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的紧张气氛随着最后一门课程的结束铃声而骤然消散,汉城大学校园仿佛瞬间被抽空了力气,陷入一种疲惫而安宁的静谧之中。寒假正式开始了。
银珠在公寓里足足睡了一整天,才将连月来透支的精力弥补回来些许。醒来后,她并没有急于放松,而是首先开始整理这个学期的笔记和教材,系统地回顾和梳理知识点,并为下学期的课程做初步的预习规划。对她而言,假期并非彻底的休息,而是查漏补缺和蓄力前进的宝贵时段。
这天下午,她正在桌前整理《生物化学》的复杂代谢通路图,客厅的电话再次清脆地响了起来。银珠心中微动,这个时间,很可能是父亲。
她接起电话,果然,听筒里传来了郑汉采的声音,但这一次,那声音里蕴含的激动和喜悦,比之前告知新书封面打样时还要强烈数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银珠!银珠啊!”郑汉采的声音洪亮,几乎有些语无伦次,“签了!签了!阿爸的连载合约,今天正式签了!”
银珠的心也跟着猛地一跳,脸上瞬间绽开笑容说道:“阿爸!真的吗?太好了!恭喜您!”她能想象到电话那头父亲激动得可能都有些手舞足蹈的样子。
“是真的!千真万确!”郑汉采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情绪,但话语依旧急促,“是《清河文艺》杂志社!就是那个很有名的月刊!他们的主编亲自来的,带着正式的合同!不是那种零散的投稿,是整整一年的连载合约!每个月都会刊登阿爸的小说《巷口的风铃》的一个章节!稿费……稿费也比之前单篇发表要高出一大截!而且,主编说了,如果读者反响好,连载结束后,直接优先考虑出版单行本!”
“《清河文艺》?!”银珠也吃了一惊,这本杂志在当下的韩国文坛颇具分量,能在这上面获得连载资格,对一位新人作家而言,无疑是极高的认可和难得的机遇。“阿爸!这太了不起了!这说明您的作品得到了专业领域的充分肯定!”
“是啊,阿爸到现在还觉得像做梦一样!”郑汉采的声音里充满了感慨,“主编先生很和气,夸阿爸的文笔有温度,故事有生活气息,说现在很少能看到这么扎实的作品了。他还……他还主动跟阿爸握了手!”父亲的语气里,带着一种被尊重的、难以言喻的激动。
“这是您应得的,阿爸!”银珠由衷地说道,“是您坚持和努力的成果!”
“对了,银珠,”郑汉采的语气忽然变得有些神秘和兴奋,“你猜今天签约的时候,还有谁在场?”
“谁?”银珠好奇地问。
“你欧妈!”郑汉采的声音带着几分扬眉吐气的快意,“出版社的人来之前,她本来在厨房忙活,脸色还是淡淡的。等主编先生一到,说明来意,拿出那份厚厚的、印着漂亮字体的合同……我悄悄瞥见她,站在客厅门口,听得都愣住了!后来我签字的时候,手有点抖,还是她……默不作声地给我倒了杯温水过来,放在桌上。虽然还是一句话没说,但……但那眼神,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银珠静静地听着,能清晰地感受到父亲话语中那份渴望被认可、尤其是被妻子认可的心情,如今终于得到了一丝回应。母亲朴贞子的态度,正如大纲所预示,因着这实实在在的合约和更为可观的稿费,发生了更进一步的“微妙变化”。这种变化或许依旧基于现实利益,但对于长期压抑的父亲来说,已是莫大的慰藉。
“明元那小子,更是兴奋得不得了。”郑汉采继续分享着家里的喜悦,“晚上吃饭的时候,一个劲儿地问东问西,什么‘阿爸的故事以后是不是每个月都能在杂志上看到了?’‘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会不会有这本杂志?’……呵呵,这孩子,比阿爸还高兴。”
“真好,阿爸。”银珠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家里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您一定要乘胜追击,安心创作,把后续的章节写得更加精彩。”
“你放心,阿爸晓得!”郑汉采郑重承诺,“有了这份合约,阿爸这心里就更踏实了,更有动力了!你在汉城也要好好的,寒假有什么打算?钱够不够用?这次连载的预付稿费,阿爸给你寄一些过去……”
“阿爸!”银珠连忙打断,语气坚决,“不用!我真的不缺钱。上次翻译工作的报酬很丰厚,足够我这个寒假的开销了。您的稿费,留着家里用,或者给明元添置些东西,再不然,您自己买些好书、好茶叶犒劳一下自己。我现在能自立了,您就放心吧!”
父女俩又聊了许久,直到郑汉采心满意足地挂了电话,想必是急着去跟左邻右舍分享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了。
放下电话,银珠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父亲的成功,像一剂强心针,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也让她这个一路推动和见证者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这个家,似乎正从以往那种令人窒息的压抑和偏心中,艰难地透出一丝希望的曙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