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退婚?废你江山做女帝! > 第116章 疑心种·太后拈香祷「孽缘」

夜更深了,慈宁宫内的混乱却并未完全平息。

小桂子的惨叫声如同冰冷的楔子,一下下敲打进每个人的骨髓里。庭院中那滩尚未完全清理干净的血污,以及空气中挥之不去的血腥和恐惧气息,无声地宣告着这座宫殿女主人的绝对权威和疯狂。

宫人们面色惨白,眼神躲闪,行走间踮着脚尖,恨不得化作一缕青烟,生怕发出任何一点多余的声响,便会招来灭顶之灾。彼此之间再无交流,甚至连眼神接触都尽量避免,信任的基石已在猜忌和检举中彻底崩塌,只剩下**裸的提防和恐惧。

太后吕氏被徐嬷嬷和两个大宫女颤巍巍地扶回了正殿。经过这一夜的连番刺激、愤怒和恐惧的极致透支,她似乎被抽干了所有力气,如同一件被揉皱的华服,萎顿在凤榻之上,只剩下急促而微弱的喘息。

「都…都退下…」她挥了挥手,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徐嬷嬷留下…」

宫人们如蒙大赦,屏着呼吸,悄无声息地鱼贯而出,轻轻掩上了殿门。沉重的殿门隔绝了外面的寒气,也仿佛暂时隔绝了那些令人窒息的血腥和混乱,但殿内弥漫的压抑和惊惶却丝毫未减。

徐嬷嬷端来一碗新煎的参汤,小心翼翼地试了试温度,才递到太后唇边:「娘娘,您多少喝一点,提提神…您这一天水米未进,身子怎么熬得住啊…」

太后没有像之前那样打翻,只是疲惫地闭上眼,就着徐嬷嬷的手,勉强啜了几口。温热的参汤似乎稍稍驱散了一些浸入骨髓的寒意,让她冰冷的指尖恢复了一点知觉。

「你说…」太后忽然开口,眼睛依旧闭着,声音飘忽,「哀家是不是…真的老了?不中用了?」

徐嬷嬷心中一惊,连忙道:「娘娘您这是哪里话!您是真凤临世,千秋鼎盛!不过是些宵小作祟,一时障目罢了…」

「障目?」太后猛地睁开眼,眼底血丝密布,闪烁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光,「一次是障目,两次三次呢?刺客能摸到哀家床边!魇镇之物能埋到哀家宫苑里!现在连哀家身边不起眼的小太监,都能掏出不该有的东西!徐嬷嬷,你告诉哀家,这慈宁宫,还是哀家说了算吗?这宫里的人,哀家还能信谁?!」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歇斯底里的震颤,枯瘦的手死死抓住徐嬷嬷的手腕,指甲几乎嵌进肉里。

徐嬷嬷疼得脸色发白,却不敢挣脱,只能强忍着安慰:「娘娘息怒!您是一国之母,天下至尊,这宫里宫外,自然都是您说了算!那些个背主忘恩的东西,查出来一个处置一个,绝不姑息!您千万保重凤体,万不可为了这些腌臜事伤了心神…」

「处置?呵呵…」太后发出一阵低沉而诡异的笑声,松开了手,目光空洞地望着殿顶繁复的藻井,「哀家处置得还少吗?可为什么?为什么就是不得安宁?先是惠妃…现在又是谁?是谁不肯放过哀家?是谁?!」

「惠妃」两个字如同一个禁忌的开关,让太后的情绪再次激动起来,呼吸变得急促。

徐嬷嬷脸色微变,连忙压低声音:「娘娘,慎言啊…惠妃娘娘都故去那么多年了,陛下也…」她及时刹住话头,小心地观察着太后的神色。

太后却仿佛被触动了某根隐秘的心弦,眼神变得恍惚起来,喃喃自语:「是啊…都那么多年了…可有些债,欠下了,是不是永远都还不清?她是不是…从来就没离开过?一直在看着…等着看哀家的报应…」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森然意味。殿内的烛火似乎也随之轻轻摇曳了一下,投下幢幢鬼影。

徐嬷嬷听得后背发凉,连忙岔开话题:「娘娘,您就是太累了,胡思乱想。要不老奴扶您去佛堂静静心?给菩萨上柱香,念念经,什么邪祟都不敢近身的。」

「佛堂…对,佛堂…」太后像是抓住了什么救命稻草,挣扎着要起身,「菩萨…菩萨会保佑哀家的…会的…」

徐嬷嬷和两个大宫女连忙上前,搀扶起虚弱不堪的太后,一步步走向正殿西侧的暖阁。那里被布置成了一间小巧却极其精致的佛堂,供奉着一尊白玉观音,终日香烟缭绕。

冷焰垂首躬身,混在几个负责掌灯和捧香的低等宫女之中,跟着进入了佛堂。她心跳平稳,眼神低顺,完美地扮演着一个惊魂未定、唯唯诺诺的小角色。

佛堂内,玉观音宝相庄严,慈悲俯视。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檀香气息,似乎能让人宁心静气。

