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沉,省委党校的宿舍楼灯火零星。林峰的行李已基本收拾妥当,房间里显得有些空荡。他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笼罩着最后几本需要带走的笔记和书籍。窗外,熟悉的校园景色在夜色中显得宁静,三个月的学习生活即将画上句号。
敲门声响起,是室友赵启明。他手里拎着一袋水果,笑着走进来:“明天就走了,再聊聊?”
“求之不得。”林峰起身接过,泡了两杯清茶。茶香袅袅中,离别的情谊和最后的信息交流悄然展开。
赵启明推了推眼镜,语气比平时更深入几分:“林峰,你回去后,重点关注‘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个方向。内部讨论已经很深入了,不仅仅是传统理解的环保治理,更强调‘产业接续’和‘发展动能转换’。省里初步设想,会设立一个规模不小的专项引导基金,重点支持符合方向、有切实可行方案的地市,尤其是像果城这样有工业基础,又面临转型压力的地方。”他透露了几个关键的资金使用方向和可能的评审标准,这些细节远非公开文件所能及。
林峰凝神静听,心中迅速将这些信息与夏灵提及的“新质生产力”以及自己研判的“绿色转型”方向叠加,一幅更清晰、更具操作性的果城未来发展路径图在脑海中逐渐勾勒出来。‘数字赋能提升传统产业效率,绿色转型开拓新的增长空间,若能争取到省里的专项资金……’他感到思路豁然开朗。
“多谢赵处,这些信息太关键了。”林峰真诚道谢。
赵启明摆摆手,意味深长地看着他:“省里对你们这类城市,是抱有新期待的。老是按部就班可不行,希望有人能真正打破僵局,搞出点动静来。你这次回去,舞台不小,好好干。”这话既是鼓励,也隐含着更高的期许和压力。
送走赵启明不久,林峰又参加了唐雯组织的几个关系亲近同学的小范围告别聚会。地点在校外一家安静的清吧。席间气氛轻松,大家抛开学员身份,更像是朋友闲谈。唐雯不经意间提起:“社里刚开了策划会,下个季度要集中推出一批‘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报道,重点会放在那些能将科技创新真正融入传统产业、实现突破的案例上。林峰,你们果城要是有什么亮点,记得及时沟通。”
林峰心中一动,这与他从赵启明那里得到的信息相互印证,更指明了争取省级舆论支持的方向。他笑着应承下来,与众人举杯,感念同窗之谊。聚会结束时,他坚持买了单,并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份果城的特色竹编工艺品作为纪念,价格不贵,却颇具心意,处事周到,给所有人都留下了“靠谱、重情义、可深交”的印象。
回到宿舍,林峰独自一人,将今晚获取的所有信息在笔记本上进行最后的整合。他深切体会到这张在省城编织的信息网络所带来的巨大价值——它提供了超越层级的视野、提前布局的可能性和精准发力的方向。对返回果城后的工作重点,他已然有了更清晰的优先排序和战略抓手。
果城的家中,姜欣刚结束一台夜间手术,带着些许疲惫,但眼神清亮。她算着时间,给林峰发去了视频邀请。
屏幕亮起,林峰的面容出现在眼前,背景是他那间略显凌乱的宿舍。他刚结束聚会回来,脸上带着微醺的放松和一种由内而外的开阔感。
“刚和同学们聚了聚,明天一早就回去。”林峰的声音透着暖意。
“嗯,家里都收拾好了,等你回来。”姜欣看着他,能明显感觉到他这三个月的蜕变,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气场的沉淀和视野的开拓。她心中为他高兴。
两人聊起未来的打算。林峰没有透露具体的工作思路,但言语间充满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信心。姜欣温柔地听着,然后坚定地说:“你尽管去闯,家里有我。我相信你的能力,也支持你的任何决定。”她没有追问细节,给予了全然的信任。
顿了顿,她也分享了自己的新目标:“我们科室明年有个去德国顶尖心脏中心进修的名额,我想争取一下。总觉得,不能落后你太多。”她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屏幕那头的林峰微微一愣,随即露出赞赏的笑容:“太好了!你一定要去!我们都应该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到最好。”他为姜欣的进取心感到骄傲,但与此同时,看着屏幕里未婚妻温柔而坚定的脸庞,再想到白天与夏灵那场触及灵魂的对话,一股复杂的情绪悄然涌上心头。是依赖,是愧疚,还有一种难以言明的烦恼。他迅速将关于夏灵的念头压下,决定暂时不向姜欣提及此事,避免给她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担忧。成长的路上,总有些情感纠葛需要独自面对和消化。
果城,高新区一家酒店的会议室内,灯火通明。吴婷正率领街道经发办的团队,与那家国资背景的新任供应商进行最后的合同细节谈判。
对方仗着技术优势和国资背景,在几个附加条款上态度强硬,试图争取更多利益。若是以前,吴婷或许会有所犹豫,或需要请示林峰。但此刻,她面色沉静,目光锐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