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 > 第110章 小满动三车,麦香盈门

第一百一十章 小满动三车,麦香盈门

小满的风裹着麦香,吹得灵脉馆的麦浪翻涌,像片金色的海洋。晒谷场的打麦车、水车、油车都动了起来,“吱呀吱呀”的转动声混着人们的号子,像支热闹的丰收序曲。陈默站在打麦车旁,手里攥着把麦穗,麦粒饱满得能捏出白浆,他轻轻一搓,麦粒落在掌心,沉甸甸的像捧碎金。

“陈大哥,今年的麦子能打三石五!”铁牛光着膀子,推着打麦车的木柄,汗水顺着脊梁往下淌,在麦糠里滚出条深色的痕,“老张说这是灵脉泉的水养得好,比往年的麦粒沉半两。”

小石头挎着个小竹篮,跟在打麦车后面捡散落的麦粒,动作像只啄食的小麻雀。他的布鞋沾满了麦糠,裤脚卷得老高,露出晒得黝黑的小腿,却跑得格外欢。“陈伯伯,这些麦粒能磨出多少面呀?”他举起篮子里的麦粒,阳光透过谷粒,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够咱们吃到来年麦熟,”陈默笑着帮他把篮子里的麦糠吹掉,“还能多磨些,给柳溪村的王婆婆送去,她最爱吃咱们灵脉馆的麦饼。”他想起墨兰总说,小满的麦子带着“三分火气”,磨出的面做饼最香,咬一口能尝到阳光的味道。

慕白提着竹篮走来,里面是刚烙好的麦饼,夹着新收的韭菜和鸡蛋,香气混着麦浪的甜,在空气里漫得老远。“歇会儿再忙,”她把饼分给打麦的人,指尖沾着的面屑被风吹得飘起来,“秦先生说小满吃麦饼,力气能长三分,正好对付这三车活。”

水车在灵脉泉边转得正欢,木叶轮“哗啦哗啦”地舀起泉水,顺着竹渠淌进麦田,把干渴的土地润得发黑。春桃带着几个妇人在车旁舀水,给路过的人递上用泉水镇过的酸梅汤,丫头坐在渠边的竹筐里,手里攥着半块麦饼,看着水车转得高兴,咯咯地笑。

秦先生坐在晒谷场的草垛上,手里拿着本《农政全书》,给围过来的孩子们讲“小满动三车”的道理:“打麦车打麦,水车浇田,油车榨油,这三车一动,就把小满的‘满’字写活了——麦粒满了,泉水满了,油罐满了,日子才能叫圆满。”

“墨兰姐姐也会推打麦车吗?”小石头啃着麦饼,含糊不清地问,饼渣掉在草垛上,引来几只麻雀啄食。

“她推得比铁牛还稳,”秦先生合上书卷,目光落在远处的麦浪里,“有年小满下雨,打麦车陷在泥里,是她带头跳进泥里推,麦糠混着泥水溅了满身,却笑得比谁都亮,说‘麦粒不等人,雨停了就得晒’。”

铁牛推着打麦车经过,听见这话,大声接道:“后来墨老鬼心疼她,找铁匠给打麦车加了铁轮,再也不怕陷泥里了。那车现在还能用,今年我还检修过,轮轴上的油都是新抹的!”

午后的日头越来越烈,晒谷场的麦子被晒得金黄,麦芒在阳光下闪着针尖似的光。陈默和铁牛把麦粒装进麻袋,码在仓库里,麻袋碰撞的“砰砰”声,像在给丰收敲鼓。孩子们则在麦堆旁打滚,麦糠沾得满身都是,像群会移动的稻草人。

“今年的麦子够饱满,”陈默拍了拍鼓鼓的麻袋,“留一半做种子,另一半磨面、榨油,再存些当口粮。墨老鬼当年总说,粮仓满了,心里才能踏实,守脉才有底气。”

油车在仓库后的空地上支起来,新收的菜籽被倒进石槽,铁牛抡着木锤砸下去,金黄的菜籽油顺着石缝淌出来,滴进陶盆里,像串流动的琥珀。“这油能吃到来年菜籽熟,”他擦了把汗,油星溅在脸上也不在意,“炸油饼、炒青菜,香得能把舌头吞下去。”

傍晚的霞光把麦浪染成了橙红色,打麦车、水车、油车都停了下来,只有风吹麦浪的“沙沙”声,像首温柔的催眠曲。众人坐在晒谷场的草垛上,分享着剩下的麦饼,听着秦先生讲过去的小满,讲守脉人如何在丰收时不忘储粮,如何在富足时想着邻村。

小石头躺在麦堆上,望着天上的流云,忽然说:“墨兰姐姐要是在,肯定会把最好的麦种留起来,明年种出更壮的麦子。”

陈默嗯了一声,望着仓库里码得整整齐齐的麻袋,忽然明白,这小满动三车的日子,动的从来不是简单的车,是丰收的喜悦,是未雨的绸缪,是一代又一代人,在麦粒的饱满里,在泉水的充盈里,在日子的踏实里,种下的安稳与希望。

只要这三车还会在小满启动,这麦香还会年年盈门,灵脉馆的故事就会像这不断成熟的麦子,在岁月里拔节、灌浆、饱满,一年又一年,结出属于自己的沉甸甸的果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