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 > 第58章 荥阳郑氏

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 第58章 荥阳郑氏

作者:一井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11:45:39

荥阳,郑氏祖宅。

与太原王氏祖宅的肃穆决断相比,此间的气氛更为压抑,仿佛暴风雨前浓得化不开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议事厅内,烛火跳动,映照着郑国公——郑氏家主那张仿佛一夜之间又苍老了几分的面孔。

他靠在主位的扶手上,手指无意识地揉着刺痛的太阳穴,听着下方族人带着惶恐与怨气的汇报。

“……太原王氏已公然切断与我族所有商业往来,三家最大的丝绸和药材通路都被迫中止,损失惨重……”

“……清河崔氏虽未明言,但其下各房已明显疏远,往日殷勤递帖的崔氏子弟,如今都避而不见……”

“……长安城中,舆论对我郑氏极为不利,‘沐猴而冠’、‘争抢腐鼠’之言,甚嚣尘上,族中子弟出门,皆感颜面无光……”

每一句话,都像一把钝刀子,割在郑国公的心上。

他苦心维系郑氏声威数十年,与各方势力周旋,力求在皇权与世家之间找到平衡,却不曾想,竟因一个不成器的孙辈,落得如此被动狼狈的境地。

“够了。”郑国公疲惫地抬起手,声音沙哑地打断了下方的嘈杂。

他浑浊却依旧锐利的目光,缓缓转向跪在厅堂中央,背上犹带血痕、脸色惨白的郑旭。

“孽障!”老国公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与失望。

“因你一己之私,逞口舌之快,竟将家族置于如此风口浪尖!我郑氏数代积累的声名,险些毁于你手!这家法,你挨得不冤!”

郑旭伏在地上,身体因疼痛和恐惧微微颤抖,不敢辩驳半句。

他知道,若非自己是嫡系嫡孙,此刻恐怕已不是一顿家法那么简单。

“父亲息怒。”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坐在下首首位的中年男子起身,正是郑国公的嫡长子,郑旭的父亲,郑德明。

他面容与郑公有几分相似,却少了几分沧桑,多了几分沉郁与内敛。他对着父亲躬身一礼,语气恭顺:“旭儿年轻识浅,行事孟浪,确该严惩。只是如今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王、崔两家的联手打压,以及……平息圣意。”

他这话看似在为家族考虑,将焦点从儿子身上引开,实则字字句句都在提醒众人,这场风波已不仅仅是小辈冲突,而是关乎家族存亡的危机,而危机的源头,正是他那“行事孟浪”的儿子,以及……对此局面似乎有些束手无策的老父。

郑国公深深看了长子一眼,那眼神复杂难明。他何尝不知这个儿子早已对自己久居家主之位心生不满?

郑德明能力不缺,野心更大,只是少了份大局的沉稳和关键时刻的担当。此刻他站出来,看似解围,实则隐隐带着逼宫的意味。

“圣意?”郑国公冷哼一声。

“陛下乐得见我们几家相争,又岂会轻易插手?如今之势,王氏有崔氏呼应,气势正盛。我郑氏若强行硬碰,只会损失更重,正中陛下下怀。”

他沉吟片刻,苍老的脸上露出一丝决绝:“传令下去,收缩各处产业,暂避锋芒。对外……便称老夫身体不适,需静养一段时日,闭门谢客。所有针对王氏、崔氏的明面动作,一律停止。”

这是要以退为进,暂作蛰伏。

“父亲!”郑德明眉头微蹙,似乎对这个略显软弱的策略并不满意。

“如此退让,岂非更让外人觉得我郑氏怕了他王氏?族中人心……”

“人心?”郑国公猛地打断他,目光如电射向郑德明,“人心涣散,总好过家族倾覆!德明,你是未来家主,当知有时退一步,并非怯懦,而是为了积蓄力量,以待来时!莫非,你想此刻便与王、崔全面开战,将家族百年基业,葬送在这无谓的意气之争上?”

他这话已是相当严厉,直指郑德明可能存在的激进心思。

郑德明脸色微微一变,立刻低头:“儿子不敢,父亲深谋远虑,儿子受教。”

他袖中的手,却悄然握紧。在他看来,父亲的“稳重”已是“保守”和“怯懦”,失去了世家应有的锐气与锋芒。

郑国公疲惫地挥了挥手:“都散了吧。按我说的去做。郑旭……禁足一年,没有我的命令,不许踏出院子半步!”

