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质疑:“林会长,现阶段有旅游消费能力的人群恐怕有限,是否过早开发?”
“确实,除了香江年货节期间游客较多,平日日均访客仅一两千,且多以商务为主。
真正有闲钱旅游的人并不多……”
“据我所知,海南经济基础薄弱,若非二汽落户,当地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产业。
因此,我对海南的前景持保留态度。”
类似意见不断涌现,林朝羽并未打断众人的讨论。
等众人讨论得差不多时,他开口道:“你们担忧的问题,我和海南政府已经讨论过。
除了旅游,我们还会引入康养、医疗等新兴产业。
这些企业技术先进、污染小,未来会带动人口增长。
如果你们参与三亚开发,可以获得土地建设社区,从中盈利。
但前提是必须完成约定的项目。
这是我和政府达成的协议。
目前还处于前期规划阶段,具体参与方式和人选需要进一步确定,可能需要三到五年。
真正的建设阶段,则要等到五年后……”
这番话让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言。
包玉刚见状,笑着打破沉默:“各位看到了香江年货节的盛况吧?几十万游客的消费力抵得上本地五百万市民。
如果海南开发成功,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气候,必定吸引大量游客。
到时候,他们的钱自然会流入我们的口袋。”
“旅游业不同于其他行业,不需要频繁更新。
一个项目可以稳定收益十年甚至二十年,是典型的长期投资,回报极高。”
尽管他说得很有道理,但开发周期太长,目前又缺乏实质性投入,许多人仍持观望态度。
“林会长,我对这行一窍不通,贸然进场恐怕血本无归。
感谢您的好意,但我还是不参与了。”
有人开了头,其他不看好的人也纷纷表态:
“是啊,文化旅游业太高雅,我们这些粗人玩不转。
林会长要是搞实业,我戴某一定全力支持,还请您见谅!”
“林会长,实在抱歉,我实力有限,不过还是感谢您的信任……”
大多数人认为旅游产业风险太大,即便能用土地降低部分风险,仍可能拖垮企业。
一旦资金链断裂,后果不堪设想。
海南的现状确实相对落后,要想推动当地发展,基建必须先行。
缺乏完善的交通网络,游客自然难以被吸引。
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发海南的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即便有利可图,许多人仍认为这并非合适的投资方向。
包玉刚对此感到无奈,连忙劝阻道:“各位先别急着拒绝,林会长召集大家,本意是促成合作,共同盈利。
可你们连考虑都没有……”
“包兄……”
林朝羽抬手示意他停下,随后向众人拱手道:“既然诸位心意已决,我也不便强求。
感谢各位抽空参与此次商讨!”
“林会长客气了,是我们能力有限,实在抱歉……”
“抱歉……”
“既然如此,我也不再挽留。
愿意参与海南三亚开发的老板,可以留下继续商议。”
目的明确,既然意见不合,强留无益。
其他人也无意久留,纷纷告辞。
最终,留下来的仅有六人,包括包玉刚在内。
尽管人数不多,但这六位均是商界翘楚,名下资产均以亿计,具备大规模投资的实力。
开发三亚的第一步,是将部分产业转移至此,而康养产业被列为优先方向。
香江人口中,虽多数为早年迁入的青壮年,但仍有不少年长者。
目前,他们尚能从事体力劳动,但对于缺乏专业技能的人而言,工厂就业机会有限。
此外,还有一批退休工人,正值安享晚年之时。
若能让他们迁居海南,享受与香江同等水平的医疗服务,同时受益于更优越的自然环境,这一方案极有可能被接受。
随迁的儿童若能在当地就读优质学校,教育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相比之下,香江虽持续建设,但因港督府未限制人口,基础设施严重不足,部分儿童甚至被迫延迟入学。
若将部分人口转移至海南,将有效缓解香江的压力。
人口的持续增长必将推动相关行业的繁荣发展。
这些便是初期需要推进的工作。
林朝羽详细地向六人阐述了自己的规划,众人全神贯注地聆听,时不时还会出言称赞几句。
会议结束后,包玉刚直奔汇丰银行,找到沈弼,提出贷款一亿的请求。
“多少?”
沈弼望着包玉刚,难掩惊讶。
去年对方已经借了不少款项,当时完全是看在林朝羽的情面上。
没想到刚过完年,他竟张口就要一亿。
银行虽是经营借贷业务,但并非随意放款之地。
“一亿港币?包先生,根据我们的评估,您现有的固定资产并不足以支撑再次借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