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警方?死了这么多人,屁都不敢放一个。
这说明了什么?
连警察都得给林朝羽面子!
黑白两道通吃,名副其实的大佬!
当然,仅仅处理还不够。
对方能把渗透进香江,说明这里有利可图。
否则,谁会自找麻烦?
但想彻底根除,绝非易事。
首先,得打服境外制的团伙,让他们听到你的名字就发抖。
只有这样,才能断了他们染指香江的念头。
但这还不够,还得让他们明白——敢在香江散播毒害百姓,无论躲到天涯海角,都得死。
将香江设为禁地,自然无人敢碰。
同时,本地也要严加宣传——
谁敢沾这玩意儿,死路一条。
超乎寻常的严厉惩罚,才能让人望而生畏。
因此,林朝羽给跛豪的指令很简单:碰这东西的,无论身份,一律喂鱼。
至于他们的家人……
明知危害还执迷不悟,这样的父母只会祸害下一代。
死了父亲?改嫁。
死了母亲?再娶。
安分守己地工作,把希望寄托在子孙身上,难道不比铤而走险更好?
如今,林朝羽只是切断了其中一条销售渠道。
他要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首先,必须揪出将运入香江的幕后黑手。
若来源是金三角,他不介意与林朝武联手,彻底摧毁那里的生产基地。
如果是其他地方,便联合当地势力,铲除这些祸根。
其次,在香江内部,由跛豪向社团放出风声——谁敢再碰这东西,就别怪他不留情面。
第三,在香江本土大力宣传的危害,让市民认清它的真面目。
第四,向同舟共济会旗下所有工厂下发严令:任何人沾染,立即开除,永久剥夺福利待遇,且所有华人企业不得再录用。
这几项措施虽不能根绝毒害,但至少能遏制它在普通市民中的蔓延。
今后发现一例,就严查一例。
绝不能让这东西侵蚀香江人的意志……
……
香江,青山集团总裁办公室。
林朝羽的指尖轻叩桌面,节奏沉稳。
对面的警务处处长薛基夫却不停擦拭额头的冷汗。
“怎么,我的话让薛处长坐立不安?”
“不……不是!”薛基夫急忙否认,“只是体质虚,容易出汗。”
“关于问题,如果薛处长力不从心,华人法庭可以设立专门的缉毒部门来接手。”
“这……恐怕不合规矩吧?”
“之前是大学事件,接着是我遭遇枪击,现在又是流入我的工厂——这些本该由你负责的事务,薛处长却一件都没解决。”
林朝羽的目光如刀锋般锐利:“我知道你两年后就要退休,既然不想惹麻烦,就该放权,而不是尸位素餐。
薛处长,你让我很为难。”
“那……这个部门能否由英国人主管?”
“你觉得呢?”
见对方沉默,林朝羽继续道:“既然隶属华人法庭,自然由华人主导。
另外,为应对亡命之徒,缉毒人员需配枪械。
当然,警务处可每年进行两次例行检查,也有权监督执法——但必须有正当理由,并获华人法庭批准。”
他嘴角微扬:“薛处长应该清楚,华人法庭属于司法体系,受港督府管辖。
”
香江的各政府部门表面上各自独立,实则彼此间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
以司法部门为例,它受港督府监督,但具体执行监督职责的并非港督本人,而是警务处。
与此同时,警务处也同样受到司法部门的制约。
因此,林朝羽组建的缉毒处,自然也被纳入薛基夫的管辖范围。
按照香江现行的机构设置,缉毒处相当于警务处下属的一个分支。
在理清这一架构后,薛基夫很快便批准了此事。
不过,最终的决策仍需港督府的首肯。
港督戴麟趾接到林朝羽的申请文件后,未作犹豫,直接签署同意。
毕竟,林朝羽的安保公司早已获准配备重型武器,再多一个装备精良的缉毒处也无妨。
更何况,若缉毒处能成功打击制毒贩毒的要犯,这份功劳最终仍会归于港督府,对他而言无疑是政绩一桩。
缉毒处的成立在香江引发广泛关注,尤其是其配备的先进武器和严格的选拔标准,在林朝羽的刻意宣传下,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华人法庭下设缉毒处本不算稀奇,可他们居然配备了清一色的美式先进武器,连人员都是特种兵级别的……这架势哪像是来禁毒的,简直是奔着直捣毒贩老巢去的!”
“一看就知道是林先生的手笔,缉毒处一出场就是顶尖配置。
以后那些毒贩还敢在香江撒野?被抓到直接就地正法,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严厉手段。”
“这样也好,毒品害人不浅,多少人沾上就是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甚至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
香江能有这样的强力部门,治安肯定能好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