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重生后,皇太女一心事业 > 第191章 李晏也能成为合格的帝王

孔子、孟子历来被读书之人追捧,听李晏当着他的面表示不赞同孟子之言,鸿儒先生眼神一亮。

他对李晏道:“那你说说孟子之言与其他话有何区别。”

李晏仍然不急不徐道:

“孤身为储君,以后要成为君王,最主要的职责是维护国泰民安。

国泰民安是前提,其他的都是手段。

所以在孤看来,不存在民为贵,社稷次之的说法。

孤倒觉得先生话中之意与孤的观点相同。

先生也认为帝王的职责是维护国泰民安,这才是根本。”

像“君为轻”之类的话李晏没再说了,如果一位君王都不能保证自身的安危与权益,相信他也没有多余的心思去维护国泰民安。

李晏虽然没有说,但鸿儒先生竟然奇异般地意会到了。

鸿儒先生没有对李晏的话给予评论,只道:“你写几个字让我瞧瞧。”

李晏拿起笔,想了一下,用她最喜欢的行书写下:

“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史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失。”

三镜自照是典故,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王提出的三种自我省察方式。

鸿儒先生先看了下李晏的字,虽然不至于达到名家水准,但很有风骨,且自有风格。

而且用心练习过。

在李晏这个年纪能有这样的书写功底,很不错!

“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出自《礼记·缁衣》,“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出自《荀子·哀公》,李晏能信口说来,也是认真读过书的。

小小年纪能认真读书、认真练字,还有自己的想法,鸿儒先生对李晏的好感增加了不少。

鸿儒先生细细打量了李晏一番:

高贵中带着随性,沉稳又不失灵动,绝不是那些死读几本书的人可比。

鸿儒先生在内心已肯定了李晏几分,问:

“圣人圣言颇多,你为何独独写了这一句话?”

李晏放下笔:

“孤认为君王与臣子不同。

天下人众多,能为臣者也不少。

如果一位大臣不合格,还可以替换,且替换起来并不会引发太大的影响。

可假若一位君王不合格,就不是想换就能换的。

而且君王的选择途径有限,并不能保证每一位君王都天资聪颖,大多时候只能从一群平庸之辈中选择一个不那么平庸的。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历史上,每朝每代都有忠臣、能臣、名臣出现,可是真正的圣明之君却少之又少。

孤认为身为君王能真正做到三镜自照、自省其身,就已经算是一个合格的君王了。

毕竟,治理一个国家不能只靠君王,需君臣同心协力。君王要做的是知人善任。

而只要不是昏君,自有忠臣、能臣会替君王分忧国事。”

这样的话如果出自其他人之口,鸿儒先生也不会引以为叹。

可这样的话出自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储君之口,就让鸿儒先生颇为唏嘘。

正如李晏所言:

君王只能出自皇室,因此多数时候是从一群平庸之辈中选择一个不那么平庸的,这事不少人心知肚明,但身为皇室之人往往不会这样想。

身为皇室之人,往往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是天命所归!

就连琼皇,当年也是这样认为的!

李晏有如此认知,就已经比一般的皇室弟子强。

而且李晏还没登上皇位就清醒地知道:

治理一个国家不能只靠君王,需君臣同心协力,君主要做的是知人善任。

这一点,更是强过不少皇室弟子。

甚至有些君王也是当上皇帝、受了不少挫折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在受挫折前,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鸿儒先生识人无数,自然知道李晏不是听别人传授的道理,而是深有体会。

不过鸿儒先生不知道的是:

李晏能明白这些道理,是经过血与死的惨痛教训!

鸿儒先生不由自主想起十几年前的事情:

十几年前,琼皇尚未登基,他的堂兄(方太傅)过来找他,说想尽方氏一族全力帮助琼皇登基,问他意见。

他考虑了好几天,最后回复他堂兄一个字“可”。

其实不是鸿儒先生认为琼皇有多优秀,而是当时的皇室成员,他认为只有琼皇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

因为当时的皇室成员,只有琼皇的心胸能容人!

正应了李晏今日说的“一群平庸之辈中选择一个不那么平庸的”和“知人善任”两句话。

琼皇登基为帝已有十三年,虽然不能完全称为“知人善任”,但她的心胸足以能够容纳多方面的人才。

而且琼皇勤勉,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现在看来,李晏至少也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

鸿儒先生没有对李晏说教,而是转头吩咐管家:“将我珍藏的顾渚紫笋煮上一壶。”

管家闻言内心惊讶:

这可是老爷最喜欢的茶,平时他的朋友来了都舍不得泡,萧统领来了这么多次也没喝过一次,没想到今天却要泡给皇太女殿下喝。

看来老爷是很喜欢这位皇太女殿下!

管家下去泡茶后,李晏对鸿儒先生道:

“听信善说先生喜酒,因此今天带了几壶好酒来,没想到先生也好茶,那我今天的礼物倒没带错。”

“你带了什么茶?”

“顾渚紫笋和阳羡茶各带了一些。”

鸿儒先生道:

“我忘记顾渚紫笋和阳羡茶都是贡茶,倒是我班门弄斧了。”

顾渚紫笋在万华国称“茶中第一”,阳羡茶不仅深受皇亲国戚的偏爱,而且得到文人雅士的喜欢,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之说。

“先生说的哪里话,能在先生这里喝到顾渚紫笋是我的荣幸。”

萧清河也适时说了一句:“我来了这么多次,从来没喝过顾渚紫笋。”

鸿儒先生白了他一眼:“你懂什么茶?给你喝了也是浪费。”

李晏接过话:

“信善不太喜欢顾渚紫笋和阳羡茶的香味,平时喝蒙顶茶比较多。”

鸿儒先生看了眼萧清河,心道:皇太女倒是挺护着这小子!

自己不过随意说了他一句“不懂茶”,皇太女就要替他分辩。

这样看来,皇太女还是个重情义的人!

毕竟她来拜访自己肯定是有事求自己帮忙,可就算这样,她也冒着惹自己不高兴的可能护萧清河。

还是因为小事!

喜欢重生后,皇太女一心事业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重生后,皇太女一心事业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