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 第56章 霸业初肇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第56章 霸业初肇

作者:火火同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04:04:53

城濮的硝烟终究散去,留下的是一片亟待秩序的土地与一颗颗震荡未平的人心。晋文公深知,战场上的胜利若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权威与秩序,终将如沙土之塔,水至即倾。他的霸业,需在战后废墟上,用最快的速度奠定基石。

晋军大营并未因胜利而松懈,反而更显忙碌。一队队使者手持晋侯节杖,驰往四面八方,传达着胜利的消息,更传递着会盟的邀请——地点定于践土,时间定于一月之后。对象,则是所有中原诸侯,尤其是那些曾摇摆于晋楚之间、或冷眼旁观者。

“此番会盟,非为庆功,实为立威定序。”晋文公对狐偃、先轸等心腹言道,“需让天下知,自此之后,中原之事,当由天子与寡人共主之,非楚蛮可得窥伺。”

狐偃捋须道:“主公明见。然会盟之前,尚有数事需急办。一者,需派重臣前往雒邑,向天子献俘告捷,请天子亲临或赐命,以正名分;二者,宋、卫、曹等国之疆界、后嗣,需即刻定夺,此乃彰显我晋国公正、安定盟友之机;三者,对楚,需明确划界,迫其承认既成事实。”

“善。”晋文公从善如流,“赵衰大夫素称稳重知礼,可速往雒邑面见天王,献楚俘及战利品,并请天王旨意。先轸大夫,与宋、卫、曹诸国交接划定疆界之事,由你主持,务求迅捷公允,抚其心而慑其志。狐偃舅父,统筹全局,准备践土之会。”

诸臣领命而去。晋国的国家机器,高效运转起来。

雒邑王城,周襄王得知晋军大胜于城濮的消息,心情亦是复杂难言。一方面,楚国势大,屡有不臣之心,晋国胜楚,确为王室去一心腹大患;另一方面,晋侯如此强势,一战而霸,其声威赫赫,日后是否会成为另一个齐桓公,甚至……犹未可知。

但无论如何,表面功夫必须做足。当赵衰带着大批楚俘和琳琅满目的战利品,恭敬地呈上晋文公的捷报和请求时,周襄王还是表现出了极大的“欣慰”与“赞赏”。

“晋侯不忘王室,尊王攘夷,大败楚师,功在社稷,朕心甚慰!”襄王于朝堂之上,对赵衰大加褒奖,当即下令,赐晋文公“彤弓矢百,秬鬯一卣”,并允其“得专征伐”, essentially正式承认了其霸主地位,并赋予代天子征讨不臣的权力。同时,应晋之请,允诺将派遣王室卿士前往践土,以壮会盟声威。

赵衰从容应对,礼数周全,既彰显了晋国的武功,也表达了对王室的尊崇,给足了周襄王面子。然而,朝堂上下皆知,王室的荣光,此刻更多需倚仗这位新霸主的兵威来维系。一种微妙的无奈与依附关系,在觥筹交错与庄严仪典中悄然定格。

先轸处理宋、卫、曹等国的战后事宜,雷厉风行且手腕高超。

对于宋国,晋国大方地确认其原有疆界,并将楚国此前侵占的部分邑县归还于宋。宋成公感激涕零,彻底死心塌地追随晋国。

对于卫国,则复杂得多。先轸一方面嘉奖其世子“助战”之功(尽管实为胁迫),承认其继承权,另一方面,却以“惩戒其先前附楚”为由,将卫国部分靠近晋国的边境城邑划归晋国直接管辖,并要求卫国增加贡赋,提供更多军赋。卫国世子虽心有不甘,但面对强晋兵威和已得利益,只能含泪接受,从此卫国更进一步沦为晋之附庸。

至于曹国,其君先前曾对流亡的重耳无礼,且坚定附楚,下场最为凄惨。晋国直接将其部分领土割予宋国作为补偿,另部分设县由晋管理,曹君虽得保留宗庙,但实力大损,形同囚徒。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晋国不仅实际扩张了领土和势力范围,更重新划分了中原的政治地图,将周边小国的命运牢牢掌控在手心。恩威并施,赏罚分明,晋侯的权威在战后的利益分配中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甘心接受这新的格局。

楚国败退回方城之内,楚成王称病不出,国政暂由令尹子文主持。子文老成谋国,深知此刻需韬光养晦。他对外示弱,派使者至晋营,言辞卑屈,表示愿“息兵修好”,承认晋之霸权;对内则强力弹压因战败而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重整军备,抚恤伤亡,默默积蓄力量。楚国的低头,只是暂时的蛰伏,那场惨败的耻辱感深入骨髓,化作暗中磨砺的刀锋。

东南之地,吴越之间的冲突骤然升级。吴王阖闾得知越国趁虚偷袭其腹地,勃然大怒,留下部分军队继续在楚地周旋,自己亲率主力急速回师。吴越两军在太湖流域爆发激战。吴军装备精良,战术先进;越军悍勇狡诈,地形熟悉。战事呈胶着状态,仇恨愈结愈深,这片土地彻底沦为新的火药桶。

而在西方,秦穆公看着晋国声势日隆,心中五味杂陈。他加大了对田穰苴的礼遇,却迟迟不肯放其归晋,其心思,耐人寻味。

一月之后,践土之地,旌旗蔽日,冠盖云集。

中原诸侯,无论心甘与否,皆率臣工前来赴会。齐、鲁、宋、卫、郑、曹……甚至一些更小的封国君主,济济一堂。周天子派遣卿士王子虎为代表,莅临大会,更增添了会盟的权威性。

盟坛高筑,牺性陈列。晋文公重耳身着兖服,在诸侯簇拥下周天子使者登上盟坛,宣读颂扬晋侯功绩、册封其为方伯的天子策书。随后,杀牲歃血,昭告神明。

晋文公朗声宣读盟约:尊王攘夷,互助互保,讨伐不庭,维系宗法……核心一条,便是共尊晋侯为霸主,中原诸侯需听从号令,定期朝聘纳贡。

诸侯依次歃血,宣誓遵盟。无论真心假意,此刻无人敢违逆这位新霸主的锋芒。

践土之会,标志着晋文公霸业的正式确立。天下格局,自此进入晋楚争霸、晋国主导的新阶段。

然而,就在会盟大典最为隆重之际,一骑快马风尘仆仆奔至盟坛之外,向晋国司马胥臣低声急报。胥臣面色微变,快步走至晋文公身侧,低声耳语。

晋文公正在接受诸侯朝贺的脸上,笑容未变,眼神却骤然深邃了一下,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南方楚国的方向,旋即恢复如常,继续着盛大的仪典。

那急报的内容,似乎预示着一股潜流,正在这鼎盛欢庆的表象之下,悄然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