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城南一处由旧厂房改造的艺术区内,绿树掩映,红砖墙上爬满了藤蔓。一家名为“拾光”的咖啡馆坐落其中,巨大的落地窗外是波光粼粼的人工湖。
林峰比约定时间早到了十分钟,选了个靠窗的安静角落。阳光透过玻璃,在原木桌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空气里弥漫着咖啡豆的醇香和淡淡的植物气息。这里与之前和夏灵见面的茶舍氛围迥异,少了几分传统雅致的拘束,多了几分现代文艺的自由与随性。
夏灵准时出现。她今天穿了一件简约的白色亚麻衬衫,搭配浅蓝色牛仔裤,长发随意披在肩头,少了些职业记者的锐利,多了几分邻家女孩的清新。她看到林峰,嘴角自然地上扬,步履轻快地走来。
“等很久了?”她在对面坐下,声音带着笑意。
“刚到。”林峰将一杯提前为她点好的拿铁推过去,“尝尝,听说这里的咖啡豆不错。”
最初的寒暄过后,两人很默契地没有再谈论官场风云或政策动向。话题从墙上挂着的抽象画,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各自喜欢的书籍、电影,以及对某些历史事件的不同解读。夏灵知识渊博,思维跳跃,常常能从一个寻常的话题引发出独特的见解。
“有时候觉得,我们记者和你们官员,看世界的角度真的很不一样。”夏灵搅拌着咖啡,目光投向窗外的湖面,“你们习惯于在规则和框架内解决问题,寻求最优解。而我们,则更倾向于去质疑规则本身,去挖掘框架之下被掩盖的真相。”
她谈起自己刚入行时,冒着危险暗访黑煤窑的经历;谈起为了一个真相,与各方势力周旋博弈的艰难;也谈起看到报道最终推动问题解决时,那份无法替代的成就感。她的眼神明亮而坚定,那是一种源于内心信仰的光芒。
林峰静静地听着,心中受到不小的触动。他身边的女性,姜欣给予他的是毫无保留的支持与家庭的温暖,像宁静的港湾。而夏灵,则像一阵自由而强劲的风,带着他看到一个更广阔、更复杂,也更具挑战性的世界。她视角的独特与内心的坚韧,对他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吸引,那是灵魂层面的共鸣与思想的碰撞。
他沉吟片刻,决定坦诚相待。这是一个危险的话题,但他觉得对夏灵,需要真诚。
“夏灵,”他放下咖啡杯,语气郑重,“我很欣赏你,和你交谈总能让我有新的启发。但是,我必须告诉你,在果城,我有未婚妻,姜欣。我们感情很好,即将结婚。”
夏灵脸上的笑容并未消失,只是变得更加柔和,带着一丝了然。她看着林峰,目光清澈而直接:“我知道。唐雯姐跟我提过。姜医生很优秀,你们很般配。”
她顿了顿,声音轻缓却清晰:“林峰,我欣赏的是你整个人,包括你的现在,以及我看好的你的未来。这种欣赏,与我是否要占据你生活中的某个特定位置无关。我不需要婚姻的承诺,那太沉重,也不是我追求的生活方式。我只希望,在你未来的生命画卷里,能有一个角落,是属于我的颜色,是独特的,这就够了。”
这番话大胆而坦率,既表达了好感,也划清了界限,更给予了他充分的尊重。林峰心中震动,一股复杂的情愫在心间弥漫开来。是感动,是欣赏,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悸动。他意识到,与夏灵的关系,注定会是一种在克制与吸引间取得微妙平衡的复杂情感。
“谢谢你的理解。”林峰最终只能说出这句话。
夏灵微微一笑,巧妙地转移了话题,仿佛刚才那段对话只是湖面泛起的一丝涟漪:“说起来,我最近在跟进一个挺有意思的选题,可能涉及到省内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和资源开发中,与某些……背景复杂的利益集团纠缠不清的情况。水有点深,还在摸底。”她没有提及具体地名和人名,但林峰敏锐的神经立刻被触动,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伏笔。
几乎在同一时间,果城红旗街道办主任办公室内,吴婷正拿着座机话筒,向已返回果城住所的林峰进行电话汇报。她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清晰而沉稳,详细陈述了“信诺贸易”事件从发现疑点到顶住压力、坚持检测、最终揭穿骗局的全过程,以及如何借助赵工、李老的人脉,高效地锁定了新的可靠供应商并完成签约。
她的汇报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言语中充满了独立解决难题后的如释重负和一种初步成熟的自信。
“……林书记,整个情况就是这样。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总算没有辜负您的信任,项目没有受到影响。”吴婷最后总结道。
电话那头,林峰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消化这些信息。然后,他低沉而肯定的声音传来:“吴婷,你做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好。不仅仅是谨慎,更有魄力和决断。独当一面的能力,你已经具备了。”
这句话如同暖流,瞬间涌遍吴婷全身。数月来的压力、委屈和奋战,在这一刻都化为了值得。她握着话筒的手微微用力,强压下内心的激动:“谢谢林书记肯定!我会继续努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