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风起赣南 > 第9章 窥探之眼

风起赣南 第9章 窥探之眼

作者:啊不爱吃香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0:29:17

乡公所那间最好的客房里,煤油灯将墙壁上剥落的年画映得忽明忽暗。李文渊,这位戴着金丝眼镜、毕业于北洋大学矿科的高材生,此刻正小心翼翼地用绒布擦拭着一台黄铜制成的、带有复杂透镜和刻度盘的仪器——一台从德国进口的手持式光谱分析仪。尽管舟车劳顿,他脸上却毫无倦色,只有一种近乎狂热的专注。桌上,还摊开着地质罗盘、手持望远镜、以及几本写满密密麻麻德文和公式的笔记本。

同来的两名护卫,穿着不起眼的短褂,但腰杆笔直,眼神锐利如鹰,沉默地守在房间角落,与王连长带来的那几个咋咋呼呼、浑身烟酒气的兵痞形成了鲜明对比。

王连长搓着手,脸上堆着谄媚的笑:“李专员,您看这穷乡僻壤的,招待不周,多多包涵。您需要的本地县志、矿脉图,下官都给您找来了。”他指了指桌上几本泛黄发脆的线装书和几张绘制粗糙的地图。

李文渊头也没抬,只是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那些在他看来近乎原始的资料,语气平淡:“有劳王连长。我们此行,主要是奉上峰之命,考察赣南山区矿产,尤其是稀有金属的分布。听说……这一带近来不太平?”他最后一句问得轻描淡写,仿佛随口一提。

王连长心里一紧,知道戏肉来了,连忙道:“可不是嘛!都是些不开眼的泥腿子闹事,尤其是后山那边,有个叫林峰的小子,聚了一伙人,不服王化,还……还会些邪门的妖法!”他添油加醋地将三江口的事情又说了一遍,重点描绘了那无声无息夺人性命的“红光”。

“妖法?”李文渊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他受过系统的科学教育,自然不信这些。“或许是某种未知的自然现象,或者……未经登记的化学实验事故。”他拿起光谱分析仪,语气重新变得严谨,“科学,讲究的是证据。明日开始,我们会进山实地勘探。还请王连长派几个熟悉地形的向导。”

“一定一定!”王连长连声应承,心里却嘀咕,这些洋学生,就是事儿多。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文渊的考察队就在几名本地团丁的带领下,进入了后山区域。他们行进的速度很慢,李文渊不时停下,用罗盘定位,敲打岩石样本,偶尔还会启动那台光谱分析仪,将镜头对准某些特定的岩层,仪器发出轻微的嗡鸣,镜片后闪过奇异的光彩。

他们的行动,几乎实时呈现在林峰的脑海中。

“目标团队已进入三号监测区。正在使用未知型号光谱仪扫描东南方向岩层……检测到低频主动探测波束……分析其扫描模式,疑似在寻找特定元素富集区或能量残留痕迹。”

林峰伏在一处远离考察队路线的山脊上,透过茂密的灌木丛,用望远镜观察着那支小小的队伍。他看到李文渊一丝不苟的操作,看到护卫警惕的眼神,也看到了王连长手下那几个团丁漫不经心却又带着一丝畏惧的模样。

“专业,而且有备而来。”林峰心中凛然。这不是王连长那种蛮干,而是带着明确科学目的的侦查。对方在寻找证据,寻找他存在的“科学”依据。那台奇怪的仪器,很可能能够探测到激光武器使用后残留的能量痕迹,或者发现他们采集矿石的矿区。

“系统,评估被发现的概率。”

“基于对方设备精度及扫描范围,若其接近核心区域(工棚、主要矿区)一公里内,被发现能量异常的概率为百分之六十五。若其采集到激发晶体残留物,逆向推导基础技术原理的概率为百分之三十八。”

风险很高。林峰眼神冰冷。他不能冒险让这些人靠近工棚。

“石头,执行‘驱离’方案一。注意,不要暴露我们自身,制造自然意外。”

“明白!”

陈石头带着两名身手最好的队员,如同幽灵般消失在林间。

考察队行进到一处陡峭的斜坡下,这里堆积着大量风化的碎石。李文渊正蹲在地上,仔细研究一块带有细微晶体的岩石。

突然,“轰隆”一声闷响,斜坡上方一片不大不小的碎石区域毫无征兆地滑落下来!碎石和尘土簌簌而下,虽然规模不大,不足以伤人,却吓得几个团丁哇哇乱叫,连连后退,险些将李文渊撞倒。

“小心!”一名护卫反应极快,一把拉住李文渊,另一名护卫则警惕地抬枪指向山坡上方,但那里只有摇晃的树枝和几只受惊飞起的山鸟。

李文渊惊魂未定,扶正了眼镜,看着那片滑落的碎石,眉头紧锁。是自然松动?还是……他抬头望向郁郁葱葱的山林,目光锐利,仿佛想穿透那层层叠叠的绿色,看清背后隐藏的东西。

“李专员,您看这……”王连长一脸后怕。

“没事,”李文渊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语气恢复了冷静,“山区地质不稳定,常有落石。继续前进。”但他暗中对两名护卫使了个眼色。护卫会意,更加警惕地注意着四周的动静。

这个小插曲,虽然没有造成伤亡,却像一盆冷水,浇在了考察队头上,也让他们的行进更加谨慎缓慢。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方向,林峰亲自来到了那个秘密购置的废弃猎户小屋。这里位于更深的山坳,几乎与世隔绝。他仔细检查了储备的粮食和药品,确认隐蔽性良好,并进一步完善了撤离路线和应急联络方案。这里是最后的退路,必须万无一失。

接下来的两天,考察队在山里如同没头苍蝇般转悠,陈石头带着人,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不断制造各种“意外”——可能是突然窜出的受惊野猪,可能是看似偶然断掉的藤蔓,也可能是夜间营地周围不明来源的怪异声响(用简单的扩音装置模拟)。这些骚扰并不致命,却极大地消耗了考察队的精力和耐心,也让他们始终无法接近核心区域。

李文渊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阴沉。他带来的仪器检测到了一些异常的能量读数,但都很微弱且分散,无法准确定位。而那些层出不穷的“意外”,让他越发确信,这山里确实隐藏着不寻常的东西,而且对方在有意地阻止他们探查。

“对方很警惕,而且对山林极其熟悉。”李文渊在当晚的记录中写道,“种种迹象表明,并非简单的匪类。其阻止探查的手段,虽原始,却有效,体现出一定的组织性和战术意图。三江口事件中描述的‘无声光束武器’,存在技术上的可能性,但需要更直接的证据……”

他合上笔记本,望向窗外漆黑的群山。科学家的好奇心被彻底激发,但同时,一种隐隐的不安也开始在他心中蔓延。他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某种未知的技术,更是一个拥有相当智慧和行动力的对手。

而在营地工棚里,林峰看着终于完成、闪烁着更加深邃幽光的新型激发晶体,缓缓将其装入一支“二代”激光步枪。提升是显着的,系统预估武器威力提升了约百分之四十,能耗反而略有下降。

但这还不够。他知道,驱离手段只能拖延时间。李文渊这样的人,不会轻易放弃。王连长背后的北方势力,广州方面持续施加的压力,都如同逐渐收紧的绞索。

他需要破局。要么,在能源或技术上取得决定性的突破,获得压倒性的力量;要么,就必须找到外力,打破这被多方围堵的僵局。

他的目光,再次落向了南方。那个通过何掌柜不断递来橄榄枝的方向,是危局中唯一看似可能借助,却也可能是最大陷阱的变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