宫女们点燃了更多的蜡烛,将佛堂照得亮如白昼,仿佛要驱散一切阴霾。

徐嬷嬷亲自取来三支上好的檀香,在长明灯上点燃,恭敬地递给太后。

太后接过香,双手却颤抖得厉害,试了几次都无法将香稳稳地插入香炉。徐嬷嬷赶忙上前帮忙。

终于,三炷清香插入炉中,青烟袅袅升起。

太后怔怔地望着那缕缕青烟,仿佛要通过它们,窥视另一个世界的答案。她缓缓跪倒在蒲团之上,双手合十,干裂的嘴唇微微翕动,开始无声地诵念经文。

所有宫人都安静地跪伏在地,不敢抬头。

佛堂内一时间只剩下烛火噼啪的轻微爆响和太后那几乎听不见的、破碎的诵经声。

时间一点点流逝。太后的诵经声渐渐停止,她只是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一动不动,如同化作了一尊雕像。

就在众人跪得膝盖发麻,以为太后快要睡着或者晕厥过去时,她忽然极其轻微地、含混不清地吐出了一句话。

声音极低,如同梦呓,但在极度寂静的佛堂里,却清晰地钻入了离得最近的几个人的耳朵里。

「惠妃…你的债…何时能清…」

「……」

跪在后面的冷焰,猛地抬起了头,虽然瞬间又低了下去,但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极致的震惊和凛然!

惠妃?!

这个名字,她不是第一次在慈宁宫听到!卷4末尾,太后与灰衣人密会时,就曾提及「惠妃旧案」!而此刻,太后竟然在神志恍惚间,于菩萨面前再次提到了这个名字!还说什么「债」?何时能清?

这绝非寻常!惠妃之死,果然与太后吕氏有莫大关联!而且,听这语气,太后对此事似乎心存…亏欠?或者说,恐惧?

巨大的谜团如同冰山露出一角,散发出诱人却又危险的寒气。冷焰的心脏抑制不住地加速跳动,但她强行压下所有情绪外露,将头埋得更低,耳朵却竖起了十二分的警惕。

太后似乎并未察觉自己失言,或者说,她已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又沉默了许久,才在徐嬷嬷的轻声呼唤中,缓缓抬起头。

她的脸色依旧苍白,但那双浑浊的眼睛里,疯狂和恐惧似乎被一种更深沉、更冰冷的情绪所取代,那是一种混合着悔恨、怨毒和极度疲惫的复杂神色。

「扶哀家起来。」她的声音平静了许多,却带着一种令人不安的死寂。

徐嬷嬷连忙将她搀扶起来。

太后最后看了一眼那尊白玉观音,眼神复杂难明,随即转身,声音恢复了惯有的冷漠和威严,虽然中气不足,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今夜之事,任何人不得外传。慈宁宫即日起,没有哀家的手谕,许进不许出。徐嬷嬷,给哀家盯紧了,再有丝毫风吹草动,唯你是问!」

「嗻!老奴遵旨!定当严密看守,绝不放过任何可疑之人!」徐嬷嬷赶紧跪下领命。

「还有,」太后的目光扫过佛堂内跪着的所有宫人,包括冷焰,「你们也都给哀家把嘴巴闭紧了。刚才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给哀家烂在肚子里。若让哀家在外面听到半个字,」她顿了顿,声音陡寒,「就不是杖毙那么简单了。哀家会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冰冷的威胁如同实质的枷锁,套在了每个人的脖颈上。宫人们吓得浑身发抖,连连磕头保证:「奴婢\/奴才不敢!奴婢\/奴才什么也没听到!」

太后这才似乎满意了一些,疲惫地揉了揉额角:「都退下吧。徐嬷嬷,安排人守夜,其他人,都回房待着,没有吩咐,不准随意走动。」

「嗻。」

宫人们战战兢兢地退出了佛堂,各自散去。冷焰也随着人流,回到了分配给低等宫女居住的拥挤耳房。

耳房里通铺冰冷,空气中弥漫着廉价头油和汗水的味道。几个同屋的宫女显然也吓坏了,缩在各自的铺位上,无声地流泪或发呆,没人有心思交谈。

冷焰默默地在最角落的一个铺位躺下,面朝墙壁,闭上了眼睛。但她的大脑却在飞速运转,毫无睡意。

太后那句含糊的忏悔(或者说抱怨),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她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惠妃…债…

她想起卷4时,偷听到太后与灰衣人的对话,提及惠妃非自缢,乃先帝赐鸩酒。而萧绝似乎一直以为生母是自尽,因而性格扭曲。

如今看来,太后吕氏在惠妃之死中,扮演的角色绝非旁观者那么简单!「债」这个字,太值得玩味了。是执行先帝命令的无奈?还是更深层次的参与?甚至…是主谋之一?

