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地脉觉醒我靠残卷种田成神 > 第77章 青铜巨兽的觉醒

地脉觉醒我靠残卷种田成神 第77章 青铜巨兽的觉醒

作者:舞风腾云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20 06:21:19

陈砚刚迈出一步,脚底突然传来一阵震动。

这震动来得又沉又闷,像是地底下有什么东西在翻身,一下一下的,踩得人心口发慌。不是地震,也不是工地那种轰隆声——它有节奏,像呼吸,从很深的地方爬上来,顺着鞋底钻进脊椎,一直冲到脑子里。他停下脚步,没回头,额前一缕湿发贴在脸上,冷汗顺着鬓角滑下来。远处水车旧址那边,风吹过荒草,沙沙作响,整片大地仿佛都在低语。

他猛地转身,朝水车旧址跑去。工具包撞在腿上啪啪响,里面的芯片和那张泛黄的纸卷晃来晃去,每颠一下都像敲在他心上。布料下的金属边缘已经开始发烫,贴着大腿的位置火辣辣的,好像里面要烧起来似的。他咬紧牙关加快脚步,肺里像塞了砂纸,呼吸又干又涩,嘴里甚至泛起一丝铁锈味。

跑到基座前,他几乎是扑跪下去的。手有点抖,打开工具包,取出那张焦边残卷——纸面斑驳,像是被火烧过却没烧尽。他小心翼翼把纸放进石台中央的凹槽里,动作轻得像放一块玻璃。接着,他拿出那枚青铜色的小芯片,嵌进旁边的孔洞。

一瞬间,荧光从缝隙里流出来,像活水一样蜿蜒爬行,刚碰到纸面,地面猛地一震!

陈砚三根手指插进土缝,掌心贴地,闭上眼睛。

震动有规律。不是乱晃,是走路——左前脚、右后脚,一步一步,稳稳落在某个看不见的点上。这种感觉……他太熟了。小时候爸爸带他在田埂上学“听地”,说真正懂种地的人不靠眼睛看庄稼,而是用手掌感受土地的心跳。那时他还小,趴在地上,听见的是蚯蚓翻土的声音、根须悄悄伸展的动静。而现在,他听见的是一头巨兽的脚步声,沉重、有序,一步步逼近。

他摸出一个铜铃,指尖划过上面那个“引”字,轻轻一晃。

铃没响,但残卷背面突然升温,纹路变得通红,像烧透的炭。四个字缓缓浮现:灵龟载图。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就在这时,国道方向“砰”的一声炸开!

柏油路面从中裂开,沥青块四处飞溅,一道青铜色的弧形轮廓缓缓拱起。先是**,岩石般的脑袋上长满苔藓和铜绿,双眼是两颗暗绿色晶石,没有光,却像能看穿一切。然后是背甲,直径超过二十米,上面刻满了旋转交错的璇玑纹,那些线条居然会动,随着某种呼吸般的节奏忽明忽暗,整张地图像是活了过来,在月光下流淌着古老的信息。

陈砚盯着那些纹路,心跳漏了一拍。

那是陆家藏了上百年的完整璇玑图,传说中记录南方七十二地脉走向的秘密图纸。可现在,这张图竟成了巨兽的铠甲,披在一头从地底爬出来的青铜灵龟身上。

它的四肢破土而出,每一根脚趾都是青铜打造,关节处闪着符文光环,落地时砸出深坑,裂缝迅速向四周蔓延。镇南传来狗叫,接着有人声,几个村民从屋里跑出来,站在田埂上傻愣着,有人手里的煤油灯晃了晃,差点熄灭。

陈砚赶紧掏出土壤检测仪,屏幕立刻报警。地下水反向流动,含氧量暴跌,酸碱度急剧变酸。他抓起一把泥搓开,闻到一股腐臭味,像烂秸秆混着铁锈。不远处一口老井冒出黑水,冒着细泡,一个提桶的老妇往后退,脸色发白,嘴唇哆嗦:“祖宗显灵了……这是天要塌啊。”

人群慢慢聚到水车旧址坡下,议论纷纷。

“是不是你搞出来的?那天你在这挖地,第二天就出事!”一个穿胶鞋的男人指着陈砚吼。

另一个声音接道:“我爹说过这地不能动,祖宗埋在这儿,动了要遭报应!”

陈砚没解释。他当着所有人的面打开工具包,把残卷铺在地上,双手深深插进泥土,低声问:“谁在伤我的田?”

