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医馆难道不属于香江?
从张家采购的药品难道不是用于救治市民?
张家从欧美进口药品加价销售,却不准青山医馆批发购药后合理定价?
这算什么道理?
林朝羽看完后指示道:再加两点:第一,强调青山医馆始终致力于为市民提供平价医疗服务,但医馆也需要盈利来维持运营;第二,声明即日起青山医馆的西药价格将下调一半,因为我们已建立更便宜的采购渠道,张家若执意断供,将来再无合作可能。
王志成认真记下。
改好后我再审阅。
林朝羽冷笑道,张家想玩,我就奉陪到底,看他们拿什么跟我较量!
如今掌握仿制药生产技术的他,完全有信心将张家彻底击垮。
要么不出手,出手就必须让张家永无翻身之日。
消息一出,香江全城哗然。
市民们热议着青山医馆与张家的药品争端。
随着《大明新闻报》的深度解析,越来越多市民开始理解:
青山医馆并非慈善组织,合理盈利无可厚非。
报纸同时指出,香江市民若自行前往张家购药,极易遭受张家的蒙骗。
张家会诱导市民大量购买,而缺乏医嘱的后果是什么?
必然导致药物滥用。
若因服药出现问题,谁来负责?
张家不过是个卖药的,何曾懂得医术?
唯有青山医馆的医师才能做出准确诊断。
即便青山医馆提高了药价,目的也是为了盈利,从而更优质地服务香江市民。
可以说,大明报此番言论直指张家,毫不留情地将张家痛批一通。
此外,报纸末尾还特别强调:
即日起,青山医馆将停止采购张家药物,同时下列药品价格一律减半。
每一款药物都针对张家。
……
张家
“什么意思?以后不再采购我们的药了?”张玉阶盯着报纸,眉头紧锁。
“看起来是这样。
”张玉良同样疑惑,“林朝羽在报纸上明确表示,今后绝不进口张家的药物。”
“你觉得他到底想干什么?”张玉阶舔了舔嘴唇,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根据以往与林朝羽交手的经验,他深知此人难缠,此番举动恐怕暗藏后手。
“除非他有其他渠道,能从欧洲直接进口药物。
”张玉良思索片刻后说道,“前段时间林朝羽不在香江,说不定就是去了欧洲,可能已经打通了那边的关系。”
张玉阶心中一紧,喃喃道:“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岂不是……”
想到此处,他不寒而栗。
如今张家的药价已压至微利,若对方再度降价,张家必将亏损。
汇丰银行的高额贷款利息更是让他头痛不已。
林朝羽这一招招直击要害,手段之狠辣,令人胆寒。
张玉良却皱眉道:“不过,还有一点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张玉阶追问。
张玉良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半价售药,仍比我们的进价高出不少。
哥,你觉得林朝羽会不会亏本?”
张玉阶陷入沉吟,随后低声道:“你的意思是,林朝羽故意跟我们打价格战?”
张玉良微微颔首:“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他或许打算以低价甚至半价与我们展开竞争,逐步将我们排挤出医疗市场!”
张玉阶陷入沉思,良久才缓缓开口:“这……确实很有可能,这个家伙的手段实在太狠毒了!”
张玉良看向张玉阶,问道:“大哥,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张玉阶显得有些无措,他瞥了一眼张玉良,咬牙道:“先观望一阵再说,万一……我是说万一,林朝羽根本没有能力半价销售呢?”
张玉良无奈地望着自己的兄长,感觉他就像沙漠中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完全不敢面对现实。
“大哥,如果林朝羽真的半价卖药,我们又该怎么办?”张玉良追问道。
“还能怎么办?走一步看一步吧!”张玉阶答道。
“我……”张玉良张了张嘴,一时语塞。
半价卖药!
这一消息让香江市民震惊不已。
针对张家几款主打药品,林朝羽态度明确——直接半价出售,就是要与张家展开价格战,硬生生逼他们降价。
如今林朝羽拥有了自己的进货渠道,自产自销,即便半价仍有利润空间。
但对张家而言,每卖出一瓶药就意味着亏损一瓶。
要么药品滞销,要么咬牙亏本竞争。
价格高低直接影响香江市民的选择。
青山医馆此前已积累大量忠实用户,市民对其低价医疗体系十分依赖。
过去某些药物不得不从张家购买,但现在既然有替代选择,自然无需再客气。
张家在报纸上的宣传毫无效果,反倒让青山医馆更加火爆。
从前无法治疗的疾病,如今也能得到医治。
不过,青山医馆的药是按粒售卖,几片药即可治愈,无需大量囤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