这深宫之中的秘辛,远比她想象的更加黑暗和复杂。

而太后此刻的精神状态,显然也处于崩溃的边缘。极度的恐惧和多疑,让她变得既危险,又…有机可乘。

一个计划的大胆雏形,开始在冷焰心中慢慢勾勒。或许…她可以不用急着离开慈宁宫。这座混乱而危险的宫殿,本身就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情报宝库和复仇的舞台。太后吕氏,这个昔日的加害者,如今被恐惧折磨的可怜虫,或许能成为她揭开往事真相、甚至反击萧绝的一把钥匙。

当然,这无比冒险。那个神秘莫测的灰衣人,就像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发出致命一击。她必须万分小心。

当前最重要的,是彻底融入环境,消除太后可能残存的最后一丝疑虑。

接下来几天,慈宁宫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铁幕所笼罩。

宫门紧闭,守卫森严。许进不许出的命令被严格执行,连每日送菜送粮的内务府杂役,都只能在侍卫的严密监视下,将物品放在宫门口,由慈宁宫的太监搬入,不得跨入宫门半步。

宫内的气氛依旧高度紧张。徐嬷嬷秉承太后旨意,对所有人的监视达到了变态的程度。言行举止、饮食起居,无不处在暗中投来的目光之下。偶尔有哪个宫女太监因为紧张而打翻了东西,或者走路步伐略显急促,都会引来一番严厉的盘问和搜查。

小德子和小桂子的惨死,如同两道深刻的烙印,让所有人都谨言慎行,活得如同惊弓之鸟。

冷焰完美地扮演着一个胆小、笨拙、因为受伤而有些虚弱的小宫女。她工作勤恳,从不多言,眼神总是带着怯懦和恐惧,和周围那些吓破胆的宫女没有任何区别。她手臂上那道越发狰狞可怖的伤口,也成了她最好的保护色——没有人会相信,那样一个带着如此肮脏伤口、动作略显不便的底层宫女,会和夜探慈宁、身手矫健的刺客有任何关联。

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学习着,记忆着慈宁宫的每一条路径、每一班守卫交接的时间、每一个关键人物的作息习惯。

她发现,太后吕氏虽然那晚之后没有再大规模发作,但精神明显越发不济。她长时间待在佛堂里诵经,有时甚至会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在里面待上好几个时辰。出来时,眼神往往更加空洞和疲惫。

送进去的膳食,也常常原封不动地端出来。徐嬷嬷脸上的忧色一日重过一日。

而那个灰衣人,自那晚在月亮门洞下惊鸿一瞥后,似乎就彻底消失了。冷焰再没有察觉到他的任何踪迹。但她不敢放松警惕,那种级别的高手,想要隐匿行踪,实在太容易了。他一定还在宫中的某个角落,如同幽灵般守护着(或者说监视着)太后。

这天下午,冷焰被派去后苑帮忙晾晒库房里搬出来的旧衣物和被褥。这是一项繁琐而劳累的活计,通常由最低等的宫女负责。

阳光很好,但初冬的风已经带着刮人的寒意。

冷焰和几个同样沉默寡言的宫女一起,机械地将那些散发着樟脑和陈旧气息的织物搭在晾绳上。

她的动作看似笨拙,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仪器,飞快地扫过周围的环境——晾晒场的位置、通往不同方向的路径、远处巡逻侍卫的频率…

忽然,她的视线被不远处角落里一个独自忙碌的老太监吸引。

那老太监看上去年纪很大了,背驼得厉害,动作慢吞吞的,正费力地将一床厚重的锦被搭上较高的晾绳。他身上的太监服洗得发白,却异常整洁,与周围那些惶恐或麻木的宫人气质迥然不同。

冷焰的心微微一跳。这个老太监…她有些印象。似乎常在佛堂附近做些打扫庭院的轻省活计,平时几乎毫无存在感。

但此刻,冷焰却敏锐地注意到一个细节——老太监在费力踮脚拉扯被子时,袖口微微下滑,露出的手腕内侧,似乎有一道陈年的、扭曲的疤痕。那疤痕的形状…很特别。

更重要的是,在老太监偶尔抬起头的瞬间,冷焰捕捉到他看向佛堂方向时,那双浑浊老眼里一闪而过的、极其复杂的情绪——那不是恐惧,不是麻木,而是一种…深沉的哀恸和某种难以言喻的牵挂。

一个最低等的、负责打扫庭院的老太监,为何会对太后的佛堂流露出这种情绪?