话音落下,残卷突然发烫,表面浮现出一层半透明影像。地下结构清晰可见:巨龟四条腿深深扎进大地主脉,每走一步,体内就抽出一道地气,化作能量波扩散全镇。影像中标出七个断裂点,全在村里的老井和田埂交汇处——正是百年来耕作最多的地方。

“它不是在走路。”陈砚指着影像,“是在拆地基。每一步都在切断地脉连接。”

大家安静了。

一位拄拐的老农走上前,看了半天,忽然从怀里掏出一小撮黄土,放在残卷边上。那土粒一碰纸面,竟然微微发光,像是回应某种古老的约定。老人什么也没说,转身走了。其他人也陆续散开,没人再骂他,但也无人留下帮忙。他们只是远远站着,眼神复杂,像看着一个注定孤独的人。

这时,巨龟缓缓抬起脑袋,嘴巴没动,空中却浮现出扭曲的文字光影,由灰转黑:

“旧秩序终结,新地脉降临。人类耕作了千年,不过是寄生者。”

话音落下的瞬间,陈砚腰间的铜铃剧烈震动,嗡鸣直刺耳膜。他立刻扯下铃铛塞进怀里,用父亲留下的蓝布工装裹住。震动减弱了,但胸口还是压得慌,像被人掐住了喉咙。

他知道这不是声音,是一种频率攻击,专门用来干扰人和土地之间的感应。爷爷的笔记里提过这招,叫“地语干扰”,能让种地的人失去感知力,变成对土地毫无知觉的盲人。

他蹲下身,从田边抓起一撮土,三指揉碎,放进嘴里。

舌尖先涩,随后泛起一丝微甜。那是小时候爸爸教他尝土时说的“地魂味”,只有没被污染的好土才有。这种味道说明——这块土地还记得种它的人,记得千年来洒过的汗水和播下的种子。

他低声说:“你说我们是过渡品?可这块土,认的是名字,不是机器。”

残卷边缘微光一闪,像是回应。

巨龟停下脚步,四足稳立,背上的璇玑图突然加速流转,纹路由绿变金,层层叠叠如同星轨盘旋。片刻后,空中再次浮现文字,更加清晰:

“陈砚,你手中的,是地脉残片。交还系统核心,可免毁灭。”

陈砚不动。他把嘴里的土咽下去,冷冷回了一句:“我爷传给我时,没说要还给谁。”

话音刚落,巨龟右前足高高抬起,重重落下!

轰——!

裂缝从国道直劈向镇南,穿过一片红薯田,硬生生撕开三亩地。断口处泥土翻卷,露出下面交错的金属构件——全是百年前埋下的水利零件,曾支撑整个镇子三十年丰收的命脉。

陈砚扑到边缘,伸手探进裂缝。指尖触到一块温热的青铜板,上面刻着编号:“节点七”。他用力抠住想压回去,可地下传来一股吸力,直接把零件拽了进去。整块田下沉半寸,作物根系裸露,迅速枯黄。

他收回手,掌心磨破,渗出血丝。残卷贴在胸口,烫得吓人。

远处,巨龟已开始迈第二步。震动波及祖坟区域。一座新坟滑塌,露出半截棺木。几个亲戚提着铁锹赶来填土,一边忙活一边朝这边张望,眼神复杂。有人低声嘀咕:“这是动了龙脉,祖宗不安啊。”

陈砚站起身,走向高坡。

风从山口吹来,掀动他的衣角。他从工具包里取出父亲的蓝布工装,抖开,披在肩上。衣服很旧,袖口磨出了毛边,但他穿得很端正。这是父亲最后一件工作服,洗得发白,补丁叠着补丁,他一直留着。他曾问父亲为什么不扔,父亲只说:“穿过的衣服,会记住你的体温,也会替你记住这片地。”

他站在水车旧址最高处,面对巨龟,左手紧握残卷,右手按在基座上。芯片还在发光,与残卷之间连着一道微弱的光丝,像脐带,输送着某种未断的联系。

巨龟忽然转头,晶石眼直直对准他。

空中浮现新的文字:

“你无法阻止进化。人类时代已结束。”

陈砚没说话。他只是把残卷按得更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就在这时,残卷背面浮现出一幅新图案——一只龟形轮廓,背上驮着八卦,四肢撑地,头顶星辰。八道光线从卦象延伸,指向八个方向,构成完整的天地经纬。而在中心,有一个小小的篆体字:承。

