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本宫靠赶集养活了全王朝 > 第153章 新出路

本宫靠赶集养活了全王朝 第153章 新出路

作者:喜欢仓鼠的牧小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1:40:05

南郡郡守李崇,是军功出身的老秦人,性格刚毅,但于文教一道,确实不甚了了。此刻,他正在书房内,对着郡丞呈上的关于郡学进展的竹简,眉头紧锁。

“郡学选址已定,就在城东原一处废弃的驿馆,修缮需钱五千贯,人工三百……生员招募,目前仅得四十七人,距离额定百人之数尚远……

师资除王焕外,仅有本地两位老儒,皆言只通齐篆、楚文字,于秦篆需从头学起……”

他烦躁地站起身,在室内踱步。朝廷的考课像鞭子一样抽在他背上。他仿佛已经看到岁末大计时,御史大夫那冷峻的目光,以及自己因“兴学不力”而被贬斥的场景。

“不行!”他猛地站定,对门外喝道:“来人!传令给工曹,郡学校舍修缮,钱粮加倍,限一月内完工!告诉户曹,再出告示,凡送子弟入郡学者,其家明年赋税减免半成!还有,让王焕来见我!”

片刻后,王焕步履沉稳地走了进来,行礼如仪。

“王学官,坐。”李崇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些,“这兴学之事,陛下重视,本官亦深知其重。然南郡情况特殊,旧楚遗风甚浓,推行秦篆,阻力不小。你有何良策,可速见成效?”

王焕不卑不亢,从容道:“郡守大人,下官以为,欲速则不达,然亦有捷径可循。

其一,可先集中培训一批能教授秦篆的‘蒙师’,不拘出身,甚至可请那两位老儒,由下官亲自教导他们秦篆,考核合格后,派往各乡里,乃至富户之家,先行传授。

其二,可编印一些秦篆与楚文字对照的常用字表,方便当地人学习转换。其三,教学之初,不必急于求深,可先教子弟书写自家姓名、籍贯,以及‘皇帝陛下万岁’、‘大秦万年’等吉语,既学了字,也宣示了忠心。”

李崇听着,眼中渐渐露出光彩。王焕的办法,务实而高效,直指核心。“好!就依你之言!所需人手、物料,你尽管提!本官只要结果!”他拍了拍王焕的肩膀,

“王学官,你来自清辉,深谙陛下之意。此事若成,本官定在考课文书上,为你请功!”

压力之下,李崇这样的地方大员,不得不将兴学作为头等政事来抓,而王焕这样的专业人才,则获得了施展的空间。

帝国的意志,通过考课这根指挥棒,与基层的执行力开始紧密结合。

位于帝国西陲的临洮县,新设立的县学终于在一片忙碌中开了蒙。

校舍是利用旧有的祠庙改建的,虽稍显简陋,但打扫得干干净净。清晨,数十名年龄不一的学子,穿着虽然朴素但浆洗得干净的衣裳,带着好奇、紧张甚至些许茫然,走进了学堂。

他们中有关中移民的子弟,也有本地羌人与秦人混血的后代。

讲台上,年轻的教习是郡里派来的,同样是清辉学堂的毕业生。他手中拿着标准的《秦文基础》竹简。

“今日,我们学习第一个字——”教习转身,用木炭在打磨光滑的木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一个结构匀称、笔画规整的篆字。

“秦。”教习的声音清晰而有力。

“秦——”孩子们稚嫩而参差不齐的声音在学堂里回荡。

“这是我们国家的名字,大秦的秦。”教习解释道,“记住它的写法,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皆有法度,不可错乱。”

窗外,一些送孩子来的家长并未离去,他们蹲在墙角,听着里面传出的读书声,神情复杂。有对未知文化的敬畏,有对孩子未来的期盼,也有一丝对自身不识字的怅惘。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书同文”的宏大意义,但他们隐约感觉到,孩子们学习的这种文字,似乎与朝廷的公文、与远在咸阳的皇帝陛下,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掌握了它,或许就意味着一条不同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新出路。

喜欢本宫靠赶集养活了全王朝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本宫靠赶集养活了全王朝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