冷焰不动声色地继续手里的活计,却暗暗记下了这个异常的点。

就在这时,佛堂的方向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太后的诵经时间似乎结束了,宫人们正准备伺候她回正殿。

冷焰和其余宫女连忙停下手中的活,垂首躬身,静立一旁等候凤驾经过。

太后被徐嬷嬷和两个宫女搀扶着,缓缓从佛堂里走出来。几日不见,她似乎又清减了许多,宽大的宫装穿在身上,空荡荡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脸色在阳光下更显蜡黄,眼下的乌青浓得化不开。

她似乎极其疲惫,半阖着眼,几乎将全身重量都倚在了徐嬷嬷身上。

一行人缓缓从晾晒场旁边经过。

所有宫人都屏息凝神,不敢抬头。

突然,一阵凛冽的寒风吹过,卷起地上几片枯叶,也吹动了晾绳上刚刚搭上去的一床轻薄的丝绸床幔。

那床幔被风卷起一角,恰好朝着太后凤驾的方向飘去!

「啊!」负责晾晒这床床幔的小宫女吓得失声惊叫,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冲撞凤驾,这可是大不敬之罪!

徐嬷嬷脸色一沉,刚要呵斥。

那床幔却已轻飘飘地拂过了太后的手臂。

太后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触碰惊动,猛地睁开眼,视线下意识地落在那片拂过她的、绣着繁复缠枝莲纹样的浅紫色丝绸上。

她的瞳孔骤然收缩!

仿佛看到了什么极端恐怖的东西,她的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猛地一把挥开那床幔,喉咙里发出一种被扼住般的、嗬嗬的声响,手指颤抖地指向那飘落的织物,尖利地嘶叫起来,声音充满了无法言喻的惊骇:

「拿开!快拿开!烧了它!快给哀家烧了它!!」

所有人都被太后这突如其来的、远超预期的剧烈反应吓傻了!那不过是一床普通的旧床幔而已!

徐嬷嬷也吓了一跳,连忙扶住几乎要瘫软的太后,连声问:「娘娘!娘娘您怎么了?就是一床旧帘子…」

「闭嘴!」太后猛地打断她,眼神狂乱,死死盯着那落在地上的床幔,仿佛那不是丝绸,而是一条毒蛇,「缠枝莲…是缠枝莲!是她!是她回来了!来找哀家了!啊——!」

她发出一声凄厉至极的尖叫,猛地推开徐嬷嬷,身体踉跄着向后退去,差点摔倒在地!

「娘娘!」徐嬷嬷和宫女们慌忙上前搀扶,乱作一团。

太后却像是彻底陷入了癫狂,双手胡乱地在空中挥舞着,语无伦次地哭喊:「别过来!别过来!不是我…不是我害死你的…是先帝…是先帝的旨意!冤有头债有主!你去找他!去找他啊!为什么来找我!为什么!」

缠枝莲?她?

冷焰的心脏猛地一跳!电光石火间,她猛地将太后疯狂的呓语、对特定纹样的恐惧、以及之前那句「惠妃的债」联系了起来!

难道…惠妃生前偏爱缠枝莲纹样?!所以太后见到这纹样,才会如此失态,甚至吓得吐露了更多隐藏至深的秘密?!

先帝的旨意!果然是先帝下令赐死惠妃!而太后吕氏,是具体的执行者?!所以她才会如此恐惧「冤魂索命」!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就在这极致的混乱中,冷焰的目光飞快地扫过那个站在角落里的老太监。只见他死死地低着头,双手紧握成拳,身体微微颤抖,似乎在极力隐忍着什么。

而太后那边,已经几乎崩溃,被几个宫女半扶半抱地往正殿匆忙带去,嘴里依旧不停地喊着「烧了」「不是我」「冤有头债有主」之类的胡话。

徐嬷嬷一边慌乱地安抚太后,一边厉声下令:「快!把这晦气的东西拿走!烧掉!立刻烧掉!还有,今天负责晾晒这床幔的人,给我捆了送到慎刑司去!」

那个之前吓傻的小宫女闻言,直接双眼一翻,晕了过去。

现场再次陷入一片鸡飞狗跳。

没有人注意到,那个一直低着头的、不起眼的小宫女(冷焰),嘴角极快极轻微地弯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那种惊恐麻木的表情。

她成功地,在不经意间,又往太后那本就岌岌可危的精神防线上,狠狠地推了一把。

并且,收获了一条极其重要的新线索——那个对佛堂流露出异常情绪的老太监。

混乱,真是她最好的盟友。

她低下头,看着地上那片即将被焚毁的、绣着缠枝莲的浅紫色丝绸,如同看着一把悄然铸成的、通向真相与复仇的钥匙。

风依旧寒冷,但阳光似乎穿透了云层,落下了一丝微弱却坚定的暖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