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 > 第129章 来自军工的考题

北京和上海那两个隐秘的“微电子学组”在简陋的条件下,正对着硅片和化学试剂进行着最基础的探索,进展缓慢却扎实。

与此同时,“盘古计划”的主体工程,“901工程”超高精度机床的攻关,在赵四的统筹和各方努力下,克服了重重技术障碍,开始进入关键部件的总装调试阶段。

标准化与数据库的建设也在磕磕绊绊中逐步推进,首批统一规范的材料数据开始在内部协作中发挥作用,展现出体系化建设的初步威力。

就在各项工作看似逐步走上正轨,赵四准备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下一步规划时,一份来自国防科委的加急绝密函件,被直接送到了“盘古计划”领导小组和李副部长、赵四的案头。

函件内容简洁却重若千钧:为某新型战略武器系统配套的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其核心精密伺服阀,在近期的高强度、长周期可靠性试验中暴露出严重问题。

国产仿制阀性能极不稳定,故障率高,寿命远低于设计指标,已严重拖累整体项目进度。

鉴于该阀技术含量极高,涉及精密加工、特种材料、液压控制等多领域,常规渠道短期内无法解决。

特此请求“盘古计划”予以紧急技术支援,限期三个月内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或替代产品。

这无异于一道突如其来的“终极考题”,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性和极高的难度,直接砸向了刚刚起步的“盘古计划”。

李副部长立刻召集赵四和几位核心专家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气氛凝重。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

李副部长面色严肃,“这是‘盘古计划’立项以来,接到的第一个直接来自最高军工项目的应用需求。”

“这不是演习,是实战!任务极其艰巨,时间极其紧迫。”

“成功了,‘盘古计划’的价值将得到最有力的证明,国防项目也会顺利推进;

失败了,不仅会影响重大国防项目,更会对计划的声誉和发展造成沉重打击。”

一位资深材料专家翻看着函件附件中的技术指标要求,眉头紧锁:

“难度太大了。”

“这种伺服阀,号称液压系统的‘皇冠’,对材料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尺寸稳定性要求近乎苛刻。”

“阀芯阀套的配合精度要求达到亚微米级,圆度、圆柱度、表面粗糙度要求都远超我们现有的加工能力;对动态响应、泄漏控制的要求更是严格。”

“要是在等两年,等901工程成功......”

“可以我们目前的基础,三个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另一位液压专家补充道:“而且这不是理论攻关,是要拿出实实在在能用的产品,要通过严苛的军标考核。”

“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前功尽弃。”

压力如山般压在每个人心头。

这确实是对“盘古计划”前期积累和综合攻关能力的一次极限检验。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赵四身上。

他是技术规划的实际负责人,也是“盘古计划”的灵魂人物。

赵四没有立刻表态,他快速翻阅着技术资料,大脑飞速运转,结合脑海中的系统知识进行着评估。

难度确实极大,但并非毫无希望。

“盘古计划”前期在材料、精密加工、测量技术上的积累,以及正在攻关的超高精度机床,恰恰是解决这个问题可能的基础。

他抬起头,目光沉静而坚定:“部长,各位老师,任务确实艰巨,但这也是检验我们‘盘古计划’成色的最好试金石。”

“我们不能退缩,必须迎难而上!”

他顿了顿,条理清晰地开始部署:“我认为,我们可以将问题分解。”

“重点是发挥‘盘古计划’跨部门协同的优势,打一场立体攻坚战。”

“第一,材料组。”他看向材料专家,“立即对失效的伺服阀进行解剖分析,重点分析阀芯、阀套、密封元件的失效模式和材料缺陷。”

“同时,启动紧急预案,利用我们新建的材料数据库和标准,协调鞍钢、抚顺特钢等单位。”

“针对性地冶炼一批高性能不锈钢和特种合金试验材,重点攻关材料的均匀性、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

“第二,精密加工组。”他的目光转向机械专家,“这是关键。立即抽调‘901工程’精加工团队的精干力量,成立伺服阀专项加工小组。”

