要维护治安、协理征税。

民事管理则交由柴皓多年培养的文职人才——他们多出自柴氏势力及附庸。

柴氏身为前朝皇族,支脉遍布沧州、河北、京东、江南,族中不仅经营田庄,更涉足商贾,生意通达南北。

麾下不乏经商之才与落第文人。

即便上了梁山,柴皓仍牢牢掌控柴氏商路与人才网络。

如今数州归附,正是历练这些人才的良机。

实际上,柴皓眼下并不依赖这几州税赋。其财源有三:

一是宋江时代梁山积存;

二是对宋作战所获——仅大败刘延庆一役,便缴足二十万大军数月之资。

柴氏家族几代人打下的产业,在柴皓手中已发展成庞大的商业帝国。这些产业表面低调隐蔽,外界鲜少知晓它们皆属柴皓所有。

这座商业帝国每年创造的利润,足以支撑十万大军的军需开支!

当初宋江统领梁山时,柴皓并未动用这笔财富。如今自己执掌梁山,这些资金正好用来养兵。

散尽金银,换得江山!

即便从商业角度考量,这笔交易也绝对划算!

柴皓根本不缺钱财,之所以接受周边数州百姓缴纳的赋税,一是为了赢得民心,二是以这些州县为根基,培养自己的行政人才。

正当柴皓安排好各地人事,准备去李师师房中享受那双玉手按摩时,朱贵又匆匆赶来。这次他还带着一位颈挂官印、温文尔雅的中年男子。

启禀主公,属下刚送走乡亲们,就在水泊边遇见挂着官印的郓城知县时文彬。他说要求见主公,属下便将他带来了!

柴皓闻言剑眉微扬,露出诧异之色。

时文彬,大宋朝廷正经的进士出身,七品知县。他竟会主动上梁山,倒是有趣...

下官时文彬,拜见柴王。

朱贵身后那位儒雅的中年男子恭敬地向柴皓行礼。

时知县乃朝廷命官,怎可向我这个反贼行礼?

柴皓故意露出惊讶之色,实则揣测着时文彬的来意。这位年轻知县不过三十出头,却挂着官印前来,实在令人费解。

时文彬闻言,脸上浮现苦涩笑容。

这位知县心中更是苦不堪言。他寒窗苦读十余载,在人才济济的大宋科举中脱颖而出,不到三十岁便当上七品知县。按常理,本该仕途坦荡,三年任满即可升迁。若不卷入朝堂党争,至少能官至四五品。运气好的话,甚至有望位列六部重臣。

这本是大宋进士标准的晋升之路。可时文彬偏偏时运不济...

他管辖的地方,正是郓城县!

初到郓城任职时,时文彬也曾满怀雄心,立志治理好此地,三年任满后考绩优异,便可升迁。

因此,时文彬上任后,为官清廉,处事公正。心怀仁善,常存怜悯。审理田产纠纷,必先明辨是非;处置争斗,必先分清轻重。

在这 污吏遍地的宋朝,他算得上难得的好官。

然而,谁能料到,这郓城县竟是江湖豪强与绿林好汉的聚集之地!

他倚重的押司宋江,竟是隐藏的江湖魁首!

东溪村的保正晁盖,暗中贩卖私盐,更纠集一伙强人,劫走了梁中书献给蔡太师的生辰纲!

后来晁盖逃上梁山,落草为寇。

石碣村的阮氏兄弟、东溪村的教书先生吴用,皆是晁盖的同伙。

紧接着,宋江也犯下大罪,几经波折后投奔梁山。晁盖死后,宋江的势力甚至超越了他!

就连县衙的都头雷横与朱仝,最终也上了梁山。

宋江成了梁山之主,吴用担任军师,阮氏兄弟统领水军,屡次击败朝廷大军,连高太尉也曾被生擒。

雷横与朱仝亦是梁山排名靠前的头领。

而这些赫赫有名的反贼,都曾是时文彬治下的百姓!

梁山泊,更是郓城县的辖地!

如此一来,时文彬便遭了大殃。

治下出了这么多反贼,本该被革职问罪!

可郓城县已成烫手山芋,无人敢接,时文彬只得戴罪留任。

这一留,便是六七年!

三年又三年!

时文彬也从当初意气风发的年轻进士,变成了如今暮气沉沉的中年人。

好不容易等到宋江等人接受招安,他以为苦难终于结束。

谁知柴皓横空出世,闹出的动静比宋江更大!

他绑了高太尉并斩首,大败刘延庆二十万大军,闯入汴梁城,痛骂皇帝,箭射天子,还抢走了皇帝钟爱的花魁李师师!

尽管这些与时文彬无关,可梁山名义上仍是郓城县的地盘!

朝廷奈何不了柴皓,难道还治不了他时文彬?

得知柴皓在汴梁的所作所为后,时文彬终日惶恐,以为大限将至,只等朝廷派人拿他问罪。

然而,左等右等,朝廷的人没来,反倒是括田所的税吏宦官纷纷逃回汴梁。

济州府的官吏与兵马,也不敢踏出城门一步。

时文彬与郓城县,转眼成了无人过问的化外之地。

五月正值夏收时节,百姓本该向官府缴纳赋税。郓城县令时文彬原想照例派人下乡征税,毕竟县衙官吏的俸禄都靠这些钱粮维持。不料辖内百姓纷纷前往梁山朝拜柴皓,竟要将税赋交给这位梁山首领。

眼见县衙官吏因领不到俸禄相继离去,时文彬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县令。他既不敢弃城逃回故乡,怕连累家人;又不愿继续当个有名无实的县令。思虑再三,这位县太爷索性带着官印直奔梁山。

此乃郓城县令印信,今日献与柴王。时文彬满脸羞愧地说道,恳请柴王发兵接管郓城。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若蒙宽恕,容我离任,也好向朝廷交代是为兵败而走,给城中百姓谋条生路。

柴皓闻言立即会意。这位县令身处两难境地:既不能违背朝廷,又无力对抗梁山势力。更难得的是他并非贪生怕死之徒,而是为百姓生计主动来献城。如此清正能干的官员,若在别处为官,恐怕早已升迁。

时县令言重了。柴皓笑道,我柴皓若占城据地,岂不与方腊、田虎之流无异?这番话让时文彬听得目瞪口呆——哪有人自称只是个反贼的道理?

柴皓竟敢单枪匹马杀入汴梁城,生擒朝廷太尉,当面斥责并箭射天子,还夺走了皇帝最宠爱的花魁!

这等行径岂是普通叛逆所为?

即便是江南称帝的方腊,河北称王的田虎,闹出的动静都不及梁山柴皓这般惊天动地!

你已是当世头号反贼,却既不占据城池,又不自封王号?

这不是耍无赖是什么?

时文彬却哑口无言。

虽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典故尚未流传,但熟读史书的他明白柴皓所言确有道理。

自古最先称王称帝者,往往成为众矢之的。

秦末陈胜吴广率先称王,却最早覆灭,最终让刘邦得了天下。

汉末张角 最先败亡,袁术称帝亦最早殒命。

隋末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谁先称帝谁就先遭剿灭。

在当权者眼中,名分大过天!

但凡有人敢公然称帝,哪怕只有三五个喽啰,也必须全力剿灭——这是对朝廷正统的挑衅!

反之,若不称王称帝,即便势力再大,也不会成为首要打击目标。

因此柴皓虽声势浩大,只要不公然称王,朝廷尚可睁只眼闭只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