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镇乾坤!现代兵王携九凤杀疯了! > 第151章 靖王反扑势汹汹,舆情战场初交锋

御书房内定下的改革方略尚在酝酿,来自靖王的反扑便已如疾风骤雨般袭来。

这次,对方舍弃了直接的刺杀和下毒,转而开辟了另一个更为阴险,也更难防范的战场——舆论。

先是京城几个颇有名气的茶楼酒肆里,说书人的段子悄然变了味道。

不再讲才子佳人、英雄传奇,而是含沙射影地说起“少年得志易轻狂”、“奇技淫巧或乱国本”,虽未点名道姓,但听者稍一联想,便知矛头指向的是谁。

紧接着,一些以“清流”自居、实则与靖王府往来密切的言官开始上奏。

奏章里不再纠缠具体政事,而是大谈“为臣之道”,抨击“某些新进之臣”,仗着些许微功,“结交江湖匪类,蓄养门客,其心叵测”,更“以工匠之术蛊惑君心,长此以往,恐动摇国本”。

流言如同瘟疫,在京城士林和部分百姓中悄然蔓延。

“听说了吗?那位萧学士府上,经常有来历不明的江湖人进出,神神秘秘的。”

“可不是,据说他弄的那个什么军工坊,烧钱如流水,谁知道里面在搞什么名堂?”

“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怕是德不配位啊……”

这些言论阴险之处在于,它们并不直接指控萧辰谋反或具体罪行,而是不断质疑其品德、动机和行为的正当性,试图在道德层面将其污名化,从而动摇女帝和朝野对其的信任。

皇宫内,女帝凤倾凰看着案头几份措辞“恳切”、实则包藏祸心的弹劾奏章,凤眸微冷。

她自然清楚这是靖王的手笔,但流言如风,堵不如疏,如何有效地反击,是个难题。她将目光投向刚刚被召见的萧辰。

“萧卿,市井流言,朝堂攻讦,你可听到了?”

女帝语气平静,听不出喜怒。

萧辰躬身:“臣听到了。”

“有何感想?”

“跳梁小丑,吠影吠声而已。”

萧辰神色不变,“陛下,与其争辩,不如让事实说话。”

“哦?如何让事实说话?”

“陛下可曾记得,臣与墨家、金会长正在筹办的《京华邸报》?”

萧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正是时候,让它发出声音了。”

就在靖王党羽以为舆论攻势初见成效,沾沾自喜之时,一份格式新颖、印刷精良的《京华邸报》创刊号,悄然出现在京城的各大书坊、茶馆,甚至通过金灵儿商会的渠道,流向各州县。

这第一期邸报,头版头条并非政论,而是题为《国之利器:细数军工标准化与火药改良带来的边防之变》的长文。

文章用详实的数据(隐去核心机密),平实的语言,讲述了标准化的军械如何提升了边军战斗力,减少了损耗;改良火药如何在北狄之战中发挥关键作用,减少了我军将士的伤亡。

文中还附了几位匿名边军老卒的“感言”,感谢朝廷提供了更精良的装备,让他们能更好地保家卫国。

另一版则刊登了《商通南北:边境榷场重启后的民生新貌》,描绘了边境贸易如何让大胤的茶叶丝绸换回了急需的战马皮毛,如何带动了边境城镇的繁荣,为无数百姓提供了生计。

文章只陈述事实,不直接反驳任何流言,却字字句句都在展示萧辰所做之事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更强的国防,更繁荣的经济,更安稳的民生!

与此同时,在邸报一个不显眼的版面,刊载了几则“奇闻趣事”:

“某御史昨日当街纵马,踏伤老农,扬长而去,与其平日所倡‘仁爱’之言,大相径庭。”

“据闻,某位屡次上书抨击‘与民争利’的事件中,其家族暗中操持京城多家当铺、米行,利润颇丰。”

“某清流翰林,被曝出与外藩商人过从甚密,常有贵重礼物往来……”

这些“趣闻”虽未点名,但指向性明确,而且细节丰富,时间地点人物(隐去姓名)俱全,引得读者纷纷猜测,对号入座。

而被影射的几位,正是此番弹劾萧辰最为卖力的靖王党羽!

这自然是萧辰动用了金鸽儿的情报网,结合帝经对那些官员行为模式的分析,挖出的黑料。

帝经能微观分析信息,辨别真伪,更能从庞杂的信息中找出关联和规律,锁定最有可能的突破口。

一正一反,双管齐下。

《京华邸报》一出,京城舆论风向顿时为之一变!

百姓们看着邸报上描述的边防稳固、商贸繁荣,再对比那些虚无缥缈的“品德”指责,心中自有杆秤。

“看看,萧学士做的都是实事!哪像那些官老爷,只会动嘴皮子!”

“就是,我家亲戚在边境跑商,都说现在日子好过多了!”

“那几个被点名的官,屁股底下也不干净嘛,还有脸说别人?”

士林之中,议论的焦点也从对萧辰的质疑,转向了对《京华邸报》本身的好奇,以及对那几个被“趣闻”点名的官员的嘲讽。

墨家寒门士子执笔的文章,朴实有力,更易引起普通读书人的共鸣。

而那几位被隐晦揭短的官员,则是又惊又怒,惶惶不可终日,再不敢轻易出头弹劾。

靖王府内,听着手下汇报舆论的逆转,靖王脸色铁青,狠狠将手中的茶杯摔得粉碎!

他没想到,萧辰的反击如此迅速,如此犀利!

不直接辩白,而是用事实为自己正名,更用揭短的方式让他的人不敢妄动!

这《京华邸报》……竟有如此能力!

“查!给本王查清楚,这邸报背后都是些什么人!

还有,我们手里掌握的那些文人,都是吃干饭的吗?给本王写文章,驳倒它!”

靖王怒吼。

然而,第一回合的舆论交锋,萧辰凭借《京华邸报》这把新磨的利剑,以及帝经和金鸽儿情报网的辅助,已稳稳占据上风。

舆情战场,初战告捷,但萧辰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靖王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他必须抓紧时间,推动改革,巩固势力,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