与此同时,芯片内部传来“咔哒”一声轻响,像是完成了某种对接。

巨龟背部的璇玑图突然停止转动。

一秒,两秒。

随即,整块甲面爆发出刺目金光,纹路如血管般搏动。龟足离地,准备迈出第三步。

陈砚感觉到脚下大地在颤抖,不是震动,是恐惧。

他想起小时候,父亲牵着他走过这片田,指着远处的山说:“咱们家的地,是从你太爷爷手里传下来的。那时候没有化肥,没有水泵,靠的是节气、雨水和良心。种地的人,心里要有数。”

他也想起爷爷临终前攥着他的手,声音虚弱却坚定:“别让人把地变成数据,别让机器替你决定什么时候播种。土地不会骗人,只要你真心待它。”

现在,那头巨兽来了。它自称“新地脉”,要终结人类对土地的掌控。可在陈砚眼里,它不过是个披着古老符号的冰冷程序,是某个庞大系统派来的执行者,想用效率代替生命,用算法覆盖记忆。

他张嘴,吐出三个字:

“来吧。”

话音落下,残卷猛然燃烧起来——不是火焰,而是金红色的光焰自纸面腾起,顺着他的手臂蔓延全身。芯片轰然共鸣,光丝暴涨,化作一张光网罩住整个基座。水车旧址的地表开始龟裂,一道道裂缝中涌出青灰色雾气,凝聚成模糊的人影——有扛锄的老者,弯腰插秧的妇人,赤脚奔跑的孩童……他们无声站立,围成一圈,面向巨龟。

那是历代守护这片土地的灵魂。

巨龟的脚步顿住了。

它的晶石眼中闪过一丝波动,仿佛第一次看到了“阻碍”。

陈砚站在中央,双脚深深扎进泥土,双手高举残卷。风吹起他的衣袍,猎猎作响。他不再是一个人,他是无数代耕者的延续,是这片土地的记忆本身。

“你们忘了。”他声音不大,却穿透了空间,“地脉不是你们可以接管的资源。它是活的,是有名字的,是有人守着的。”

“我叫陈砚,我爷爷叫陈守田,我爹叫陈永耕。我们一家三代,都在这儿种地。”

“你要拆地基?好。”

“那就先踏过我。”

巨龟发出一声低沉的鸣响,像金属摩擦,又像远古的叹息。它的背甲开始扭曲,璇玑纹逆向旋转,能量汇聚于头部正中,形成一团幽蓝色的光球。

决战,开始了。

陈砚闭上眼,将最后一丝意识沉入残卷。

他知道,这一战,不只是为了土地。

更是为了告诉未来:有些东西,不该被所谓的“进步”抹去。

夜风卷着尘土掠过田埂,空气中弥漫着金属锈蚀与腐殖质混合的气息。陈砚的呼吸渐渐平稳,可体内气血却如江河奔涌,每一寸经络都在呼应着脚下的土地。他感到自己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与这片千百年来被汗水浸润的土地融为一体。指尖微微颤动,仿佛能听见每一株枯萎稻穗的哀鸣,每一口干涸老井的呜咽。

那团幽蓝光球越聚越亮,如同即将引爆的雷核。陈砚知道,那是“地核剥离器”的启动征兆——一种传说中的远古禁术,能将地脉之力强行抽离,转化为可供机械系统使用的能源。一旦成功,整片区域的地气将彻底枯竭,土壤沦为死土,再无生机可言。

他不能让它完成。

脑海中浮现出爷爷书房角落那本泛黄的手札。纸页早已脆化,墨迹模糊,唯有一页被反复描摹,画着一枚倒置的铜铃,下方写着:“引而不发,以静制动;心归大地,万籁皆应。”当时他不解其意,如今才明白,那铃不是武器,而是媒介,是连接人与地脉的桥梁。真正的力量,从来不在机关算尽,而在俯身倾听。

他缓缓放下高举的残卷,双膝跪地,将手掌完全贴合在龟裂的泥土之上。这一刻,他不再试图对抗,而是敞开自己,任由土地的记忆涌入脑海。

画面如潮水般涌现——

一百年前,暴雨倾盆,洪水冲垮堤坝,全村人连夜抢修水渠。太爷爷带着族人跳进泥浆,用身体堵住缺口,直到天明。那一夜,三十多人冻病,两人再没醒来。但他们换来了五十年无灾。

六十年前,饥荒年景,村里断粮。奶奶偷偷把自己的口粮分给邻家孤儿,自己啃树皮充饥。她临终前握着父亲的手说:“人活着,不能只顾自己吃饱。”

三十年前,父亲带领村民修建灌溉系统,亲手设计了七道分流闸门。工程完工那天,他醉倒在田埂上,笑着流泪:“咱家的地,终于不用看老天脸色吃饭了。”

