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喧哗,没有犹豫。
独立旅的战士们,咬着牙,抿着唇,眼睛里燃烧着的是连日来积压的愤懑、对鬼子的刻骨仇恨,以及一种“终于轮到我们上了”的决然。
他们的步伐沉重而迅捷,长期的敌后游击和山地转战,让他们早已习惯了在这种复杂地形下的急行军。
队伍保持着严整的战斗队形,前卫、本队、后卫层次分明,军官的口令低沉而清晰地在队列中传递。
“跟上!保持距离!”
“注意脚下,节约体力!”
“机枪组,轮流扛!别掉队!”
丁伟的战马驮着两部沉重的电台和一名发高烧的小通讯员,他自己则大步走在队伍前列,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道路和两侧山峦。
刘文英的坐骑上也驮满了弹药箱,他一边牵着马,一边向路过的队伍发出简短的鼓励:
“同志们,快!抢在鬼子前面!”
张大彪更是直接把一挺轻机枪扛在自己肩上,边走边对着身边气喘吁吁的战士们低吼:
“都他娘的给老子撑住了。
看看那边跑下去的都是什么怂包软蛋?
咱们独立旅,丢不起那人!骨头硬点!”
与溃兵的交错时刻,充斥着无声的蔑视与复杂的情绪。
一个跑丢了鞋的友军少尉,看着独立旅战士脚上磨得稀烂的草鞋和满是血泡的脚掌,难以置信地喃喃:
“他们……他们这是要去哪?”
旁边一个独立旅的老兵,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
“去哪?去干小鬼子!不像你们,只会把屁股留给鬼子踹!”
溃兵们看着这支装备破烂却杀气腾腾的队伍,眼神中混杂着羞愧、惊愕,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对于敢逆流而上者的敬畏。
行军不到一个时辰,前方出现一个岔路口。
一条是相对宽阔、明显是旧有官道的大路,蜿蜒向远山;
另一条则是隐没在灌木丛中、崎岖难辨的羊肠小道。
队伍暂时停顿。
丁伟、魏和尚和一个被紧急找来的本地老猎户周老庚,迅速围拢在一张摊开的地图前。
“旅长,走大路,稳妥,但要绕远,至少多走一个半时辰。”魏和尚指着地图。
周老庚用粗糙的手指点了点那条小路:“走这条路,‘鹰愁涧’,近,能省下大半时间。
就是难走,崖壁陡得很,有些地方得用绳子攀,脚下就是深谷子。
除了我们这些老猎户,平时没人走。”
丁伟几乎没有犹豫,手指重重一点那条小路:
“就走鹰愁涧。
时间就是生命,就是战机。
我们必须抢在鬼子巩固突破口、向纵深发展之前,堵住他们!”
周老庚看着丁伟决绝的眼神,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光:
“长官信得过,我周老庚这把老骨头就带你们闯一闯。
这路我熟,闭着眼睛都能摸过去!”
“好!老周,全旅弟兄的命,就交给你了!”丁伟重重拍了拍老猎户的肩膀。
队伍再次开动,毫不犹豫地拐进了那条名为“鹰愁涧”的险峻小路。
路,果然如其名。
一开始还能勉强容两人并行,越往里走越是狭窄陡峭。
一侧是近乎垂直、长满湿滑青苔的岩壁,另一侧则是云雾缭绕、深不见底的幽谷。
许多地方,需要手脚并用才能攀爬而上,尖锐的岩石棱角划破了战士们早已破烂的军装和皮肉。
更有些地段,需要前面的战士放下绳索,后面的人才能依次攀援。
空气变得潮湿而冰冷,汗水浸透的军服贴在身上,被山风一吹,刺骨的凉。
体力在急速地消耗。
王二狗感觉自己的肺像破风箱一样拉扯着,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血腥味。
双腿如同灌了铅,每抬起一步都异常艰难,脚底板的水泡早就磨破,和袜子黏在一起,每踩一步都钻心地疼。
他肩膀上那支中正式步枪,此刻感觉有千斤重。
“二狗子,还行不行?”
连长一把抓过他的步枪,扛在自己已经有一挺轻机枪的肩上,
“枪给我,你扶稳了,看着脚下!”
“连长……我……”王二狗想拒绝,却被连长一眼瞪了回去。
“少废话!留着力气,待会儿多杀几个鬼子!”
类似的场景在整个队伍中随处可见。
干部们冲在最危险的位置,拉拽着体力不支的战士。
身体强壮的战士主动分担体弱战友的负重。
宣传队员的声音已经嘶哑,却还在不断鼓劲:
“同志们,坚持住!爬上这个坡,就能抄到鬼子的腚眼儿了!”
丁伟也早已下马,和战士们一样攀爬。
他走过王二狗身边时,看到他苍白的脸色和颤抖的腿,沉声道:
“咬咬牙,顶过去。
咱们独立旅,没有爬不上去的山,没有蹚不过去的河。
想想河源,想想城陵矶,咱们今天爬这个坡,就是为了不让那样的惨事再发生!”
旅长的话像一剂强心针,王二狗和周围的战士们眼神再次变得凶狠,闷着头,咬着牙,继续向上攀爬。
支撑他们的,早已不是体力,而是一种燃烧的意志——复仇的意志,保卫身后土地的意志,以及“钢铁雄师”绝不能倒下的荣誉感。
当先头部队在周老庚的指引和魏和尚侦察兵的接应下,终于成功穿越“鹰愁涧”,抵达预定的阻击阵地,黑风坳隘口时,时间比走大路预计的足足提前了一个多时辰。
黑风坳,名副其实。
隘口狭窄,两侧山势陡峭,如同一个天然的闸门,卡在通往纵深的必经之路上。
然而,此刻这里却弥漫着战败的气息。
友军仓促构筑的工事大多已被炮火摧毁或自行放弃,散落着空弹药箱、破损的枪支和来不及带走的士兵遗体,空气中混合着硝烟、血腥和泥土的味道。
魏和尚迎上丁伟,语速极快:
“旅长,侦察清楚了。
鬼子先头部队一个加强中队,已经越过龙潭坪主阵地,正沿着山谷向这边搜索前进,距离不到五里。
其主力还在后面巩固占领区。”
丁伟举起望远镜,迅速观察着黑风坳的地形,又看了看两侧的山岭。
“好地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他放下望远镜,眼中精光闪烁,
“张大彪!”
“到!”
“你的101团,立刻进入正面隘口阵地。
利用原有工事,给老子加固,加固,再加固。
我要你把这里变成鬼子的坟场!”
“是!”
“赵磊,102团,抢占左右两翼制高点。
控制侧翼,防止鬼子迂回,把机枪给老子架好!”
“明白!”
“周健林,103团,作为预备队,同时协助构筑工事,设置障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