众人陆续退下,空旷的议事厅内,只剩下郑国公一人。烛光将他的身影拉得老长,投在冰冷的墙壁上,显得格外孤寂。他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他的一片苦心,力求保全家族的苦心,在野心勃勃的长子眼中,或许已是老迈昏聩。

而在外部,王崔联手,皇权虎视,郑氏这艘大船,已然驶入了最为险恶的暗礁区域。他还能掌舵多久?家族的命运,又将驶向何方?

这一切,都如同这浓重的夜色一般,扑朔迷离。

而郑德明退下时那看似恭顺、实则暗藏锋芒的眼神,更是让他心中蒙上了一层更深的阴影。内部的裂痕,有时比外部的风暴,更为致命。

……

郑国公“闭门谢客、暂避锋芒”的决策,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本就因颜面尽失而愤懑不平的郑氏族人头上,尤其让野心勃勃的郑德明感到无比憋屈与不屑。

在他看来,父亲的“稳重”已与“懦弱”无异。太原王氏与清河崔氏联手施压,皇帝隔岸观火,此刻若一味退让,郑氏不仅声威扫地,更会让人觉得可欺,日后在朝堂、在世家圈中,都将难以立足。

“老朽昏聩,只知守成,岂知这世道,不进则退!”

郑德明在自己的书房内,对着几名心腹幕僚,毫不掩饰对父亲决策的不满。他眼中闪烁着阴鸷与算计的光芒。

“他们想让郑氏哑巴吃黄连?做梦!”

他绝不会坐以待毙。既然明面上不能大动干戈,那便从暗处着手,攻心为上。

很快,一道道隐秘的指令从郑德明的书房发出。他动用了自己多年来在长安及各地经营的人脉与暗线,开始悄无声息地散布流言。

流言的焦点,精准地瞄准了此次风波的另一个关键人物——崔鱼璃,以及她与王玉瑱之间那段不为人知的“过往”。

茶楼酒肆,深宅后院,一些看似无意、实则精心编排的窃窃私语开始流传:

“听说了吗?那位清河崔氏的嫡女,为何迟迟不嫁?原来早年间,曾与太原王氏的二郎君有过一段……”

“可不是?据说当年那崔娘子离家出走,路上染了风寒,恰好被王二郎遇上,不但收留了她,还同住在一个客栈好些时日呢!”

“哎呀!孤男寡女,这……这成何体统?难怪那日诗会上,崔家‘公子’与王二郎那般亲近……”

“啧啧,说什么维护门风,只怕是旧情难忘吧?王二郎如今妻子有孕,这崔娘子还这般……唉,世家女子的颜面何存啊……”

这些流言蜚语,如同毒蛇吐信,恶毒而又阴险。

它们半真半假,将王玉瑱的仗义援手扭曲成暧昧不清的私情,将崔鱼璃的无奈逃亡描绘成追求情郎的私奔,极大地败坏了崔鱼璃的闺誉。

这招极其毒辣,直接攻击世家最看重的女子名节和联姻信誉。

一旦坐实,不仅崔鱼璃此生难寻好亲事,清河崔氏与太原王氏刚刚建立的默契与亲近,也将蒙上一层难以擦去的污点,甚至可能因此产生隔阂。

与此同时,郑德明并未将所有希望寄托于流言。他深知,要对抗王、崔可能的联合,郑氏也需要盟友。

他将目光投向了同样位列五姓七望,且与郑氏素无大隙,甚至在利益上有一定共同语言的——范阳卢氏。

他派出了最得力的秘密使者,携带重礼和他的亲笔密信,前往范阳。

信中,他并未直接提及结盟对抗王崔,而是以忧心世家格局、共御皇权渗透为由,极力渲染王氏因得一佳儿而气焰嚣张、崔氏背弃世家联盟旧谊,试图拉拢卢氏,共商“保全世家独立与尊严”的大计。

他承诺,若卢氏愿与郑氏同进同退,将来在朝堂资源、商业利益上,必有厚报。

郑德明的行动,都是在暗中进行,瞒过了称病静养的老父郑国公。

他就像一条潜伏在阴影里的毒蛇,一边喷射着污秽的毒液,试图扰乱对手心神,一边悄然吐信,寻找着可能的同盟。

长安城的风,因这些悄然扩散的流言,似乎又添了几分污浊与寒意。而范阳卢氏的态度,将成为影响这场世家博弈走向的又一个关键变量。

郑德明的铤而走险,究竟会给已然复杂的局面带来怎样的变数,无人能够预料。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因诗会而起的风波,正向着更加凶险、更加不可控的方向,加速滑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