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那条装饰性灯带,售价高达一千英镑,折合港币约一万元,实际成本却只有八百港币……
除了外部配件,摩托车的核心部件如今已能自主生产,省去了中间环节,利润自然更高。
另一大利润来源是房地产。
这行业堪称一本万利,只需一笔启动资金,就能借助银行杠杆不断扩大规模。
虽然目前主要在香江开发项目,但当地销售的楼盘中,半数以上与青山地产密切相关。
操作流程也很简单:
先斥资数百万至千万购入百亩土地,再将其抵押给银行,贷款上千万。
随后用这笔钱破土动工,只要楼房盖出地面,即可开售。
购房款将在三个月内全部汇入公司账户。
公司挪用了大部分资金继续购买土地,随后以相同的方式重复销售流程。
林朝羽虽未发明公摊面积的概念,但这种预售机制对他极为有利,因为他在房地产领域无须投入过多资金,即便是超高层项目也不例外。
然而,房地产业带来的利润却极为丰厚。
紧随其后的是手表业务,空调等实业板块也贡献了可观的收入。
娱乐行业的利润同样惊人,当年净利润高达两亿港币,但前期投入巨大,回报周期较长。
据统计,1969年青山集团全年营收达一百二十亿港币,较上年增长约30%。
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研发,另有大量支出流向各类投资项目及银行还款。
最终,账面纯利润为二十多亿港币。
这一成绩在当年已属优异,但林朝羽并不满足。
他向团队强调:“青山集团成立仅十年,表面风光但根基尚浅。
我们投入巨额研发资金,正是为了夯实基础,构筑对手无法攻破的防线。
然而,要达到真正的实力,仍需数十年积累。”
“在座各位年薪数十万,看似丰厚,但与欧美大型企业高管相比仍有差距。
我希望大家保持干劲,创造更多价值,未来必将超越他们。”
“闲话少叙,现在公布分红。
”由于支出增加,今年分红涨幅有限。
例如王荣去年分红两千两百万,今年仅增加两百万至两千四百万;陈琪芸的分红也突破两千万。
其他成员分红平均增长约10%,最低仍超百万。
这一结果令包玉刚等人艳羡不已——在他们公司,年终分红能达到几万已属难得。
这一百多万的分红,很可能就是这些企业的全部利润了。
这次经历让包玉刚深刻认识到,必须牢牢抓住林朝羽这条大腿。
更重要的是,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发展实业,走自主研发的道路。
只要能把成本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产品上市后就能占据巨大的竞争优势。
当你的核心技术领先市场,却保持价格不变时,连竞争对手也不得不购买你的产品。
否则,他们就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在简单宣布了部分人员的年终分红后,林朝羽向王荣询问了海外留学生的情况。
这些学生都是香江地区精挑细选出来的佼佼者,每年只有两百个左右的名额。
他们通常要去英国或欧洲其他国家深造四年,学成归来后将为青山集团效力。
这些人才回国后通常不需要从基层做起,而是直接进入研究所开展研发工作。
只有当他们在研究所表现不佳时,才会被调离研究岗位。
不过集团不会直接解雇他们,而是会根据个人能力重新安排合适的职位。
过去两年里,这批海归人才为青山集团旗下的研究所注入了新鲜血液,显着提升了研发效率。
但这样的人才仍然供不应求。
每年两百人的培养规模,远远跟不上青山集团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在半导体领域。
未来这个行业可能需要上万名专业人才,如果继续保持目前的培养速度,光是自主培养就需要五十年时间。
当然,除了自主培养,也可以从其他高校招聘人才。
但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设立相关专业。
等到半导体产业真正兴起时再设置专业,必然会拖延整个行业的发展进程。
因此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另一方面在香江本地高校开设相关专业。
目前香江交通大学已经设立了物理工程与半导体专业,但仅靠一所大学远远不够。
香江理工大学的主体建筑还在施工中,预计两年后才能投入使用。
而接下来的几年,正是与日本、美国等国家在半导体领域竞争的关键时期,加速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王荣提议道:“林总,我们可以让大陆的大学开设相关专业,只要我们能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保障。”
大陆的形势较为复杂。
林朝羽并不想过多插手那边的事务。
除非对方主动寻求建议并有媒体监督,否则他更倾向于顺其自然。
而香江不同,这里主要由资本主导运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