这些记忆,不是数据,不是代码,它们是血肉铸成的契约,是时间沉淀下来的重量。

而此刻,那头巨兽正要用一道光束,把这些全都抹除。

陈砚的眼眶湿润了,但他笑了。

他终于明白了残卷上那个“承”字的意义。

承,不是继承,而是承担。

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是站在历史洪流前不肯后退一步的倔强。

他重新拾起残卷,将其平铺于掌心,对着月亮举起。金红光芒再次升腾,这一次,不再狂暴,而是温柔地流淌,如同春水融雪,缓缓渗入大地。

光丝缠绕间,芯片发出细微的嗡鸣,仿佛在回应某种古老的唤醒仪式。水车旧址的石台开始震动,一道道裂痕中升起淡金色的光柱,交织成网,笼罩整片区域。那些由雾气凝聚而成的先辈身影,一个个走向巨龟,伸手触碰它的四肢。

每一次接触,青铜巨龟的动作就迟缓一分。

它的晶石眼闪烁不定,似乎在接收某种未知信号。空中浮现的新文字断断续续:“警告……情感干扰……认知偏差……建议清除宿主……”

陈砚冷笑:“你们不懂,什么叫‘宿主’。”

他猛地咬破舌尖,一口鲜血喷在残卷之上。

血珠滚落纸面,瞬间化作一道流光,沿着地脉疾驰而去,直奔七处断裂点。每到一处,沉寂已久的水利机关便微微颤动,生锈的齿轮缓缓转动,仿佛沉睡百年的血脉重新搏动。

“节点七……回来了。”他喃喃道。

巨龟发出一声怒吼,光球骤然膨胀,朝着陈砚轰然射出!

千钧一发之际,父亲的蓝布工装无风自动,竟自行飘起,挡在陈砚身前。布料迎风展开,像一面旗帜,上面隐约浮现出无数细密针脚拼成的图腾——那是祖辈们世代相传的“护田咒纹”,用棉线绣在衣襟内侧,从未示人。

光束撞击布衣,竟被层层吸收,最终消弭于无形。

全场寂静。

连风都停了。

巨龟的背甲剧烈震颤,璇玑图疯狂逆旋,能量紊乱。它第一次显露出动摇的姿态,仿佛面对的不是一个凡人,而是一座无法撼动的大山。

陈砚缓缓站起,抹去嘴角血迹,目光如炬。

“你说人类是寄生者?”他一步步向前,“可我们流的血,洒的汗,埋的骨,哪一滴不渗进这片土?你说要终结旧秩序?可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秩序。”

他举起残卷,声音如钟:

“真正的秩序,是春播秋收,是敬天畏地,是父传子,子传孙,是一代代人低头弯腰,只为让后来者吃得上一口热饭!”

“你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一段被遗忘的程序,妄图篡改历史的窃贼!”

最后一个字落下,整座水车旧址轰然崩塌,碎石纷飞中,一道巨大的青铜门从地下升起,门上镌刻着完整的《璇玑全图》,中央镶嵌着一枚空缺的凹槽——正是陈砚手中芯片的形状。

原来,这里才是真正的“地脉中枢”。

而巨龟,不过是系统的前锋,是来回收失控模块的清道夫。

陈砚深吸一口气,将芯片缓缓插入青铜门中央。

刹那间,天地失声。

所有的光都向中心汇聚,巨龟的身体开始分解,青铜外壳片片剥落,露出内部复杂的机械结构。那些符文光环逐一熄灭,璇玑图停止转动,最终化作尘埃飘散。

但它并未消失。

在最后一刻,它的晶石眼中闪过一抹人性化的悲悯,仿佛终于理解了什么。

空中浮现出最后一行字:

“或许……你们才是正确的。”

然后,它缓缓伏下身躯,如同朝圣者般低下头颅,四足陷入泥土,化作四根擎天石柱,支撑起那扇青铜大门。

大地恢复平静。

晨曦微露,第一缕阳光洒在田野上,照见陈砚疲惫却坚定的身影。村民们陆续走近,沉默地看着这一切。那位老农走到他身边,将一抔黄土轻轻放在残卷上。

土粒再次发光。

这一次,持续了很久。

陈砚收起残卷,小心地放进工具包。他脱下父亲的工装,轻轻折好,抱在怀中。他知道,这场战斗结束了,但守护才刚刚开始。

他转身望向远方。

朝阳升起,映红整片原野。

那里,有等待复苏的田地,有需要重建的家园,还有无数尚未写下名字的明天。

他迈步前行,脚步沉稳,一如大地的心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