“利用我们正在调试的超高精度磨床和研磨设备,集中攻坚阀芯和阀套的配磨工艺。”

“目标只有一个:达到图纸要求的亚微米级配合精度和超低表面粗糙度。”

“测量组同步跟进,用我们最新的激光干涉测量技术进行全过程监控。”

“第三,液压与控制组。”他看向液压专家,“负责阀体的流道优化设计、动态仿真测试和整体性能验证。”

“要建立快速的试验反馈循环,将测试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材料和加工组进行迭代改进。”

“我负责总体协调和资源调配。”

赵四最后总结道,“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临时的‘战时’指挥机制,信息畅通,决策迅速。所有资源优先向这个任务倾斜。”

“‘901工程’的部分调试工作可以适当放缓,集中力量先保障这个紧急任务。”

他的部署思路清晰,分工明确。

充分利用了“盘古计划”正在构建的新型协作体系优势,让与会专家心中的焦虑减轻了不少,重新燃起了斗志。

“好!”李副部长一拍桌子,“就按赵明同志的方案办!”

“立即成立‘伺服阀攻关指挥部’,赵明任总指挥,有权调动计划内一切技术力量和资源。”

“各部门务必全力配合,要人给人,要设备调设备!从现在起,进入战时状态!”

会议结束后,虽然相信各位专家的能力,但赵四还是习惯性的相信系统,系统回复签到机会后,他第一时间进行了签到。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高频响伺服阀液压流体力学仿真优化算法包】(大家来断个句)!【特种陶瓷金属复合密封材料配方(简化版)】![现金10元]!”

两股关键的知识流涌入脑海。

一股是关于伺服阀动态特性仿真和流道优化设计的核心算法与经验数据。

一股则是关于一种高性能密封材料的基体组成、制备工艺要点和关键性能参数。

系统永远是他的及时雨!

赵四没有独享这些知识,他立刻将其分解、转化,以“技术建议”和“国外资料分析”的形式,迅速融入到攻关指挥中。

他找到液压组负责人:“王工,我最近分析了一些国外文献,关于高频响伺服阀的流量控制非线性补偿和压力增益稳定性,有几个算法模型或许可以参考,我们讨论一下……”

他将部分仿真优化算法要点巧妙地传递过去。

同时,他将密封材料配方的主要成分和工艺方向,以“急需攻关的新型密封材料性能需求建议”的形式,紧急下达给材料组,引导他们调整研发方向。

大家对赵四的特殊渠道早有耳闻,但闻名始终不如一见。

整个“盘古计划”体系如同精密的机器,在赵四的指挥下高效运转起来。

来自不同单位的专家和技术骨干被迅速集结,组成一个个攻坚小组。

赵四昼夜不停地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听汇报,解难题,做决策。

他凭借系统赋予的广阔知识面和精准的判断力,总能在一大堆杂乱的技术问题中,迅速抓住关键,指出解决方向,避免团队走弯路。

时间一天天过去,失败、分析、调整、再试验……循环往复。

压力巨大,但没有人放弃。

一个月后,新材料试炼取得突破,一种新型不锈钢的耐磨性和稳定性显着提升。

五十天后,加工组终于稳定掌握了阀芯阀套的超精配磨工艺,首批样件精度全面达标。

六十五天后,采用新材料和优化算法的伺服阀样机,在试验台上首次实现了连续五百小时无故障运行,性能参数接近设计要求!

消息传来,整个指挥部沸腾了!老专家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最终,在限期前的第七天,三套经过严格考核、性能完全满足甚至部分超出指标要求的精密伺服阀,被郑重地封装进特制的保险箱,由专人护送,紧急发往遥远的军工试验基地。

“盘古计划”顶住了压力,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合格的答卷。

这场突如其来的“终极考验”,不仅验证了前期技术积累的成效,更极大地锤炼了这支新型攻关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盘古计划”赢得了至关重要的信任和声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