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羽叫停弟弟林朝武的扩张步伐——港岛、九龙、新界已实现全覆盖,下一步该筹建青山医院了。
但他并不急躁:仿制药生产线尚需时日,专业医师团队更要耐心培养。
更何况市场不能局限香港,整个东南亚都是待掘金矿。
只是那边局势盘根错节,需从长计议。
飞机的轰鸣划破云层,新的棋局即将展开。
林朝羽再次回到了香江。
无论他此刻是否归来,对局势的影响都已微乎其微。
张家安分守己,林朝羽也无心与之纠缠。
他开始全力投入人才建设,为招募的精英提供优厚条件:完备的实验室设备,丰富的学术资料,以及专业助手。
但最令他困扰的仍是人才短缺问题。
引进人才仅仅是第一步,后续需要源源不断的实验器材、研究材料,许多都要从零开始筹备。
科研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期间失败的风险极高。
简而言之,这是一项需要持续投入的事业。
更现实地说,有时连投入的资格都难以获得。
如今林朝羽总算勉强跨过了这个门槛。
薪资待遇和住房安置其实都是小问题。
林朝羽立志发展制造业与尖端科技,走高端路线。
若他愿意效仿其他香江富商,通过垄断经营成为买办,一生都可衣食无忧。
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认为像李嘉成那样当买办毫无意义。
实验室刚组建完毕,订购的机械设备与原材料便陆续运抵香江。
林朝羽又投入精力培训工人操作机器、调配原料。
这些都需要时间,也需要他亲力亲为。
许多设备标注着英文说明,时常需要他手把手指导。
在青山集团,林朝羽明确提出了发展纲领:今后公司利润的20%将专项用于研发。
另外10%要用于人才培养。
他从容不迫地阐述计划,选拔16至18岁的青年,系统学习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学科,再由公司资助他们出国深造。
留学期间的所有费用由公司承担。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纷纷露出讶异之色。
陈琪芸忍不住质疑:这样的投入是否过于庞大?
我们最需要的是人才。
林朝羽坚定地回答。
林朝羽沉声道:“放眼公司,我们有什么真正拿得出手的产品?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未来的世界必然是科技的天下,我们需要人才,越多越好,只有依靠他们,才能推动技术积累和创新。
此外,公司内部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培养体系!”
陈琪芸一时跟不上林朝羽的思路。
但整个集团都是林朝羽的,他的话自然就是决策。
扫视一圈会议室里的人,林朝羽心中暗自摇头。
眼下这些人勉强能用,但若日后跟不上公司步伐,被淘汰也是迟早的事。
不是他冷酷无情,而是现实如此。
若能力不足却占据高位,迟早会出大问题。
李茂空迅速问道:“老板,人才选拔是由我们内部决定,还是另有安排?”
“先在公司开设英文培训班,同时引入国外的考试内容。
”林朝羽思索片刻,“我会和一些外国人沟通,除了英语,必要的文化知识也得跟上。
不急,慢慢来,首批先选五百人。”
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他们,只要学有所成,公司绝不会亏待!”
李茂空点头应下。
“还有件事。
”林朝羽继续道,“我们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
我计划从当地招募华人或土着,带到香江进行销售培训,把我们的药品推向整个东南亚市场。”
他目光转向丁来旺:“阿旺,这件事交给你办,有信心吗?”
“我来?”丁来旺一愣,随即答道,“老板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不是尽力而为,而是要拿出具体方案。
”林朝羽强调,“写一份计划书,明确怎么做,如何培训,把详细的策略整理出来交给我。”
丁来旺连连点头:“明白,明白!”
林朝羽环视众人,语气低沉地说道:“各位,有些话我必须提前说明。
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作为高层管理,你们不能安于现状。
我需要你们与公司共同成长——能跟上节奏的人,位置自然稳固;若是能力不足,我也会酌情调整你们的岗位。”
他略微停顿,眼神锐利地补充道:“但若有人阻碍公司发展,很遗憾,我只能请他离开。”
——
林朝羽的措辞毫不委婉。
有些界限必须划清。
他愿意提供优厚待遇和翻身机会,甚至不排斥重用曾有异心之人。
评判标准只有一个:能否助力公司前行。
至于忠诚问题,将通过制度逐步约束。
总之,跟不上的人,必须离开。
会议室短暂沉寂后,众人各自陷入思索,专注盘算如何完成分配的任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