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 第127章 砺剑江北(公元前604年 - 公元前602年)

伍子胥的死,如同抽去了吴国这座大厦最核心的承重之柱,虽然外表依旧巍峨,内里却已发出了令人不安的呻吟。夫差去除了耳边最聒噪的“杂音”,自觉王权再无掣肘,那被压抑已久的、超越父辈功业的野心,如同春日的野草,开始不受控制地疯长。

没有了伍子胥的强谏,姑苏台上的宴饮愈发频繁,旋波的舞姿也愈发大胆妖娆。伯嚭如今独揽大权,门庭若市,收受的贿赂早已堆积如山。他巧妙地利用夫差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态,不断将吴国的视线引向北方。

“大王,”这一日,伯嚭见夫差酒酣耳热,趁机进言,“先王在时,破楚败越,威震东南。然中原诸侯,尤其是那齐鲁之国,素来看不起我吴地为‘蛮夷’。如今大王神武,国势鼎盛,何不效仿齐桓、晋文,北向中原,会盟诸侯,成就一番真正的霸业?也让天下人知晓,我吴国不仅有利剑,亦有王化!”

这番话深深刺痛了夫差心中那根敏感的神经。他虽每日庭呼复仇,但内心深处,何尝不向往那号令中原、天下景从的霸主地位?尤其是听说楚庄王已饮马黄河,威服郑、陈,更激起了他的好胜之心。

“太宰所言,正合孤意!”夫差推开怀中的旋波,目光灼灼,“勾践小儿,不过疥癣之疾,孤随时可灭。然中原霸业,方是男儿所向!只是……以何为由?”

伯嚭早有准备,笑道:“大王,齐国近年与鲁国纷争不断,齐侯亦有图霸之心,与我吴国利益冲突。且臣闻,齐国暗中与越国有些勾连(此为伯嚭构陷,或真有其事),此正可为我出兵之借口!北伐齐国,扬威中原,此乃一举两得!”

“善!”夫差拍案而起,“传令全国,加紧备战!待粮草齐备,孤当亲率大军,北上伐齐!要让中原诸侯,见识我吴国锐士的兵锋!”

此令一下,吴国这台战争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然而,与伍子胥时代为了复仇而进行的针对性备战不同,此次北伐,更多是出于夫差个人的野心与虚荣。赋税再次加重,徭役更为频繁,原本就因连年征战和姑苏台工程而疲惫不堪的民间,怨声愈发高涨,只是被高压所压制。

会稽山下的消息网络,将吴国的一举一动迅速传回。

“夫差欲北伐齐国?”勾践舔舐着苦胆,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狂喜与一丝冰冷的嘲讽,“天欲亡吴,必使其疯狂!伍子胥尸骨未寒,他竟敢舍心腹大患于身后,而劳师远征!此乃天赐良机于越!”

范蠡却依旧冷静如渊:“大王,此确是我越国天赐良机。然机会来临,亦意味着风险倍增。夫差北伐,国内空虚,正是我用兵之时。然吴军主力虽北调,但其根基尚在,且夫差若迅速回师,我军仍难正面抗衡。故,此战需快、需狠、需直捣黄龙!更要计算精准,待其与齐军纠缠,无法脱身之际,方可发动!”

文种补充道:“我国数年积蓄,粮草军械已有一定储备。然兵力仍逊于吴。臣有一计,或可弥补。”

“讲。”

“可颁下‘习流令’。”文种道,“征召我国沿海江畔熟知水性的青壮,以及山林中善于跋涉射猎的弩手,编为‘习流’之军,不习车战,专攻水战突袭与山林游击。此军不需厚重甲胄,耗费较少,却可在我越地水网密布、山林丛生的环境中,发挥奇效。”

“准!”勾践毫不犹豫,“此事由你二人全权负责!孤只要结果——一支能在吴国背后,给予其致命一击的利刃!”

越国的战争准备,转入了一种更为隐秘而高效的状态。铸剑坊的炉火日夜不息,新式的越王剑被批量打造出来,比吴剑更为轻便锋利。在隐秘的河谷中,新建的舟师正在操练一种小巧灵活的“戈船”,利于突袭和内河作战。“习流”之士被征召,在范蠡的亲自指导下,进行着残酷的适应性训练。整个越国,如同一张缓缓拉开的强弓,箭簇已对准了吴国的心脏——姑苏。

吴国即将北伐的消息,同样引起了晋、楚两大国的密切关注。

晋国,赵朔面对新的局势,召集六卿密议。

“夫差北上,意在争霸,必然与我晋国利益冲突。”荀林父态度强硬,“齐国虽与我有隙,然绝不能坐视吴国势力进入中原。臣请率军东进,威慑吴军,必要时可与齐联兵。”

郤缺则持不同意见:“吴国锋芒正盛,夫差志骄意满,其与齐国交锋,无论胜败,必损实力。我晋国何必此时与之硬碰?不若坐山观虎斗,待其两败俱伤,再收渔利。当务之急,仍是稳固内部,防范楚国。”

赵朔权衡再三,采取了折中策略:“命东部边境守军加强戒备,另派使者前往鲁、卫,重申盟好,静观其变。若吴军真能重创齐国……于我晋国,亦非坏事。”他的策略,更多是维护晋国现有利益,而非积极进取。

楚国,鄀都。楚庄王闻讯,眼中精光闪烁。

“好一个夫差!果然志大才疏!”他对着心腹笑道,“舍勾践而伐齐,无异于纵虎归山,授人以柄!此乃上天助我楚国东进之机!”

“大王之意是……”

“传令下去,”楚庄王收敛笑容,正色道,“水师加紧操练,陆军向东部边境秘密集结。但切记,不可轻动。要等,等吴国与齐国打得难解难分,等越国在背后狠狠捅上一刀!那时,才是我楚国兵出江淮,收复失地,甚至……饮马大江之时!”

他走到巨大的地图前,手指划过吴国广袤的土地,野心昭然若揭。吴国的北伐,在楚庄王眼中,已成了一场为他做嫁衣的闹剧。

在越国紧锣密鼓备战之际,勾践做出了一件令举国震惊,也让文种、范蠡为之动容的事情。

这一日,他召集了所有参与新军编练的“习流”之士以及部分朝臣,来到了宗庙之前的广场上。广场中央,架起了一口巨大的铜鼎,鼎下烈火熊熊。

勾践站在鼎前,依旧穿着粗布麻衣,神情肃穆。他扫视着下方一张张年轻而充满决绝的面孔,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诸位!吴人欺我辱我,杀我父兄,掠我财富,此仇不共戴天!然吴国强,越国弱,此乃现实。欲报此仇,非以常法,需行非常之事,有必死之心!”

他顿了顿,猛地抽出腰间佩剑,左手抓住自己额前垂下的长发。

“今日,孤在此,断发明志!”话音未落,剑光一闪,一绺黑发已被他齐根割断!

“自今日起,孤与所有‘习流’将士,纹身断发,摒弃华饰,入水与蛟龙斗,入山与虎兕搏!以此身,此志,昭告天地祖宗:不复国仇,不雪国耻,孤,勾践,永如此发,断而不续!”

说着,他将那绺断发投入熊熊烈火之中,发丝瞬间卷曲、焦黑,化为灰烬。

下方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愿随大王!断发明志!复仇雪耻!!” 无数“习流”将士激动地拔出短刀,割断自己的头发,更有纹身匠人当场为其刺上越地特有的龙蛇图腾。

文种与范蠡看着这一幕,心潮澎湃。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烙印,是将个人与国族命运彻底捆绑的誓约。一支被赋予了如此决绝意志的军队,其爆发出的力量,将足以撼动山河。

吴国磨刀霍霍向北,越国断发纹身砺刃于南。天下的焦点,似乎暂时从中原转移到了东南。一场决定两国命运,乃至影响整个天下格局的终极风暴,已在东海之滨,蓄满了毁灭性的能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